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恩
【摘要】在我國法律法規中,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分別獨立又存在一定法律關系,與民事主體生活存在顯著聯系。實際上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最大的區別在于雇傭合同以完成勞務為主,承攬合同則以提交工作成果為主,但在二者的區分上具有較大難度。本文將對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區別展開分析。
【關鍵詞】雇傭合同;承攬合同;區別淺議
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涉及的領域相對較多,包括裝修領域、建設領域及家政領域,極易損害他人的人身健康安全。在雇傭合同當中,在雇傭活動中受雇人身體造成損害,雇用人需承擔無過錯責任。筆者分別從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理念研究、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的有效區別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法理理念基礎
民事主體在民事生活領域中應遵循意思自治原則來實施,所謂自治原則是民事主體按自身判斷對權利義務進行設定,為確保意思自治原則的有效實施應從以人為本理念出發,對當事人給予最大的尊重,使各種糾紛得到解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另外意思自治原則的運用還可使民事糾紛得以解決,使審理過程簡便化,從而節約更多的司法資源。
如若民事主體將法律關系性質爭議上訴到法院,首先應從雙方是否簽訂過書面合同,或有過口頭約定來審查,若在事前雙方當事人提前對承攬合同或雇傭合同進行了明確約定,則應按當事人的意見來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對雙方當事人書面合同或口頭約定進行審查時,還應對約定內容核查,如當事人為對約定合同名稱進行明確,可將其定性為約定的法律關系。
若按上述方法無法合理定性法律關系,為了解決糾紛事件,還應從合同本質內容出發,對案件詳細細節等實質內容進行把握,對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的法律關系合理劃分。
二、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的有效區別
(一)從法律關系是否交付特定成果來判斷
對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的設定目的來分析,承攬合同應對特定工作成果向定作人交付,而雇傭合同僅需交付一定勞務即可,從這一方面來看,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最顯著的區別為是否以追求特定成果,為了對二者類型進行區分應從合同目的來人手。
承攬合同中的工作成果可分為無形工作成果以及有形工作成果,其中有形成果占據的空間較大,主要承攬關系包括:汽車修理、食品加工、制衣、家庭裝修等合同。從具體形式來看有形成果可分為兩類,一種是通過承攬人的勞動、技術所創造的新的物質形式,另一種則是采取添附形式完成的成果,例如:修理人對汽車進行修理,施工人員對房屋進行修繕等。
另外通過特定成果也可對局限性加以判斷,在司法實踐中特定成果判斷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詳情如下。
其一,在單純勞務付出與特定勞動成果無形化區分中存在一定難度,在承攬合同中特定成果包括無形成果與有形成果,無形成果包括:宣傳、評估、搬運、設計等。
其二,單純利用特定關系是否存在來判斷二類合同存在較大局限性,從合同屬性上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均屬于勞務性合同,基于此受雇人與承攬人應付出勞動力,對法律關系理解的不同均會影響到定性結果,導致模棱兩可的局面產生。
(二)從雙方人身關系是否具有支配性來判斷
在承攬合同當中承攬人可依靠專業設備、專業技術、勞動力來完成工作,從而產生特定結果,換言之承攬人可不接受工作指示,此外也不會受定作人的控制與支配。盡管在承攬人工作期間定作人應發揮一定的監督權,但不可對承攬人的工作起到干擾。
(三)從生產設備、工具提供部門來判斷
為了合理區分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應根據雙方主體是否具有支配性來判斷,從一方面來看,一些人在現實生活中對另外的人進行了有效支配,但并未被人視為雇主,例如:法人組織內部存在控制普通雇員的情況,致使雇傭合同難以構成。
從另一方面來看,雇用人無法控制每一位受雇人,在管理范圍內雇用人無須明確工作指示,在雇傭合同當中,雇用人與受雇人二者的支配控制關系難以突出。
(四)從勞務報酬支付方式來判斷
承攬合同是以追求特定勞務成果為目的,基于這種情況下在承攬人特定成果完成并交付后方可對勞務報酬進行支付,常見的報酬支付方式為即時結清,如臺灣地區“民法”規定,在雇傭合同中報酬的支付應按約定期限來進行。
在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法律關系區分中還可從勞務報酬支付方式來進行,這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局限性十分顯著,需引起重視。
通過實踐研究,為了完成承攬合同中的特定成果需耗費的時間相對較長,在這種情況下還會出現定作人向承攬人分期支付的情況。
(五)從勞務活動所需技術來判斷
在承攬合同中,承攬人利用專業設備、專業技術以及勞動力可完成特定勞務成果,應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有效結合,與此同時部分承攬活動還對承攬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應具備特定資質,提高自身勞動技術的含量。舉個例子:在某案件中,原告王某具有電工低壓操作證和電工中級資質證書,承攬了劉某的某小型電氣安裝業務,在施工中不慎從高處跌落。在處理該糾紛時,雙方對法律關系有爭議。筆者認為王某具有相應資質,利用專業設備與技術承攬了電氣安裝業務,根據實際情況定性為承攬合同法律關系是準確的。
結語
上述筆者對雇傭合同與承攬合同的屬性及特點展開了闡述,為了正確區分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還應采取多種區分方法,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工作,在具體實施中可從多方面人手,按承攬人原則來完成工作,為我國法律制度的完善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