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藝
【摘 要】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本論文主要是對自媒體時代我國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研究,為自媒體時代掌握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進而維護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挑戰;對策
一、內涵與特征:自媒體與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概念界定
(一)自媒體內涵與特征
自媒體(英語:self-media或we media),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近兩年隨著技術條件日益成熟,論壇、博客、微博、微信、新興的視頻網站構成了自媒體現存的主要表達渠道。據統計,截至2018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截至2018年9月,我國微信月活用戶達到10.82億,我國微博用戶規模為3.37億人。由此可見,我國自媒體用戶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并且自媒體表達方式也趨于多元化。
自媒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主體去中心化、平民化。二是傳播雙向化、交互性強。三是大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簡便化。四是傳播即時性。五是內容通俗化、可信度低。
(二)掌握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內涵
我國高校建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就是通過積極探索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工作規律,設置合理而有效的話語載體,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正確、科學地表達出自己的話語內容,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以人為本,堅定“三個自信”,引導和掌握師生的思想動態,從而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話語體系中的主導權。實現黨在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和管理權,促進高校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二、自媒體與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關聯與耦合
在自媒體時代,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普及使用也必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和教育過程產生深遠的影響。高校大學生是自媒體用戶的主力軍,并且他們也日益傾向于利用自媒體與外界進行交流。目前,互聯網和自媒體已經成為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和知識傳播的重要渠道。自媒體的快速發展,通過重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空環境,對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掌握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自媒體與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耦合關系,也要求高校要善于利用自媒體平臺,借助新技術開展教學工作,提升教學效果iii。
三、自媒體時代掌握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自媒體時代掌握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的機遇
1、自媒體拓展了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新空間
自媒體相比較傳統媒體具有傳播即時性的特點,能夠突破時空局限性。在自媒體的環境下,信息的傳播是點對點,呈現出多維度的特點。運用自媒體新技術,可實現線上、線下教學、互動同步進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真正“活”起來,從而有利于拓展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新空間。
2、自媒體創新了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新范式
在我國,傳統的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單向度傳播,而自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固化范式。自媒體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必然是多元化、交互式的范式。自媒體的出現也將人們帶入了一個嶄新的話語語境中。
3、自媒體增強了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吸引力
自媒體所具有的新奇性能夠牢牢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并且它也具有信息量大、資源豐富、形式多元化等特征,能夠有效的豐富課堂形式。多樣化的圖片、視頻、語音等形式,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提高他們的專注度和主動性,從而有效的提升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吸引力。
(二)自媒體時代掌握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的挑戰
1、主流價值觀“邊緣化”,非主流價值觀“主流化”
由于自媒體所具有的信息傳播多樣化、平民化、通俗化的特點,也會必然存在傳播的信息良莠不齊。在自媒體主導的虛擬空間下,各種思想文化交織,真假信息難辨。尤其是一些西方國家伺機利用自媒體工具與我們爭奪思想和意識形態領域的陣地,用多種方式鼓吹所謂的“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和“文化多元化”思想,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則會引起大學生認知扭曲和價值偏離,甚至會出現政治信仰的淡化和意識形態危機。
2、點對點、朋友圈的圈群化傳播方式導致監督困難
自媒體傳播方式的點對點和朋友前的圈群化也會造成對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監督存在一定的難度。目前來看,雖然許多高校設立了官方自媒體平臺,但是平臺的開發、建設和維護并不能夠都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互聯網空間,對于熱點、敏感事件存在的一些不良評論和輿論引導,就需要網絡管理人員進行一一排查,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處理勢必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3、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轉移和控制力弱化
傳統的高校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主要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傳播者占據著絕對權威的主導地位。自媒體的出現解構了這一固化的模式,實現了受眾群體話語權的理性回歸。與此同時,隨著話語權的轉移,教育者對大學生群體的控制力也不斷弱化,這種“把關人”的缺失,在自媒體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現實語境中,往往會引致話語權的濫用,這對正確引導高校主流意識形態也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消極影響。
四、自媒體背景下掌握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對策
(一)加強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提升其辨別是非的能力
在自媒體時代需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媒介素質,一方面,要加強大學生法律規范教育,提升其法律素養和辨別真偽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建設,引導大學生自覺抵制有害信息;最后,還要引導大學生強化自律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從我做起,積極傳播有益信息。
(二)完善自媒體監管,營造良好的話語環境
從法律層面來看,政府、法律部門和高校要及時制定相關的法律、規范來監督自媒體的運行。從高校管理層面來看,各大高校要重視對自媒體的監督和規范化管理,成立高校網絡管理中心和網絡輿情監控中心,負責對校園網的開發、維護以及官方自媒體平臺的建設。
(三)樹立“主體間性”的教學理念,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關系
“主體間性”的教學理念就是指教育過程中,和諧共處的教育主體共同作用于教育客體而構建的主體間的關系屬性。其核心理念在于:教育者和受眾者在教育的過程中是處于平等的地位,雙方的交往是主體間的交往,是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這種特點與自媒體傳播特點是完全吻合的,因此,自媒體為實現高校教育的“主體間性”也提供了可行性支持。高校教育者要以主體間性理論為指導,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關系,真正做到教學相長,這樣才能有效的實現對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掌握。
【參考文獻】
[1]海外網.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劉經緯,董前程.對完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體系、掌握話語權的探討[J].理論探討(思想教育研究),2015(9):35-39.
[3]丁凱.自媒體時代高校宣傳網絡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