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虎生
【摘要】對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領會不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和認同不夠,對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理解不深,是一些黨員干部對“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存在的認識誤區;對“兩個維護”踐行不徹底、對指導思想地位鞏固不充分、對黨的群眾路線貫徹不到位,則是實踐誤區。若不對此加以重視,就會損害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動搖黨員干部的思想根基,削弱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關鍵詞】黨員干部 “四個意識” “四個自信” 認識誤區 實踐誤區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對黨忠誠,就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正所謂知行合一,“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既包含在認識范疇之內,又需要通過實踐來體現其真正意義。前者的出發點在于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后者的著眼點在于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二者的落腳點皆統一于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之中。它們在理論上互相支持,在實踐中彼此嵌套,在目標上協調一致,并且關系到偉大工程的建設、偉大事業的推進和偉大夢想的實現。因此,黨員干部必須走出對二者的認識誤區和實踐誤區,以立場的堅定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以思想的統一促進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以作風的優良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認識是實踐的前提和基礎,認識不清則實踐不力。如今,一些黨員干部對“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存在認識不清、認識不準的誤區。若不加以重視,就會對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嚴重危害。

對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領會不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重大論斷,其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政治觀點,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厘清了首要問題,為黨員干部樹立和增強“四個意識”提供了根本依據。若黨員干部對此領會不足,對“四個意識”的認識便不可能清晰。這一認識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背離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本原。“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但一部分黨員干部或是把“講政治”等同于“政治極端化”,或是將“講政治”與經濟建設對立起來,又或是把“講政治”等同于政治權術,這些認識便是把“講政治”極端化、虛無化和庸俗化,背離了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求真、求實、為民、務發展的本來面貌。第二,否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優勢。歷史已經證明,政治發展沒有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偉大歷史轉折才能實現。然而,一部分黨員干部囿于西方“國家—社會”的二元權力結構范式,忽視了中國共產黨在推動歷史進程中的核心動力作用,否認了其獨特的領導優勢,扔掉了解讀“中國奇跡”的金鑰匙,只見他人之“樹木”,不見自己之“森林”。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和認同不夠。“四個自信”歸根結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其本質是政治自信,即是社會主義的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的,是中國特色的而不是照搬照抄的,是原則性的而不是策略性的。只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足夠自信和堅定,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才能得到鞏固,促進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制度保障才能更加堅實。若黨員干部對此認同不夠,對“四個自信”的認識便不可能準確。這一認識誤區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思想傾向:一方面,一些黨員干部看到別國政治制度中有的而我們沒有的,就不假思索地認為需要搬過來,將自身政治自信扎根于別國的社會土壤之中,脫離了具體國情、忽視了現實問題、喪失了政治立場。另一方面,看到我國政治制度中有的而別國沒有的,就毫不猶豫地認為需要去除掉,以別國的政治框架作為衡量自身政治優劣的唯一標準,割裂了歷史和現實的統一、理論和實踐的交融、形式和內容的契合。
對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理解不深。政黨宗旨即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或意圖。1945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所作的《論聯合政府》報告中,首次把“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提升到了宗旨的高度,明確指出了我們黨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和服務態度。“人民”這一根本宗旨的關鍵詞,不僅僅是“為了誰”這一問題的答案,還是界定“我是誰”和明晰“依靠誰”的核心。“人民”既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領導力量強弱的評判主體,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力量支撐,是增強“四個意識”和堅定“四個自信”的價值導向。若黨員干部對該宗旨理解不深,勢必會對“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存在認識誤區。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在“為了誰”的問題上不清醒,沒有將人民的主體地位放在心上,只想當官不想做事,只想掌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名不想出力。第二,在“我是誰”的問題上不清晰,忘記了各級黨員干部無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把自己的名譽看重了,把群眾的利益看輕了。第三,在“依靠誰”的問題上不清楚,忽視了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認為群眾的意見無關緊要,群眾的智慧微不足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不足則認識不透。如今,一些黨員干部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方面存在實踐誤區,由此產生的惡劣影響往往會通過黨的群眾路線貫徹不到位加以體現并進一步擴大。若不加以克服,便有可能導致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
對“兩個維護”踐行不徹底。“兩個維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在政治建設方面形成的重大成果,也是增強“四個意識”的主要途徑。“兩個維護”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對黨章中關系全局之重大原則的高度總結,是對黨紀規定的全體黨員干部在政治規矩上的首要要求。當前,有些黨員干部漠視黨章規定、違背黨紀要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將中央和地方對立起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有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有之,在貫徹執行中央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耍滑頭的有之。二是將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對立起來,不通過正確途徑保留和反映自己的不同意見,而是對黨中央的決策陽奉陰違,甚至公開發表違背黨中央決定的言論。三是將民主和集中對立起來,該報告的不報告,該履行的不履行,該表態的不表態,該承擔的不承擔。四是將生活和工作對立起來,在“八小時之內”謹言慎行,在“八小時之外”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