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設計的不斷發展,形式與功能在設計中這兩大要素的關系,始終是經久不衰的話題,如何去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問題,要根據其所在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條件,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現代社會背景下,需要以一種新的設計原則去適應社會新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現代設計;形式與功能;人本主義
1 我們處于一個功能不再是絕對核心地位的設計時代
現代設計出現于20世紀前葉的歐洲。經過長時間的快速的發展和傳播,其風潮幾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響下,又產生出許多新的設計風格和流派。現代主義設計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闡述大多認為是從意識形態領域開始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技術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特別是歐洲和美國。不斷發明的新的設備、機械、工具,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社會發展此時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其一,如何解決眾多的工業產品、現代建筑、城市規劃和傳達媒介的設計問題,必須迅速形成新的策略和制度。為解決這些問題,新的設計理念和新的制度成為整個社會迫切的需求,這就是現代設計體系。其二,針對往昔所有設計運動只是強調以社會精英服務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設計理論和原則,使設計能夠首次為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并改變設計服務的范圍和對象。
當時的設計都是從實際的問題出發,為解決實際問題而設計,但設計發展到如今,隨著人類社會的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使用功能的需要也不再如此迫切,使功能不在位于一個極其突出的位置。這一現狀使部分設計師們的關注點不再是以功能為核心,反而過分追求形式,其結果也必然是內外不一,依靠主觀臆想,設計毫無邏輯,更有甚者使形式與功能處于相互對立的狀態的亂象。
馬可·維特魯威認為在建筑設計中“功能”是應該是首先關注的,著名的“堅固、適用、美觀”三點論中,堅固和適用應該是屬于功能的范疇,“美觀”作為形式卻處于末位。隨著建筑學的發展,形式與功能這對矛盾卻發生著潛在的變化!從北京國家大劇院方案的爭議到中央電視臺新大樓的方案的出現,我們依稀發現“形式”在這對矛盾中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甚至是關鍵性作用。所謂“形式服從功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對建筑學的一種凝練和題解。
首先,任何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是時代的產物。其次,建筑學發展到現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某些功能對建筑形式的限制和制約。通過合理的技術,可以在傳統觀念認為不可能的建筑外殼下創造出合理的功能。在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了。經濟的發展和財富的集聚再一次使得建筑的所有者逐步擺脫了經濟和建筑成本的限制和制約,可以在超越物質的情況下去追求某些精神上的東西,實現心中的夢想。最后,作為建筑創作主體的建筑師正在逐漸地主動或被動的“屈從”市場的要求,正在放棄遵從了多年的“形式服從功能”的理論,在方案創作中已經最大限度地以形式為中心了。
2 功能應當始終為設計的核心
從個人觀點來看,設計需要去追求形式上的美感,但不可就此將功能地位放于其后,不然設計便陷入本末倒置的困境,只有形式卻喪失功能的是毫無任何意義的,因此個人認為,要以“功能主義”為核心的前提去進行設計。
功能主義的具體設計思想必須首先發現事物的本質、目的和用途,正確充分發揮事物的功能,形式應當反映這種本質和目的,而不要畫蛇添足,也不要文不對題。美國建筑師沙里文的一句話“形式跟隨功能”來概括功能主義設計思想。沙里文在“所考慮的高層建筑”一文中寫道:“一切有機體和無機體,一切有形的和形而上的,一切人類的和超人類東西,一切內心和精神真正的表現形式(只要其生命在這一表現中可被辨識出來),都有一個普遍規律,那就是形狀總跟隨功能。”他舉例說,“一個銀行大樓的外形應當反映銀行的本質或功能,而不是反映傳統廟宇的功能。”
3 以“人為中心”為的設計思路應當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當代的設計中過分追求形式,使“功能追隨形式”的設計不斷出現的亂象,其原因絕對不止由于市場以及經濟利益的驅使,個人認為是在于現代設計的本身具有的革命性性質而引起的。正是因為功能主義完全以功能幾乎忽視了形式的選取,同樣是由于它的革命性性質決定的,在當時來看是進步的甚至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但現在看來這是存在缺陷的。功能主義正是因為完全以功能為核心設計,導致其忽略使用者的心理感受;這便出現了一個反面便是以追求形式為核心的設計,去極度迎合人們的心理,并且填補了“功能主義”對人們的長期影響的心理空缺。
單純的形式主義自然是不可取的,并且是要避免的,但其本質是滿足人的感性需求,人們的感性需求這才是當代設計師真正需要考慮的方面,不是也不可能是那些僅僅擁有新奇的形式而毫無內涵的設計。
人們使用一個設計不應該是看中了它的形式,而是看重了它能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的功能,然后去以好的心態使用它,這才是應該設計遵循的原則。
參考文獻:
[1] 淺談如何設計創新[J].大眾文藝,2015(3).
[2] 現代設計中功能與形式的辯證思考[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09(10).
[3] 重論勒·柯布西埃在建筑設計中的歷史地位[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3).
作者簡介:張大亞雄(1994—),男,湖南岳陽人,碩士,研究方向: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