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琪 余倩瑤
摘要:“支部建設年”的提出,旨在提高黨支部的組織力、感召力、引領力和執行力,寫好“奮進之筆”,而高校基層黨組織所展現的活力狀態,直接決定“支部建設年”的目標成果如何,直接影響高校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成果,直接關乎黨的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是否深入,本文圍繞高校黨組織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分析高校黨支部活力現狀出現的原因,重點提出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力的有效途徑,為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力建設提供思路。
關鍵詞:高校 ? 黨建 ? 學生黨支部 ? 活力缺失 ? 隊伍建設
活力,在漢語詞典中即為“旺盛的生命力”,基層黨組織活力是指黨組織是 健康、強大的,即基層黨組織組織結構嚴密,有戰斗力、凝聚力、感召力。黨支 部作為黨組織的基層單元應該展現出戰斗力和生命力,展現出黨員同志積極奮進、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態。但目前很多高校存在黨支部精神狀態欠缺,即活力缺失現 象。以大多數研究生黨支部為例,活力缺失主要表現在:第一,在繁重的科研壓 力下,除了完成固定的黨委下派的學習任務,很少會組織深入的理論學習研討和 思想匯報會,缺乏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對時事政治的分析研判能力;第二, 學生黨支部書記干部隊伍建設缺乏遠瞻性和創新性,直接導致出現黨委推著支部 走,支部推著黨員走的情況,在召集組織生活時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趣味性 和吸引力;第三,黨建工作網絡平臺似有若無,瀏覽量和關注率持續下降,無法 較好的發揮思想引領作用。總得來說,黨員的學習呈現了被動的輸入,缺乏主動 地輸出。
高校承擔著對當代青年大學生審察考核、推優入黨的重大任務,始終本著“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基本原則為黨的組織建設添磚加瓦,但大學生還處在心智和思想不夠成熟的階段,難免出現入黨動機不純粹的情況,加之入黨之后對黨的基本理論和黨性修養方面的學習出現了懈怠,從而出現個人理論學習不深入,理想信念滑坡等問題,致使黨支部整體學習目標渙散,動力不足,活力缺失。
抓好高校黨支部的建設是黨在高校建設一切活動開展的基礎保障,而對于高校黨支部建設來說,最為直接和有效的載體就是學生黨支部書記的隊伍建設[1]。但高校在開展黨的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存在黨支部書記思想政治定位不明確,科學理論水平有欠缺,組織領導能力待提高,隊伍配置不完善的情況,直接影響了學生黨支部活力的提升和體現。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高校開展黨建工作也已形成了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工作模式,但面對理論性強、思想研究深入的黨的方針政策來說,高校學生無法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和嚴謹的解釋,在網絡平臺上的展示也就只能更多以轉載和復制文本、影音資料為主,目前來說最受大家喜歡的“微黨課”形式也逐漸遇到了發展瓶頸,當代大學生以 90 后、00 后為主,處于“快餐文化”時代,各種娛樂、社交、學習軟件層出不窮,更新迭代令人嗔舌,如何實現快速、有效、精準的占領網絡陣地已成為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提升黨支部活力的一大難題。
(一)把好入黨敲門關,端正入黨動機;完善考核機制,雙向評議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做好在學生中發展黨員的工作,加強學生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學生黨員都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高校黨委擔負著培養和發展黨員的重要任務,一定要把好入黨敲門關,端正大學生入黨動機,不斷提高教育培養質量。重點把握三個重要階段, 即入黨積極分子階段、發展對象階段和預備黨員階段,一方面由學院黨委牽頭通過完善和落實入黨積極分子考核制度、發展對象再評估制度、黨員積分制考核制度,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相結合,重點考核黨員履行責任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廣泛收集學生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考慮黨員同志以身作則及落實“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情況,雙向評議促進發展。
(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先鋒堡壘作用
把好選拔任用關,在個人自薦的基礎上保留提名推薦權限,鼓勵黨員群眾自主推薦政治立場堅定,群眾基礎好的預備干部人選,增強黨員同志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確保隊伍建設過程中有人可選,選人可用;夯實教育培養關,在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著實加強對基層黨支部干部隊伍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的培訓,打造出一批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素養過硬、綜合素質突出的儲備干部;完善考核激勵關,通過開展黨支部書記雙述雙評工作,發揮學院黨委和支部黨員的雙向監督作用,引導學生黨員干部明確自己第一責任人的政治定位,根據評議等級給予優秀黨支部書記一定獎勵,責令整改和換任不稱職黨支部書記,適當配備黨支部書記崗位津貼,增強干部崗位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依托網絡平臺探索黨建工作新思路,推動黨支部項目化建設
大學生在哪里,我們的黨建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去。在“互聯網+”風靡各行各業的今天,以信息化、網絡化的方法推進從嚴治黨、加強黨員教育、更好地服務黨員,是我們黨與時俱進的體現,也是實現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當代大學生黨員的顯著特征是主流思維總體健康向上,但政治意識尚不成熟,容易受外界影響和產生政治意識偏差,所以,將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放在網絡平臺上,形成實時、快速、準確的教育模式,無疑是為黨建工作插上翅膀,添了顏色, 具有鞏固和傳播正確主流意識的重大意義。推行學生黨支部依托網絡平臺提升黨支部活力的項目化建設,創造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產品,融入到更多更新的平臺中去,網絡建設工作需要延伸范圍廣,但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在創新網絡黨建新篇章的同時把握主平臺、主陣地的影響力,建設新媒體精品平臺。
在新時代黨的建設方針下,在從嚴治黨的全面布局下,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的要求下,提升高校大學生黨支部活力狀態將進一步夯實和鞏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更好地體現高校作為傳播先進文化思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主陣地的重大作用[2]。高校大學生黨支部的活力狀態將直接反映高校黨建工作質量,學生黨支部活力狀態高則為該高校形成一個良好的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政治生態環境,反之則工作壓力大,推進效率低,育人成果小。本文提出的關于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力的方法途徑可為高校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政治生態環境提供意見參考。
參考文獻:
[1]賀正宜,王立剛.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思考
[2]馬翠.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培養質量提升路徑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02):29-32.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作者簡介:[1]虎琪,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2]余倩瑤,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黨建、生涯規劃、資助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