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麗芬



易犯錯誤:滾動不夠圓滑。
原因分析1:學生對動作概念不清,動作軌跡不明。
糾正方法:錄制前滾翻視頻并制作成微課;結合學習任務單,提供簡易的誘導練習手段(不倒翁、直體滾動),讓學生課前了解動作要領,并為課堂技術學習做好鋪墊。
設計意圖:建立正確動作表象,強調動作概念,慢動作觀看明確動作方法。
注意事項:微視頻可對技術動作采用動作定格、局部放大、動作對比以及慢動作等技術。突出動作細節,示范規范動作,但不能破壞團身滾動的完整性,幫助學生明確動作軌跡,誘導練習手段要簡單易行。
原因分析2:起始階段未注意低頭含胸,蹬地的力量不充分,導致未做出提臀收腹、后腦勺先著墊的動作。
糾正方法:下顎夾紙或低頭看天(圖1-1);墊子上貼標志物,或學生后腦勺貼頭飾(圖1-2)強化著墊的部位;做兩臂支撐動作,明確支撐后提臀收腹的動作(圖1-3);前滾翻蹬地滾動成直腿坐或將頭飾放置體操墊前,完成前滾翻后拿頭飾,體驗蹬地的動作(圖1-4);借助斜面,做由低到高的前滾翻(圖1-5),感知充分蹬地的動作。
設計意圖:學練低頭屈臂,兩腳同時蹬地,強化蹬地動作。
注意事項:技術分解時不能破壞動作的完整性,要由易到難,通過學生已有的基礎進行延伸。
原因分析3:兩腿蹬地后提臀收腹、屈腿不及時,或力量不足,造成收腹屈腿不到位。
糾正方法:做刺猬捉迷藏的游戲(圖1-6),樹立團身緊的意識;下頜、兩腿之間夾物,樹立低頭含胸的心理意識(圖1-7);墊上原地仰臥,低頭含胸,抱膝團身,身體成球狀做前后搖擺滾動,啟發學生體會滾動圓滑的動作;做墊上后倒直腿收腿練習,強化收腿動作;利用橡皮筋,在體操墊上面橫向設置障礙,采用限制高度的方法,強化學生團身的意識(圖1-8)。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前滾翻容易出現的錯誤,借助輔助道具、游戲,幫助學生強化團身緊的練習。
注意事項:練習時引導學生團身緊,避免錯誤技術動作對學生的傷害;初學前滾翻時可以先降低難度,設計情境教學,避免學生產生練習心理障礙。
易犯錯誤:滾翻動作不連貫。
原因分析1:滾翻時方向偏差,蹬地動作不協調。
糾正方法:將兩手放在指定模型上,強化雙手屈臂均衡,說明兩手撐墊的動作要點;降低難度做前滾翻并腿坐,體會蹬地和手臂支撐的感覺;墊上做標記,沿直線進行滾翻(圖2-1)。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滾動方向不直,支撐失去平衡,幫助學生兩手平行向前移動,體會用力的平衡性。
注意事項:練習時進行學生畏難心理的疏導,注意手無意識的前移,加強同伴的保護與幫助。
原因分析2:滾翻速度慢,銜接不連貫。
糾正方法:利用斜面,上坡翻滾練蹬地,下坡翻滾練團身滾動(圖2-2);強化技術的完整性,引導學生關注低頭含胸、蹬地提臀收腹、團身滾動、抱小腿成蹲立的連貫性。在有幫助的情況下,體驗團身滾動后成蹲立(圖2-3);雙手持軟排球進行前滾翻(圖2-4),強化團身緊的動作;或前滾翻接迎面傳來的球。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完整、連貫地完成動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注意事項: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分層教學,可采用變化形式和動作結構,增加或降低動作難度,但不能破壞動作的完整性。
原因分析3:兩腿分開,抱腿過早或過遲。
糾正方法:兩腿間夾物體做前滾翻(圖2-5),抱小腿的前后滾動成蹲撐,增強團身緊的練習;加強保護與幫助,運用微視頻強化整個過程的動作表象。
設計意圖:促進前滾翻技術的掌握與運用,體驗抱膝的時機,增強動作的完整性,掌握動作技能。
注意事項:運用信息技術如視頻、照片、慢動作等,讓學生明確前滾翻的方法,并做到各個環節銜接緊密,同時避免多余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