張建軍
摘 要: 體育教學是進行各種身體練習的過程,通過體育活動不僅能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能增強學生掌握體育技術、技能和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隨著體育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國家對體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為了體育事業的繼續發展進步,必須培養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意識。因此,教師要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正確學習動機,啟發他們主動參與,才能有效提高體育課程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闡述了培養體育教學創新能力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 高中體育教學 創新意識 培養策略
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民族創新意識是學校體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不僅具有鮮明特性,而且為學生提供了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機會。隨著經濟和社會進步,對于創新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全面培養創新人才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傳統體育教學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需要調整體育教育結構,不斷創新。
一、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創新能推動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高中體育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按照課堂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形成。所以,現代體育教學要增強學生體質,還要以學生為中心,體育教師要全心全力為學生發展服務,為國家發展培養人才。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1.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
在我國傳統高中體育教學中,由于一些學生和家長往往忽視體育教學,體育課程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針對這一現狀,高中體育課程首先要改變現有的教育思想,通過高中體育教學的快樂過程緩解學生高中課程的緊張情緒。近年來,體育教育理念不斷趨向成熟。我國第一套體育教學大綱克服了單純傳授運動技術的教學思想。當前,我國體育教學觀從單一的生物體育觀發展到心理的、社會的多維體育觀,體育思想的不斷演化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中學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觀,深化這種主體性認識,使學生主動、創造性地參加體育活動。
其次是增強體育教師的創新教學意識,作為高中體育教學主導力量的教師只有具備創新教學意識,才能針對學生不同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科學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具備創新意識的教師還會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進而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2.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在高中體育創新意識培養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的體育實踐。首先,完善創新意識培養的基礎工作,由于高中體育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體系指導基礎工作的開展。具體來說,學校管理者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培養體系,對高中體育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進行積極的探索,為我國高中體育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模式的教學提供相關的設施和設備;其次要加強學生的體育實踐,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教師應該通過學生的實際鍛煉注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通過標準的動作示范、優美形象的語言的描述為學生建立體育項目意識和實踐之間的聯系;教師還可以利用原型啟發深入淺出地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次是尋找創新思維規律,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每個學生傳授不同技能讓其養成創新習慣。在平時體育教學中,教師以鍛煉身體為目標向以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生的創造力為主的現代體育教學模式轉變,通過對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的改變不斷強化體育教學創新意識。
3.營造質疑氛圍,培養創新意識。
(1)營造寬松氛圍,使學生敢于質疑。
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的強心劑,也是推行創新教育最好的方式。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活動,逐步強化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
高中生往往會有很強的表現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每個學生的個性進行引導和教育,并且根據不同個性因材施教,采用個性化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體育創新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要放棄自己的權威意識,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寬松、自由的環境中提問和質疑。
(2)搞好合作交流,使學生善于質疑。
“三結合”教學是一種主體性教學,是在個人學習基礎上引導同學間相互啟發、相互學習。作為一種合作學習方式,小組學習使學生在交流中學會質疑提問。
4.體育教育方式和手段創新。
(1)情景式教學。
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相當程度的模仿能力。體育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和情感規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運用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使體育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嘗試情景教學,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逐漸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達到培養能力和開拓創造力的目的。教師引導和鼓勵創新,要以人為本,從學生喜愛的活動中啟發引導學生,教師不僅要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而且要教會學生有關重新組合的方法,使學生除了掌握重新組合方法外,還把各種基本動作重新組合,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2)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新時期體育教師必須實現角色的轉換,在創新教育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個性。安排某些課程由學生指導完成,在這些體育課上,學生根據本節課的主題合理安排課程內容。這是培養學生創新和個人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被給予足夠的主動權后,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安排課程。
綜上所述,面對跨世紀的體育教學,倡導多樣化教學和各個方面的創新顯得尤其重要,但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都應以促使學生身體和精神發展為前提,在不斷探索中突出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勇.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探索.成功(教育),2010(11).
[2]王傳忠,白樹清,王琳.關于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探討.山東體育科技,1998(11).
[3]嚴立.芻議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改革模式與運用.當代體育科技,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