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梅 韓春曉 尚建疆
摘要:高等學校圖書館擔負著培養人才和開展科研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著定位不明、服務水平差、信息化程度嚴重不足等問題。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努力準確定位自身,創新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為教育和社會服務。
關鍵詞:高職院校 ? 圖書館 ? 建設
高等學校圖書館是為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圖書館,擔負著培養人才和開展科研的重要任務[1]。網絡和信息進代高速發展的今天,給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產生了諸多新的挑戰。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職等職業院校都是在原有中專學校基礎上合并升格而成的,而這類學院的圖書館也是繼承于原來學校的相關機構。這類圖書館普遍存在著定位不明、服務水平差、信息化程度嚴重不足等問題。作為學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2],如何為高等職業教育服務,成為目前最需要重視的問題之一。
(一)定位不準,建設方向不明確
高職院校在升格評估過程中,往往會依據指標對圖書館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建設,比如機械地增加藏書量,建設新館舍增加面積等,而對其定位、職能和作用卻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致使建設方向、服務開展方式不明確等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在建設過程中,許多院校仍然將圖書館做為一個“教輔”機構去對待和建設,使圖書館的功能不能得到應有的完善,同時內涵也不能得到持續的積累和提升。
(二)投入有限,服務理念有偏差
近年來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不斷增加,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卻沒有隨之得到提升。許多高職院校的圖書館仍然將藏書量、借閱率等做為重點工作,而從根本上忽視了高職圖書館應具備的服務理念和任務。目前許多圖書館都只是圍繞課堂教學,為教科書提供相關服務為主,更深層的為教育和科研服務還沒有真正提升到應用的高度。
(三)保障不力,專業服務水平低
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著信息服務水平的高低。目前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普遍存在著工作人員結構復雜、專業化水平低等情況。大多數人員的缺乏專業化的培訓,信息化服務能力不足,往往只能從事紙制圖書、報刊的流通工作。圖書館管理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同時具備圖書情報學、信息管理學、計算機、外語等學科的知識,否則就不能很好的提升圖書館的管理服務水平
(四)信息化建設落后,開放程度低
在信息時代條件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實現信息化和網絡化。由于對圖書館建設大都起點低、起步晚和缺乏較高的認識,并沒有從根本上革新軟硬件設施,致使目前大部分的高職圖書館仍然是以收藏紙質圖書、報刊為主,管理信息的錄入、更新和檢索都是手工進行。這都從根本上限制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水平和資源共享的程度。特別是對于現代的高職院校,“產學研”相結合己經是一種辦學常態,校企合作己經深入到課堂。我們圖書館卻仍然停留在為本校師生服務的水平上,不能發揮更大的信息交流載體的責任。
(一)把握定位,提高圖書館建設認識
通過對高職院校建設效果的對比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對圖書館的建設定位和重視程度對其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許多高職院校的圖書館發展遲滯不前,甚至被邊緣化,與該校的發展規劃和定位有著密切的關系。高職圖書館是辦學三大支柱之一,不可偏廢。在抓好師資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的同時,一定要將圖書館建設置于戰略發展地位,充份認識到圖書館在構筑高職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大投入,確保圖書館建設的持續發展
圖書館專業化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投入做為保障。圖書館的建設也不是通過一次性的資金投入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續的投入才能產生成效,因此,要想方設法爭取經常性的的建設投入。為了加快圖書館的建設,高職院校圖書館應樹立市場化意識,利用自身資源獨特性、人員專業性等優勢,拓展資金來源渠道,積極與社會、企業、政府等領域合作,爭取更多的支持,聚集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到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建設中來,共享建設成果。
(三)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是圖書館建設的基礎保障,因此要建立、并嚴格執行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準入制度,在人員專業素質要求上設定較高的標準,逐漸優化工作人員構成,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服務水平??梢酝ㄟ^引進人才、繼續教育、加強培訓等方式不斷改善人員結構和提高人員素質。此外,加強圖書館的學術研究工作,鼓勵開展各類相關科研課題的申報,通過科學研究對圖書館的發展與建設進行深入探索,也是一種提高圖書館內涵建設的方法。
(四)更新服務理念,提髙服務水平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建設是高職教育重要部分,伴隨著高職院校整體發展需要,為高職教育提供保障。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序列中的一種類型,以培養高等技術型人才為培養目標[3]。這與普通高等學校有很大的區別。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必須具有高職教育的獨有特點,既不能辦成傳統中專式和圖書館,也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圖書館的建設和服務模式,要依據高職院校發展的自身特點來指導建設,創新服務理念,探索建設模式。
(五)加強各方合作,不斷提升信息化程度
“共享與共贏”成為目前各個領域合作的主題,圖書館要得到更高效了發展,就不能局限于滿足自身基礎功能的發揮,還應樹立共享合作的理念,“走出去”將自身的優勢資源轉化為自身發展的更好契機,與政府部門、企業、民間團體等合作,為整個社會服務。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圖書館成為現代圖書館建設方向,它的發展化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水平的重要標志。在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中,應以網絡化、信息化水平作為建設指標,不斷增加投入,最終達到與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相適應的數字化信息服務水平。
圖書館是高職院校發展支柱之一,擔負著為人才培養、科研、社會服務等任務,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媒介。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在社會變遷中不斷與時俱時,努力準確定位自身,創新管理模式,提訓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教育和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謝岡.天津市黨校系統文獻信息資源網絡平臺研究[J].學理論,2012,(31):173-175.
[2]鄭劉圣.安徽省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2.
[3]樓渝英,李駿,唐安成,等.PBL教學模式在高專醫用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重慶醫學,2010,(16):2137-2138.
(作者單位:伊犁職業技術學院;作者簡介:張望梅,學歷:本科,職稱: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