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日前,人民銀行的行政執法監督評價機制還缺乏連貫性和完整度,工作推進過程中依舊存在系統性不夠、效率滯后、執行力度不到位等問題,亟需構建系統協調、高效運轉、嚴格執行的行政執法效果評估新制度。本文在深入分析人民銀行行政執法監督評價機制的特點、現狀及問題后發現,基礎行政執法效果評估是衡量行政執法效果優劣的重要于段,也是開展后續問責機制的關鍵環節,對持續完善行政執法績效、確保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民銀行行政執法工作的現狀
目前,人民銀行在行政執法監督評價方面先后出臺了《中國人民銀行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執法監察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工作制度》等相關制度。以定期、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的依法行政檢查、執法案卷評查、執法評議監察、依法行政審計等來實現。綜合分析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一)評價的目的基本一致
都是為了規范人民銀行行政執法行為,防范行政執法風險,推進人民銀行依法履職、規范履職。
(二)以自我評價為主要形式
當前的監督評價大多由人民銀行法律事務管理部門、內審管理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等內部部門分別制定實施,具體包括法律事務部門開展的依法行政監督檢查,內審部門開展的依法行政審計,以及紀檢監察部門開展的依法行政評議、監察等。外部的行政執法評價主要是來自地方政府對當地人民銀行不定期開展的依法行政行為監督和行政執法力度評議。外部評價方式遠少丁內部評價方式,存在不平衡。
(三)評價內容基本相同
依法行政監督檢查是對人民銀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情況進行的監督、檢查和評價。行政執法評議是通過自我內部評議考核和外部評議監管對不同執法職能部門和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規范和執法質量成效進行評價。執法監察的目的,是對不正確履行或者履行職責不到位的問題予以監察糾正,查處有關違紀違法案件,追究實行責任到人,促進勤政廉政建設。盡管側重點不同,但大體上都是對行政執法行為是否規范及相關業務開展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評價。
(四)評價方式基本相同
當前的行政執法監督評價活動主要是通過查資料、看材料、聽匯報的基礎方式進行。依法行政監督檢查、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行政執法評議工作每年至少開展一次,依法行政監察和依法行政審計大多根據實際情況,因時制宜開展。 人民銀行系統通過上述行政執法監督評價工作,執法權力運行中的風險點和工作疏漏得到了有效的查漏補缺,發揮了重要的法律風險和輿情風險防控作用。由丁缺乏系統的、統一的、完善的行政執法效果評估制度,現行的執法監督評價工作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被動性、滯后性和零散性,存在以下需要進一步完善之處。
二、人民銀行行政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監督評價工作綜合性差,運行質量低
日前人民銀行行政執法監督評價安排較多,工作細節化,存在內容重復、監督重復、評價有效性不高的弊端,無用功太多,嚴重影響行政執法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二)監督評價標準單一籠統,缺乏規范性、合理性
行政執法監督評價內容劃分在不同監督部門的規章制度之中,評估標準過于籠統、空洞,有的重結果,有的重過程,有的一條制度貫徹到底,有的各種制度全面開花,沒有考慮不同地區、部門間的具體業務差異,導致執法監察工作任務重、發現的問題多,從而影響評估過程的時效性,造成評估結果缺乏公正性。
(三)內部監督評價活動相對多,外部公眾參與程度過低 社會公眾滿意度是服務型行政的根本落腳點。而現行的評價考核多數采取上級評價下級、本級自我監督的內部監督評價方式,在社會公眾、金融機構等外部環境中很少開展,失去了強有力的外部監督壓力,導致監督成效不大。背離了監督評價的應有之義,存在“自娛自樂”之嫌。
(四)監督評價手段陳舊,結果運用不足
南丁沒有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換代能力差,當前的行政執法監督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和核心的評估指標體系以及目前的后續監督評估工作,多停留在手工操作環節,更大程度上屬丁定性評估和合規性評估,風險性評估缺乏,前瞻性評估不足。同時在評議考核結果運用上,對被確定為優秀的執法部門和員工,在職務晉升、物質獎勵等方面沒有體現出明顯的表彰措施,對不稱職者的認定和處理大多數時候也流于形式,評價考核結果兌現與預期不一致,弱化了對員工在后續行政執法工作中的激勵鞭策作用。
綜合以上來看,目前人民銀行行政執法在監督目的、內容、于段等方面的一致性,為整合行政執法監督資源,加大行政執法內部和外部監督力度,探索建立系統完善的行政執法效果評估機制提供了前提條件。但是由于人民銀行前期的行政執法監督評價機制較為零散,導致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系統性不足、效率不高、執行不力等弊端,所以構建系統協調、高效運轉、嚴格執行的行政執法效果評估新制度是當務之急。三、構建人民銀行行政執法效果評估制度的設想
在中共十幾大再次強調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國家重要性的大背景下,構建更加完善的人民銀行行政執法效果評估制度,有效推進依法行政不僅是“法治央行”建設的應有之義,也是人民銀行“法治央行”建設工作的有效切入點。人民銀行前期行政執法監督評價工作積累的制度保證、人才支持和工作經驗,同樣為建立人民銀行行政執法效果評估制度提供了基礎。
(一)關于評估主體和組織分工的建議
從實施評估的主體來看,可以將評估分為內部評估、外部評估兩類。為確保評估工作進行得順利和結果的有效性,人民銀行應建立內外平衡的行政執法評估機制,而非單一的簡化實施。采取統一領導標準、協調分工負責的實施方式,不同部門按照分配任務,統籌規劃,各司其職,分工負責,集中集約利用行政執法內部監督資源,確保行政執法行為得到充分有效的監督。同時采取“分考總評”的T作模式做好內部自我評估相關規章制度的設立,為日后接受外部評估打好基礎。
(二)關于評估指標和評估標準的建議
行政執法成效的體現是多樣化的,同時對應著不同的評估標準,對此應確立政治準則、法律準則、經濟準則、社會準則和文化準則。人民銀行行政執法效果評估應以法律準則為核心,重點是通過設置衡量執法文明程度、執法效率、案卷質量的相關指標來反映和監督,防范執法過程中的法律風險,盡可能化解行政裁量過程中的不平衡、不公平問題。
(三)關于評估結果運用及披露的建議
評估結束后,建議高度重視評估結果,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整改、問責、優化等一系列措施,充分發揮行政執法評估工作的反映和激勵功能。評估主體應通過下發評估報告的形式,將問題和短板告知被評估單位。以問題為導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求限期整改完畢,拒絕千篇一律的模板操作,以此提升行政執法水平。將評估結果與其他相關考核制度掛鉤,作為對領導班子總體評價和領導干部業績評定、選拔任用、追責問責的重要依據。
(四)建立行政執法效果評估長效機制
一是建立人民銀行系統統一的行政執法評估數據庫系統,具體包括執法主體數據庫和執法問題案例席。二是建立評估對象篩查機制,根據序時登記行政執法考核結果過程中的表現(具體包括考核業績和不良率),并累積匯總前期表現,采取差異化、等級化激勵措施。三是建立跟蹤評估機制,即評估主體可以通過跟蹤回訪、回頭看等方式,對問題集中的單位和個人采取針對性指導和整改措施,進一步確保被評估單位將相關責任落實到位。現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和資金被盜等事件發生,出臺針對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顯得迫在眉睫。而對于當前互聯網金融平臺運營規范性不足的情況可以考慮從法律以及法規方面加大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獎懲力度,制定更加標準的獎懲措施,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互聯網金融風險,另一方面也能使日前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有效優化。
(三)加強監管,加大互聯網監管力度
改變日前各監管機構監管職能重復、交叉等現狀,可以從設立全新的互聯網監管協調組織,負責將各監管機構重復的職能統籌規劃,使其做到各司其職,能夠有效提高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效率。對于互聯網金融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也不容忽視,金融監管需要輔以行業自律,將行業自律作為基礎,以此來構建監管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模式。
(四)完善征信,建立線上線下征信體系
征信體系的建設能夠有效提升民眾以及企業的信用意識,對于互聯網征信體系的建設以及市場氛圍的營造顯得更為關鍵,征信體系的建設關鍵在于對丁失信懲罰,加大失信懲罰的力度,讓失信者自身對違約的成本做出考量,有效維護互聯網金融的生態體系,而互聯網金融征信業也應該有明確的標準,充分發揮中國人民銀行的主導地位,將征信行業的信息共享機制完善,明確信息公開的范圍與內容。目前央行2019年5月即將上線新版征信報告,其中對月還款金額,大額分期貸款等新項目的增加可有效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也可以給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征信依據。
傳統金融行業在目前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刺激下也不斷地進行著行業轉型,目前金融市場環境得到了實質性地改變,金融機構推廣和銷售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金融資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斷提高,信息的整合度也變得更加方便和有效。所以互聯網金融對于帶動經濟發展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的,互聯網金融因為它的全面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正在不斷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而其又因為廣闊的覆蓋面、低廉的成本和快速的發展不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所以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制建設以及平臺規范,對互聯網金融的生態體系以及生態環境的建設是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讓互聯網金融行業能夠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