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
【摘要】地方電視臺是當地政府的“喉舌”,是政府鏈接群眾的紐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當前形勢下新型媒體的不斷崛起等眾多因素導致地方電視臺發展受到了嚴重沖擊,作為地方臺如何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中生存發展下去,是當前乃至今后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地方電視臺;存在問題;發展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愈加激烈,地方電視臺的發展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覆蓋面小、資金少、制作水平低、設備老舊、專業人才匱乏等因素都嚴重制約著地方電視臺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推動地方電視臺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今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地方電視臺存在的問題
(一)新聞內容單一,宣傳質量不高
地方電視臺作為政府的喉舌,報道內容大多都是縣委、縣政府所下達的硬性宣傳任務,主要是對會議以及領導活動等情況的報道,因此束縛了記者對其他內容的采訪報道,宣傳報道內容過于單一,導致地方電視臺新聞報道內容質量不高。
(二)資金匱乏,設備老化
當今市場競爭激烈,新型媒體不斷崛起,導致地方電視臺的收入逐年大幅度的下降,入不敷出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資金的匱乏導致各種設備不能及時的更新換代,更加拉大了地方電視臺與中央、省級電視臺的差距。
(三)缺乏專業技術人才
新聞報道的采訪、制作、傳播專業性很強,人才技術直接影響了宣傳報道的效果。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新聞報道質量的高低。而縣級電視臺現有的新聞宣傳報道人員,專業技術性差,基本上都非專科學校畢業,專業知識與專業修養不夠,導致了宣傳報道質量差,收視率低。
二、地方電視臺的發展策略
(一)創新宣傳報道形式,豐富節目內容
一是新聞宣傳。首先,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是黨和政府傳播聲音的重要途徑。在做好會議及領導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之外,還要多宣傳報道當地群眾關心的時政要聞,把當地的人、事、物放到節目中進行宣傳報道,多報道民生新聞,并堅持“三貼近”原則,節目只有做好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才有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發生在身邊的事,新聞才真正有了價值和生命力。其次新聞的時效性很強,盡可能做到當天的新聞當日播。
二是開辦群眾喜聞樂見的綜藝節目。立足本土文化,突出本地特色,深入農村進行調查,了解老百姓的文化需求,開辦一些符合當地群眾的文化取向和欣賞習慣的欄目,制作一套適合本土文化的節目,也可以將老百姓的生活搬進銀屏,豐富節目內容,使節目內容多元化發展,吸引觀眾眼球,以此來提高節目收視率。
(二)做好經營創收,增加廣告收入
地方電視臺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廣告,而近些年來由于多種原因致使廣告收入逐年下降,造成了如今地方電視臺的窘困。首先,要通過創新廣告經營模式,豐富節目內容,提高節目收視率,在提高節目質量的同時增加經濟收益。其次,組成一支強有力的廣告營銷隊伍,爭取更多的廣告資源,進行市場化運作。最后,還要依靠政府的支持,積極申請資金。
(三)加大財政資金投入,設備更新換代
廣播電視行業對于設備的要求很高,采編播設備的更新換代很快,是一項高消耗的行業,而目前地方廣播電視臺經濟收入少,運行困難,只靠自身收入很難滿足設備上的需求,制作、播出等設備早已嚴重老化,這也是地方電視臺與中央、省級電視臺之間差距的越來越大的原因。地方電視臺要想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加大在設備上的投入,因此要向積極向當地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資金,對設備和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改造,以切實提高地方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節目制作能力和傳播能力。
(四)加強新聞隊伍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新形勢下,必須抓好新聞隊伍建設,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首先,地方電視臺要立足實際,可以采取“送出去,走進來”的方式,將現有人員送到上級臺進行學習,或者是邀請專業教師對所從事采編播的人員開展能力提升培訓活動,通過培訓,提升新聞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其次,在當下,新媒體已經崛起的時代,地方電視臺的新聞工作者更應加強自學,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能集文字、攝像、編輯、制作等多種能力于一身。
最后,電視臺還要加強對人員崗位的管理,做到合理用人,了解每一個從業人員的特長,任人唯賢,合理開發和管理新聞人才,最大限度發揮出人才的內在潛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地市電視臺在發展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要想長遠的生存與發展下去,必須根據自身特點和受眾需求的變化,堅持合理規劃、精準定位,不斷調整、充實、完善節目內容,把豐富的節目內容與靈活多樣的節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還要立足本土,關注民生,為當地群眾提供服務。與此同時,還要強化監管體系,要圍繞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做好節目的創新工作。加強與其他媒體的合作,進行優勢互補,揚長避短,以加快地方電視臺的改革與發展。最后,地方電視臺還要注重培養人才,任何事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為人才發展提供平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