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祥芬 張雪梅 徐佰菊
【摘 要】目的:探究預見性護理干預對經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量、新生兒影響。方法:從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間,對本院收治的足月分娩并經陰道分娩產婦開展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法選擇90例產婦,將其按照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前者給予常規護理、后者給予預見性護理,比較產后出血量、新生兒1min Apgar評分。結果:觀察組產婦產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胎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1min 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干預對經陰道分娩產婦的應用價值明顯,有助于降低產婦產后出血量、新生兒窒息率,保證分娩效果,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薦。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新生兒;產后出血;陰道分娩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陰道分娩中,產后出血屬于較為嚴重且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威脅產婦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降低產后出血發生十分必要。導致產后出血發生的原因較為復雜,包括凝血功能障礙、宮縮乏力等[1]。產婦需及時接受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新生兒窒息在新生兒疾病中發生率最高,需要給予及時搶救降低窒息帶來的不良影響。傳統的護理模式無法有效控制產婦產后出血量,對窒息搶救缺乏預見性;而預見性護理模式則以能夠明顯提高產后出血的預防效果,降低新生兒窒息率,為此在本文中,對本院收治的足月分娩產婦進行討論,分析兩種不同的護理模式應用效果,以下是具體內容。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以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間本院收治90例足月分娩產婦作為研究樣本,將其以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觀察組(45例/組)。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所有產婦均同意并知曉本次研究,所有產婦均為單胎。
對照組產婦產婦的年齡范圍在23-32歲,平均年齡值為:27.2±1.2歲,孕周37-40周,平均為:38.9±0.4周;觀察組產婦年齡范圍:24-33歲,平均年齡值為:27.5±1.5歲,孕周38-41周,平均為:38.7±0.5周。
將上述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帶入處理,計算結果可得:P大于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護理模式,護理內容主要遵循醫囑觀察病情、產婦以及胎兒生命體征等,加強并發癥預防護理,保證產婦分娩后身體狀態良好[2]。
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模式,護理方法為:①成立預見性護理小組安排經驗豐富的助產士、護理人員作為組員,并對產婦身體狀態、既往史進行了解,在充分了解產婦自身情況后,判斷產婦是否能夠順利分娩,并對高危產婦進行重點觀察,術前需正確指導產婦實施自我監測,加強產前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穩定產婦心理狀態后,對其進行鼓勵、安撫,確保其心態良好。②產中護理護理人員需幫助產婦排空膀胱,在產程中需密切關注產婦生理指標變化,并注意是否出現異常。保護產婦會陰,減少軟產道損傷發生。分娩后檢查胎盤、產道,注意是否出現損傷,并及時進行對癥處理[3]。③產后預見性護理產后密切關注產婦臨床表現,是否出現頭暈、惡心、口渴、面色蒼白等,及時告知醫生。當產婦由于宮縮乏力出現產后出血時,護理人員應及時按摩胎盤,手法輕柔、力度適當,必要時給予宮縮劑。產后檢查產婦胎盤是否完全排出,避免因為胎盤引起產后出血。④做好新生兒窒息預防護理,由于新生兒窒息發病較為急促,因此需要及時準備暖箱和急救物品,觀察患兒病情發展,并對患兒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⑤當患兒出現窒息后,根據其窒息程度給予氧療,在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兒面色、呼吸、血氧濃度變化等,注意加強無菌操作原則,對患兒給予保護性隔離以及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發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產婦產后2、24h出血量、新生兒1minApgar評分、窒息率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4.0版,將上述所得結果均帶入處理,當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時,以P<0.05表達。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新生兒1min Apgar評分 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具體見表一。
2.2 對比新生兒窒息率 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4.44%(2例),對照組新生兒窒息率為:20.00%(9例),差異性:卡方值=5.0748 P=0.0242。
3 討論
在陰道分娩中,產后出血十分常見,且產后出血會對產婦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影響,臨床上一直在不斷探索合適的治療、護理方式控制產后出血發生[4]。傳統的護理內容較為簡單,而預見性護理則以科學合理的護理方式,通過對產婦的身體狀態進行評估,高度關注高危產婦,并給予針對防范措施,從而保證產婦順利分娩,并提高臨床護理效果,降低產后出血量。預見性護理的應用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警覺性,做好防范意識,提高病情觀察力,將產婦以及新生兒作為護理中心,高度配合醫生工作,對產婦實施積極有效的救治工作,保證治療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后,產婦產后出血量大大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產婦新生兒Apgar評分差異性較為明顯(P<0.05),而且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0.05)。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對預防產婦產后出血具有積極作用,并降低對新生兒的影響,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肖萍.預見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量及大出血發生率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6):5173-5174.
鞠鵬.預見性護理干預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1):165-165.
孫艷紅.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3):211-212.
孫雪麗.評價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6):938-939.
黎鳳花.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12):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