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合全
【摘 要】建筑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建筑行業日益繁榮,大規模建筑工程項目紛紛上馬開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一些長期存在的質量病害引起了建筑行業技術人員和相關專家的重視。這些質量通病存在范圍大,影響深遠。為了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必須對這些質量通病采取措施,予以有效預防、排除、治理。本文圍繞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預防措施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分析了各個階段質量通病存在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實際上是多門工程學科的綜合運用。建筑業的發展和建筑技術水平的提高,是以科學技術整體發展為基礎的。進入21世紀以來,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建筑行業施工水平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巨大進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大規模廣泛應用,給建筑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筑工程整體質量不斷上升。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在困擾著建筑企業。在建筑工程中,一些質量通病還是時有發生。它們的存在,對建筑工程使用壽命、使用安全和運營水平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甚至對業主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做好這些質量通病的防范和處置是建筑施工企業日常工作的重要課題。
1.工程設計方面的質量通病分析及防范措施
1.1工程設計中存在的質量通病原因分析
工程設計是建筑工程的藍圖,是工程施工的基礎要件。工程設計是否科學,是否存在缺陷是決定工程建筑質量通病存在與否的關鍵要素。設計階段產生工程質量通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工程設計單位設計人員主觀方面缺乏應有的責任意識,馬虎大意等原因,有時會在工程設計中留下某些缺陷,從而給工程質量通病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2)設計人員設計水平不高,開展工程設計時生搬硬套以前的標準定型圖集,結構設計與設計對象實際情況不相適應等也是產生工程質量通病的重要原因。比如在設計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時,梁板節點上方設計了太多負彎矩鋼筋,同時排放不切實際,且由于柱筋對鋼筋實際排放位置的影響,導致鋼筋凈間距小于規定標準,給混凝土澆筑施工帶來困難,進而使得后續混凝土振搗施工不達標、混凝土強度下降,產生孔洞等問題。還有部分建筑工程在設計時,沒有針對外墻上薄弱部位進行專門的熱工設計,導致使用過程中外墻出現泛霜、結露、發霉、長毛等問題。
1.2建筑工程設計方面質量通病的預防策略
首先要完善制度保障。設計單位要從工作實際出發,圍繞確保設計質量目標制定并實施一系列配套的規章、制度,將質量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管理的每一個環節。要加強圖紙審查、審核力度,嚴格遵守審圖規范程序,保障審圖質量。特別是要注意針對不同配置專業的審圖人員,并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和聯系,避免因為專業交叉導致審圖疏漏,要針對常見建筑工程質量病害進行審圖。
其次要不斷提高設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加強設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強化其責任意識,通過設計人員的主觀努力來提高設計質量,減少設計疏漏和錯謬。再次是嚴格依照設計目標和設計標準開展設計,要規范使用設計語言,對設計較為復雜的地方進行細化描述,確保施工隊伍能夠準確全面理解設計意圖。最后要做好施工圖設計審查工作,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常見的、危害突出的質量通病進行重點審查。
2.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的質量通病分析及防范措施
2.1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質量通病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大量人員、物資、設備的運用和使用,需要多個工種的配合和協調,需要使用各種規范、標準文件,影響因素復雜、繁多。而任何一個因素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施工過程中質量通病的產生。常見的情況包括: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不同工序之間互相影響,彼此干擾,不僅會降低施工速度,還給施工質量埋下隱患。由于施工組織不力,許多工程在主體工程完成后才開始進行水電等項目工程,結果在施工過程中在承重墻、梁等位置開孔、鑿洞,損壞了承重結構的強度,嚴重威脅到工程安全。另外,弱電工程的施工順序往往就是排在主體工程之后,施工過程中對承重構件的損壞情況更為嚴重,這些都為質量病害的存在提供了條件。
2.2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面質量通病的預防策略
人是社會活動中影響最大的關鍵性因素。要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
第一步就要從人員的角度著手,通過有力措施,強化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職業素養,提高業務能力,尤其對于工程中常見質量通病要有著較為清楚全面的認識,能夠針對性的開展質量通病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避免質量通病的發生。
第二步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建立健全規范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強化目標管理,將工程目標細化分解落實到個人,明確責任。同時,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做好施工管理記錄,確保一切行為可以追溯。
第三步要切實做好質量驗收工作。質量驗收是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控的一個關鍵環節。為保證驗收效果,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或行業相關規范、標準,依照規定程序進行,切實保障質量驗收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準確性。驗收不合格的,堅決不允許進入下道工序。
第四步要科學管理、使用和維護施工設施、設備,嚴格遵循設備使用要求,確保設備的正確、高效使用。對于計量用設備要做好設備的校準工作,保證設備計量精度。混凝土、砂漿等物料要根據實驗室配方結合現場情況進行調配,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3.新材料推廣使用方面的質量通病分析及防范措施
3.1新材料推廣使用中存在的質量通病原因分析
隨著材料科學的進步,大量新型材料應用到工程建筑領域,推動了技術的創新發展,提高了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為建筑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由于新材料性能的不完善或者由于人們對于新材料認識的不充分,使得新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對工程質量造成負面影響。曾經有過新型混凝土在施工后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吸濕性,結果施工后的結構受潮在低溫環境下造成剝離、脫落,給墻體造成破壞。
3.2新材料推廣使用中方面質量通病的預防策略
針對新材料帶來的質量問題,首先要全面了解新材料的特性、特點,施工時既要充分發揮新材料的優勢特性,也要避免其缺點、劣勢給工程帶來負面影響。要充分掌握材料對應用環境的要求,比如氣溫、濕度等。其次要針對材料施工中可能引發的問題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最后,在使用新材料時,一定要從局部地區開始使用,做好試點嘗試,避免一開始就大規模使用帶來的風險。
4.結束語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之所以稱之為通病,在于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廣泛性。加強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能夠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水平,對于建筑產業健康發展是十分有利的。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正在深入推進,建筑工程數量規模持續上升。建筑企業要充分抓住這個寶貴契機,不斷完善自身,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改進施工工藝,嚴格施工規范,切實做好每一個工序的質量控制,從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兮.建筑工程常見質量病害及其控制措施[J].城市建設,2016(12)
[2]周導.淺談建筑工程常見質量病害及其控制[J].建筑與發展,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