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高等學校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各大高校對于學生的管理情況還不容樂觀,使用原有的理論來展開管理活動就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以及滿足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都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加入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成分,以科學的理論來展開對于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能夠在管理的過程中形成更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本文就是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為主題展開研究,以期對這一現狀提出更為合理的方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 高校學生 ? 管理工作
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域來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主要是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改變傳統的僵化的體制,在開展管理活動時靈活變通,不能只是對學生進行刻板的規定,而忽視學生真正的需求,在管理學當中,很多管理學大師很早之前就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這也正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各大高校更要堅持貫徹這一思想。
隨著我國不斷進行的課改的進行,各大高校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對于學生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很多學者也都針對這一現象展開了研究,以下就對這些不足進行整理。
首先,管理者在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忽視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僅僅重視管理,而忽視了服務學生的理念。管理者應該明白,學生時學校任何工作開展的主體,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忽視學生的作用,在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強調的就是以學生為本,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明確學生真正的需求,以此來展開管理工作;其次是管理觀念存在著很大的偏差,主要注重學校的發展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發展,開展的很多工作都是“面子工程”,對學生沒有多大的作用;最后是在進行管理時,沒有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統一進行管理,導致很多學生的不滿情緒,對學生缺乏真正的人文關懷,對管理者的權威太過于重視,導致師生關系極為緊張。
(一)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進行指導
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來進行管理活動主要是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進行指導,采用辯證統一的觀點,突出實踐的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源泉,同時也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源泉,高校的主要管理工作的方法理論就是管理工作者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所得出的經驗。學生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各個方面來進行約束,從本質上來說,學生管理的質量關系到這個學校的穩定狀況,人才的培養質量和學校的長遠發展,所以必須要有科學系統的管理方法,對于教育部的管理方針進行全面地貫徹,積極地推動學校的改革,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教育質量的提高對于管理工作的展開也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要突出重點,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來推動教育的發展,促進大學生全面穩定的發展。
(二)突出對于管理工作者這一主體的素質
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對于管理活動的順利展開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它不僅僅是單純的人文素質,還包括政治素質能力素質以及一定的理論素質,它是一系列素質的總和,是一個整體的觀念。首先,從政治素質來看,任何社會活動地主要目的都是為政治活動服務的,一切活動都不能背離政治大方向,因此要求管理者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其次,從理論素質的角度來看,要求管理者在開展管理活動時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不能夠盲目的進行管理,要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最后還要突出管理者的能力素質,這一素質的提高要求管理者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總結出一定的經驗,取長補短,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是順利開展管理工作的關鍵因素。
(三)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服務意識
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說到底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學生,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閾,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高校的管理工作進一步為學生的學習質量提供了保障,促進了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種管理背景下,學校管理部門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和選擇,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高校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優秀的人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高校管理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提高高校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創新思維。這種教學環境也有利于加強學生與管理者之間的聯系,改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改變學生對教師的刻板印象,在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時,還促進高校學生創造能力的提高,真正意義上做到為學生服務。
(四)高校管理工作的方法要適時改進,不能一成不變
由于高校學生每一名學生的特點都不盡相同,這就突出了學生主體的獨特性,所以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法,需要與時俱進,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管理不同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真正做好高校的管理工作。而且,在管理過程中不能求速度,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充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
在高校管理工作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管理難題,尋找正確的管理方法的過程也是一個尋找真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不斷的實踐,才能最終得到真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閾下,高校管理工作的過程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根據時代的進步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采取正確的管理方法,才能夠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的開展。
(五)讓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調動學生積極性
大部分的高校管理者都是由學校的教師和相關工作人員任職的,這就導致了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容易忽視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實際上,讓學生參與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來,可以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在管理工作中學生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利于學生進行及時的改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其次,在學生進行管理工作時,也有利于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同時,學生在進行管理工作時,也是在進行實踐,促進了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經驗,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學生在管理工作中,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哪種行為是錯誤的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對錯誤的行為進行懲罰,對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表揚,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哲學思維的發展。
讓學生參與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來,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由于學生和教師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方法不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亂管理思路,學生可以為學校提供更多的管理新思路,創新管理方法,促進管理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高校開展管理工作,學生是管理和服務的對象,所以學生對管理工作的實行情況是最清楚的,學生對管理工作的建議有利于在整體上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所以,非常有必要讓學生參與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來,既可以擴寬高校管理工作的思路,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參與高校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為學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管理方法,促進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以正確的哲學觀和世界觀作為引導,有利于發揮高校管理工作的優越性,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自由、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高校管理工作者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與時俱進改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促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強探索真理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價值。
高校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要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中吸取經驗,就必須遵循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突出實踐的主要作用,總結一定的經驗,從思想理論的高度來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殷文靖.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意識形態工作探析[J].時代報告,2017,(12):137.
[2]丁翠娟.高職院校"三階段八環節"學生管理模式探索[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4):14-17.
[3]方芳,劉燕.“手機控”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對策研究[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106-108.
[4]徐悅.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途徑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01):101-102,105.
[5]張格格.試論高校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去行政化[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03):71-73.
[6]汪雪琴.中加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比較及啟示[J].西部素質教育,2017,(01):28-29.
(作者簡介:萬微,學歷:碩士研究生,學位:哲學碩士,職稱:助教,單位:湖北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