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中國聲谷”
截至2018年11月, “中國聲谷”已入駐企業包括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科大國盾、賽為智能等150家,跟進在談的人工智能細分領域項目超過200個,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目前,安徽已累積聚集滿足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才53萬人。其中科大訊飛以“訊飛超腦”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已領先全球,成功占領中文語音市場70%的份額。
北京亦創智能機器人創新園區
亦創智能機器人創新園區是集會展交易、設計研發、試驗檢測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機器人創新園區。園區在平臺規劃、硬件環境改善、專業平臺搭建、產業合作推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園區已經簽約機械、電子、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檢測認證、知識產權保護等機器人相關領域來自清華大學、北工大、美國普渡大學等院校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機器人企業資深人士10多位,進入亦創專家智庫,為亦創園區平臺建設、技術交流活動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
上海臨港科技城上海科創中心
臨港科技城上海科創中心是上海引領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的重點區域。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目前臨江浦江科技城已建成科技廣場、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生命健康城、先進制造產業基地、綜合保稅區等五大園區。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是臨港集團“十三五”規劃重點發展區域之一,秉承臨港集團與漕河涇兩大品牌的開發品質,結合自身產業基礎及園區特色,進一步將臨港集團與漕河涇的品牌優勢發揚光大。目前,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擁有2200多家各類企業,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95家、高新技術企業107家、世界500強企業10余家。
蘇州國際科技園七期云計算產業園
云計算產業園目標是構建云服務體系、打造云應用平臺、形成云產業集群。近年來,園區將自主創新,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戰略,大力發展以人工智能為主的新興產業。截至2018年3月,園區已集聚人工智能產業相關從業人員超2萬人。上市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2家、產值超億元企業近30家、十億級4家、百億級1家,形成估值上千億的產業集群。作為國際合作的典范和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它以僅占全市3.4%的土地面積,創造了蘇州市15%的經濟總量,成為國內園區建設的標桿。
云南國融智創人工智能產業園
云南國融智創人工智能產業園是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政策指引下,于2017年3月成立的云南省首個人工智能產業園。其核心目標是以“人工智能+”產業化商業化實驗室、人工智能領域企業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產業資本、產業人才匯聚的平臺、企業總部基地四大方面構建全新的產業園業態。所在地五華區針對科技“雙創”設立專項項目資金,立項支持雙創平臺建設、高等院校科研人員創業、大學生創業項目,入駐小微企業及團隊733家,帶動就業7199人,銷售收入3.59乙元,位于全省前列。
浙江桐廬阿爾法人工智能產業田園小鎮
園區集總部辦公、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智能制造等功能于一體,形成智能設計、智能產品、智能裝備和智能技術及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的綜合型園區,打造杭州南部智能制造業產業集聚基地。小鎮將于2019年底竣工。小鎮預計在六年內實現項目企業突破100家,產業鏈產值規模達到1000億元,在人工智能應用、服務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成為國內重點的研發制造基地。
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
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規模約343平方公里,集中力量匯集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無人機、虛擬/增強現實、新一代芯片設計研發等領域,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領域高精尖人才。目前已經有包括浙大-阿里前沿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智能診療設備制造業創新中心、中烏人工智能產業中心、北航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創新研究院、百度(杭州)創新中心、微軟加速器等15個平臺項目入駐小鎮,預計還將有90多個創新項目入駐人工智能小鎮。
廣州番禺“智之公園”人工智能綜合產業園
創新園區的磁場效應對一個區域、一座城市的發展將發揮無可比擬的作用。廣州番禺“智之公園”人工智能綜合產業園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創新動力源和人才高地的獨特優勢以及番禺區大學城豐富的教育、人才、科研、創新資源優勢,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進來和服務好優質大項目,正在助力構建質量效益好、結構布局合理、綜合競爭力強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新體系。從珠三角傳統制造業區域,到價值創新園區扎堆的投資沃土,番禺正華麗轉身,成為廣州新的創新中心之一。
杭州人工智能產業園
2017年11月,杭州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式開園。依托全球創客中心人工智能集聚區的核心定位,園區以服務和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宗旨,以建設集專業化服務功能、創新型孵化功能、多資源聚合功能、產學研轉化功能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產業新平臺為目標,集聚產業發展要素,發揮園區平臺功能,為杭州市濱江區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產業發展氛圍。
深圳南山機器人產業園
深圳南山機器人產業園以建設具有深圳特色的國內一流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為發展目標,以工業機器人研發基地為核心定位,以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新型傳感器、數控裝備為主要方向,以突破智能傳感、智能控制、智能制造、信息處理等共性關鍵技術為支撐。
截至目前,南山區涉及專業機器人的企業約35家,從業人數約1.5萬人,總產值超過50億元(包括其它產品的產值)、出口值達22.5億元,涌現出固高科技、雷賽智能、眾為興、英威騰、大疆科技等一批研發實力強、掌握機器人及智能設備核心技術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