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瑩 徐偉
摘 要:契合是產品造型的一種設計手法,講究“共面共形”,賦予產品形態上的整合之美,契合形態設計也被應用在益智性兒童玩具上。本文主要針對過去已有的在益智性兒童木制玩具中蘊含的契合形態設計,探討其在益智性木制玩具的設計中帶來的更多的可能性與創造性,為我們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契合形態;兒童木制玩具;益智性;應用
契合形態設計是極具創造性的造型手法,體現了設計師對形態拿捏的巧思,與此同時,相關的契合形態產品,其獨特的形態被設計師賦予特殊含義,體現了人文關懷,具有人機互動的趣味性。[1]
契合形態設計也曾應用在一些兒童玩具中,傳統的七巧板、魯班鎖,還有現在一些設計大賽上的獲獎作品等,都能體現契合形態的設計要點。契合形態的設計體現了玩具的益智性,這里的智力指的是一組能力。1983年,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指出多元智能是由言語—語言能力、音樂—節奏能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自知—自我智力、身體—運動能力、交往—人際智力、自然—觀察智力8種緊密關聯的能力組成。[2]不少益智玩具設計都是圍繞這8組能力做出的創意設計。
本文通過一些契合形態在木制玩具中的應用例子,分析契合形態在益智玩具中益智性的體現,探討契合形態設計在益智性兒童木制玩具中的應用的更多可能性和創造性,這也為我們創造新的產品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寬了設計視野。
1 契合形態設計在益智木制玩具中的應用
契合形態設計在益智兒童木制玩具中的應用早在古代就開始了,比如中國傳統的七巧板、華容道、魯班鎖等。當然,現在很多的玩具公司瞄準了有著巨大需求的益智玩具市場,木制拼圖和積木等層出不窮。這些玩具的單體可以拆解、移動,也可以憑借單體凹凸關系結合成整體,在這樣一個整體拆解為單體、單體拼接成整體的過程中,兒童的自然—觀察智力、視覺—空間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身體—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智力都會得到一定的鍛煉和發展。
1.1 七巧板、華容道、木制拼圖
契合形態在七巧板、華容道和木制拼圖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單體邊緣的接觸作平面上的契合,兒童可以以通過移動和拼接單體、組成整體的過程,鍛煉自己的觀察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七巧板,中國傳統的益智類木制玩具。七巧板就是七塊板,可以組合成上千種形態,如人物、動物、建筑等。陸以湉在《冷廬雜識》中寫道:“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余?!盵3]七巧板沒有特定的玩法,兒童可以根據自己想象完成組合,他們可以觀察每塊板的形狀和邊長,摸索嘗試將其組合成自己想象中的形態。這能極大地鍛煉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也鼓勵了兒童嘗試新的事物。
華容道,類似于推箱子游戲,具有一定的游戲規則,通過移動棋子獲取勝利,它主要鍛煉了兒童數理、邏輯上的思維能力。
木制拼圖,有平面拼圖和立體拼圖,這里主要講的是平面的拼圖。木制拼圖的設計思路是設計出吸引兒童的圖像整體,再將其分割,考慮安全性等因素分割成凹凸單體。兒童在拼圖的過程中,需要觀察原圖的形象,并將單體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使其組成整體,兒童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會在此過程中得到一定的鍛煉。
1.2 魯班鎖、積木
魯班鎖和積木運用了契合形態的“共面共形”的原理,講究的是立體之間的契合。
魯班鎖,又稱孔明鎖,起源于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木構件凹凸咬合,鑲嵌連接,屬于立體的契合形態。[4]魯班鎖大多易拆難裝,拼接要注意觀察和分析其內部結構,它有利于鍛煉空間思維能力,是一種很好的益智玩具。而且,魯班鎖的結構運用了傳統的榫卯結構,兒童在接觸魯班鎖的同時也會不自覺地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新生一代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傳承。
積木,在組合排列的過程中會鍛煉兒童的空間感和動手能力,還會培養孩子某些審美意識,比如小孩會傾向于對稱形狀的排列。積木容易倒的特點也讓兒童接觸到力學原理,大而重的積木應該放在下面,小而輕的可以放在上方,對培養兒童的科學思維有益。
2 契合形態應用的更多可能性與創造性
回顧一些已有的契合形態應用在益智木制玩具上的設計,我們會發現大多益智類玩具的益智性沒能涉及兒童的言語—語言能力、音樂—節奏能力、交往—人際智力以及自知—自我智力這幾個方面,市場空白意味著契合形態在益智木制玩具的設計上會有更多可能性與創造性,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設計。
契合形態不只是可以創造出形態的契合,還可以是通過單體大小的改變來套疊,俄羅斯套娃就是運用這一原理設計的,從中我認為可以將套疊運用到我國傳統玩具—不倒翁的設計之中,每個不倒翁的材質可以不同,這樣,大小不同的不倒翁搖晃的頻率和發出的碰撞聲會不同,如果能運用某些物理原理做到像杯子敲擊組成歌曲的旋律,那么這種創新的不倒翁不僅培養兒童形態大小的認知,還可以培養孩子音樂節奏感,填補了契合形態設計應用于益智玩具鍛煉兒童音樂、節奏感方面的空白。當然,可以用契合形態設計出可以多人互動的益智性玩具,互動性益智兒童玩具不僅能為兒童創造愉悅的環境,還能提升兒童的智力、增強兒童的情感體驗,讓兒童掌握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方式。[5]
此外,契合形態設計還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彌補如今市場的空白。該怎么設計,值得探索。比如,可以利用格式塔視覺原理結合契合形態設計,兒童根據自己觀察事物的經驗判斷虛實空間的形態,可以鍛煉他們觀察、聯想能力。
另一方面,設計要跟隨時代潮流。比如,近年來兒童玩具市場開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成為玩具設計的要點,玩具中糅合中國文化,設計出的產品有助于彰顯本土特色,利于文化的傳承與發揚。[6,7,8,9]所以,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的元素融入契合形態設計,或者通過契合形態設計改良傳統民間玩具,讓兒童在玩的過程中益智,在益智的過程中吸收傳統的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3 結語
契合形態富有藝術美感,契合形態設計本身就能體現設計師的創新力,以契合形態為創新點進行設計,使益智木制玩具滿足了益智和“玩”的娛樂需求。契合形態設計在益智兒童木制玩具的應用并不少見,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及社會文化的潮流,其應用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創造性,這也為我們設計新的產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羅琦.契合形態與產品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05):98-100.
[2] 逯瑞潔,張靜雯,劉祎.木質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1):27-28.
[3] 陸以湉.冷廬雜識[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4:60.
[4] 師清清.傳統益智玩具的形態類型與契合方式[J].美術教育研究,2017(07):94.
[5] 薛曼齡,張玉花.互動性益智兒童玩具設計探究[J].工業設計,2018(11):43-44.
[6] 郭鴻彥,苗艷鳳,熊先青.兒童玩具中國符號植入式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3):18-21.
[7] 孫含之,苗艷鳳.學齡前兒童木制玩具植入中國傳統符號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9):35-37.
[8] 苗艷鳳,田霖霞,張嫻,韓佳彤.基于兒童認知階段的中國符號分類研究與應用初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1):13-15.
[9] 郭婧,于娜.基于0-6歲兒童認知的中國傳統符號的分級分類[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7(08):110-111.
作者簡介:劉瑩瑩(1998—),女,本科生,研究方向:家具設計。
通訊作者:徐偉(1975—),男,教授,研究方向:家具與木制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