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芯蕊
摘要:冬妮婭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經典女性人物形象。她以清新美麗的外表與溫柔可人的個性,在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也備受爭議。本文將通過對作品中與冬妮婭相關章節的細讀,分別從她的外在形象特征,內在精神氣質,以及堅守自我的愛情觀等方面,來較為具體全面的分析這一女性形象,試圖將一個立體鮮活的冬妮婭再現于讀者眼前。
關鍵詞:冬妮婭;女性人物形象;形象特征;精神氣質;愛情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文簡稱《鋼鐵》)是由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于1933年所著長篇小說。作品通過揭示男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為了黨與人民的事業,敢于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的決心,形象的告訴青年一代,什么是共產主義理想,如何為共產主義事業去努力奮斗。小說真實而深刻的描繪了十月革命后烏克蘭地區廣闊的生活畫卷,塑造出以保爾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輝形象,譜寫出硝煙戰火下革命戰士不朽的人生篇章?!朵撹F》中除塑造了保爾這一剛毅堅強的經典英雄形象外,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的設置無疑也成為整部小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中,冬妮婭作為保爾的初戀戀人從首次登場開始,她優雅不凡的氣質便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一、形象特征
在《鋼鐵》中,作者幾乎沒有對冬妮婭的外貌進行直接的細致刻畫。她“苗條嬌小”,是“漂亮的”,“濃密的栗色的頭發”“梳成一條粗大的辮子”,有“碧藍的”“一雙美麗可愛的大眼睛”,“美麗濃密的睫毛”,“勻稱的小腿”,“柔軟的身體如同彈簧”……作者將這些形象描繪與她的行為活動融為一體,細膩的將其美麗迷人幻化于無形。將她最初的總體印象在讀者腦中勾勒出來卻又并不清晰明確,而一旦在文章的細枝末節處讀到有關于她的任何描繪,就會使人過目不忘,同時又給人以神秘不可侵犯之感,與她的貴族身份相得益彰。對于冬妮婭的人物形象在寫法上采取這種方式的處理確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冬妮婭站在敞開的窗戶前,悶悶不樂地望著熟悉而親切的花園,望著花園四周挺拔的,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的白楊?!薄斑@里一切照舊:依然是一排排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樹莓,依然是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徑,兩旁種著母親喜愛的蝴蝶花?!倍輯I的出場并無華麗的修飾,而將場景設置在她心愛的花園,通過對白楊,樹莓,小徑,蝴蝶花一系列景物渲染,從側面烘托出她清新可人的形象特征,給人以如縷春風之感,這也是對她性格塑造的成功鋪墊。人在與彼此的交往過程中,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關鍵,文中通過冬妮婭與保爾的初次相遇情節的描寫,進一步揭示了她活潑可愛的性格特質。看見保爾在河邊釣到魚,同樣熱愛釣魚的冬妮婭會激動的歡呼雀躍:“咬鉤了,瞧,咬鉤了……”絲毫不排斥這個與自己身份等級差距懸殊的陌生人且顯示出開朗熱情的態度;覺察出保爾在交談時的抵觸情緒與冷漠言語,“冬妮婭的眼睛瞇成一條縫,接著又笑意盈盈地說:‘難道我真的妨礙到您了嗎?”這種“帶著友好與和解的口吻”使保爾瞬間解除了內心的防備和武裝;面對保爾與貴族公子發生爭執而出手教訓,冬妮婭在岸上忍不住哈哈大笑拍手稱快,絲毫沒有大小姐樣子的矯揉造作,更沒有因此對保爾產生任何偏見。這些都體現出了冬妮婭良好的個人修養與不凡氣質,這與她的出身背景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密不可分。
“冬妮婭領著保爾穿過餐廳,走進一間擺著一個很大的橡木書櫥的屋子。冬妮婭打開櫥門。保爾看到書櫥里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幾百本書。他第一次看到這么多書,感到很吃驚?!贝颂帪槎輯I第一次邀請保爾到家里做客的情景,反映出冬妮婭優越的成長環境,從小受到的詩書熏陶與家庭教育程度可想而知。冬妮婭的父親是躋身貴族資產階級的林務官,母親是個溫柔善良知書達理的夫人。當保爾這樣一個下層貧苦家庭長大的孩子到家里做客時,他們態度開明友好和善,可見她的父母并沒有被上流社會的世俗習氣所熏染。文中并未對冬妮婭父親的有過多說明,而對母親的一處細節介紹卻引起了我的關注?!叭~卡捷琳娜·米哈伊洛夫娜自己這一生已經吃夠了她母親的苦頭。她母親是個思想守舊,嚴厲冷漠的婦人,對她管教很嚴,成天向她灌輸虛偽的禮儀和修養。葉卡捷琳娜·米哈伊洛夫娜一直記得,那些舊教禮如何摧毀了她的青春年華。因此,在教育女兒的問題上,她采取了一種開明的態度,盡量摒棄市儈階層的偏見和陋習。盡管如此,她依然密切關注女兒的成長,有時還為她憂心忡忡,并不動聲色地幫助她擺脫各種困境。”母親這樣的教育觀念,對冬妮婭從小的成長與性格塑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注定了她與傳統資產階級女性不同的獨特個性與精神氣質。
二、精神氣質
冬妮婭個性開朗,坦率真誠,始終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這無疑使一個花季少女散發出更大的魅力,也正是吸引保爾的獨特之處。她與保爾一起賽跑的情節,不禁使我們被她的活力四射所深深吸引。“她像一陣旋風似的向前跑去。只見他那雙小靴子的后跟一閃一閃,藍色的外套迎風飄舞。”......“‘過去沒人追得上我。她說著,掰開了保爾的雙手。”“保爾想起了冬妮婭,‘她有點兒特殊,跟別的千金小姐不一樣他想,‘而且她跑得飛快。”冬妮婭內心深知保爾來自她從未接近過的另外一個階層,卻毫無等級觀念差異,反而主動友好的接近保爾,認為“這樣的友誼一定很有趣”。在兩人的交往過程中,冬妮婭的熱情與真誠使原本高度防御的保爾漸漸的放下了內心戒備,由最初的“敵視”“不信任”慢慢轉變為“內心產生朦朧感情”,再到后來的“知心朋友”甜蜜戀人,可見冬妮婭與保爾以往觀念中的資產階級貴族小姐是截然不同的。
冬妮婭有著自己對事物的堅持與獨到見解,具有進步思想與女權意識,這不僅是對男主人公保爾的挑戰,更是對男權中心主義思想發起挑戰。男權中心主義思想認為男性優于女性,更廣義的解釋為,男性對人類所有事物都具有合法的,通用的參照意義。(即菲勒斯中心主義)當保爾來到冬妮婭的家里做客,見到她的“笨蛋”朋友們便心生不快轉身離開,這是兩人的第一次情感摩擦,冬妮婭絲毫沒有妥協讓步,將一個具有獨立自主思想的新型女性形象展露出來。她壓住火氣打斷保爾:“你有什么權利這樣跟我說話?我就從來不過問你跟誰交朋友,誰經常上你家去?!薄皺嗬倍殖浞直磉_出冬妮婭將自己與保爾的立場明確區分,且將二者處于完全平等的位置進行思考與解決問題。她這樣的精神內核較之保爾最終的伴侶達雅,形成了鮮明對比。達雅面對男性權威呈現出的姿態是示弱而卑微的,她相信女性角色始終需要崇拜且依附于男性。而在冬妮婭看來,男女雙方是處于平等的權利世界,互不受干擾,一旦受到對方的干預,則要力爭自身權利不受撼動,態度堅定明朗。
冬妮婭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追求與他人不同的獨特事物,討厭千篇一律,拒絕整齊劃一?!朵撹F》中冬妮婭出場的描寫便暗含此點:“花園里的一切都收拾得整潔利落,處處顯示出一位有學問的林學家的循規蹈矩。這些干凈的,圖案似的小徑讓冬妮婭感到索然無味?!彼龔男≡谶@樣的環境中長大,面對周身一成不變的事物感到平淡乏味,然而,她的內心沒有在家庭乃至社會限定的條條框框中讓步求全,她喜歡與眾不同并堅持自己的獨特。在保爾邀請冬妮婭參加共青團大會時,她打扮得別出心裁,與同志們的制服相比顯得格格不入。在保爾看來她是在出風頭愛慕虛榮,是與黨劃清界限的個人主義行為,是庸俗的舊勢力惡習。而冬妮婭的觀點只是“我從來就不喜歡穿的跟別人一樣”。保爾不滿意她的穿衣作風,可他自己也曾為見冬妮婭而買新衣服。你可以解釋為那時的保爾是一個懵懂少年,還沒有接受黨的領導與教育,那么我也可以說這是冬妮婭的天性使然,是自尊自愛的表現,與思想覺悟無關。她的與眾不同在今天是被推崇與競相模仿的,而在當時社會卻被人所詬病批判。兩人原本觀念行為上的分歧由于特殊歷史時期,被扣上政治立場的帽子顯得過于沉重復雜,他們的感情也由此走向破裂。我們不妨以現代人的眼光進行的大膽推測:即使她與保爾有同樣的出身經歷,面對同種情況或許她會妥協或者分裂,無疑她是痛苦的。真實的冬妮婭是獨立自由的,她喜歡嘗試不同,樂于追求挑戰,對未知充滿好奇與熱情。這是她與生俱來的內在精神氣質,也是她萌發對保爾強烈情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愛情觀
在給好友塔尼亞的回信中,冬妮婭坦誠的寫到:“我本是個不守本分,有時甚至還很任性的小女孩,總想在生活中尋找某種不同尋常,光彩奪目的東西。我從這樣一個小女孩成長起來,從一大堆讀過的小說中成長起來。這些小說常常觸發你對生活的奇想,促使你去追求一種更為絢麗,更為充實的生活,而不滿足于周圍圈子里絕大多數女性所習慣的那種令人厭惡膩煩,千篇一律的灰暗生活。正是這種不同尋常,光彩奪目的追求中,我產生了對保爾的感情?!边@段自述交代了冬妮婭不同尋常女孩般的愛情觀。她拒絕平淡安穩的生活,內心追求自由浪漫的情感體驗,向往擁有小說情節般的奇幻愛情。而保爾恰恰滿足了她對正值花季青春的自己,對理想感情抱有的所有期待:他耿直倔強又剛毅堅強,是冬妮婭內心所欣賞的,也符合她追求冒險刺激的天性;保爾具有“準確無誤而又獨特不凡的生活見解”,令冬妮婭感到他與自己身邊庸俗乏味的貴族公子完全不同;不可忽視的一點在于他與自己身處的背景階層,生活環境相差懸殊,對冬妮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吸引,這激發了她無限的幻想與期待。在冬妮婭心中,愛情是絢爛耀眼又轟轟烈烈的,要奮不顧身敢于冒險。當保爾為救布爾什維克的戰士成為逃犯時,冬妮婭無所顧忌的說服母親,將他藏在自己家里,幫他安排好一切并與保爾許下終身的約定。在自己心愛的人面前她溫柔細膩,善良無私,面對險境無所畏懼,毫不退縮,這個十六七歲的少女在愛情面前所表現出的堅毅與勇敢是令人嘆服的。當與保爾傷感離別時,她毫不掩飾的表露情緒與想法,既懂得為對方付出,給予關懷,也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這也正是她的可愛迷人之處。
冬妮婭與保爾的分手是令人無奈惋惜又可以預見的。兩人分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只是簡單的政治立場問題,那么冬妮婭的形象顯然是應遭到批判的,作者最終似乎也是這樣處理人物設置的。當她挽著工程師丈夫與保爾意外重逢時,通過對冬妮婭的丈夫瓦西里的細節刻畫暗示出,冬妮婭選擇了與未被消滅的資產階級殘渣勢力為伍。最終保爾對她的評價也只有“酸臭”和“渾身散發出樟腦丸的味道”,內心除了同情憐憫已無話可說。小說通篇賦予了冬妮婭美的光環,而此處最后的出場情節卻未給她任何的解釋空間,作者這樣留白似的人物處理不禁引發我們無限的思考與聯想。冬妮婭只是將感情放在最為純粹的位置不與理想做沖突。她并不要求保爾在事業與愛情中作抉擇,只是追求享受最簡單直接的愛。遺憾的是,保爾以革命事業為首任,要求解除私欲成就大我。當保爾對冬妮婭的感情敘述由個人立場的“我”轉變為代表同志利益的“我們”時,表明兩人在情感的軌道中已漸行漸遠。所以當兩人感情發生破裂時,冬妮婭只有悲傷的噙滿淚水,無奈又無力挽回。我認為冬妮婭最終對伴侶的選擇是明智的,她只是依然堅守自己對愛情的堅定執著,明確自己情感過程中所真正需要與被需要的是什么。她選擇了純粹的愛情,與世俗眼光和階級立場無關。她對保爾這段情感的放棄,又何嘗不是出于無奈,與對這段愛情的珍視?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論述,使我們對作品《鋼鐵》中的冬妮婭這一女性形象可獲得較為全面具體的認知。從而使讀者以歷史發展的眼光出發,站在她的立場角度,擁有清晰客觀的評判標準。冬妮婭宛若陽光下盛放的玫瑰,溫柔熱切,明朗如火;又如碧波的湖灣清澈恬靜,優雅動人。我想我們去品讀分析這樣經典女性角色的意義在于,在領略文學底蘊與人物風采的同時,將自己投入到人物角色的情境狀態中去,設身處地去體會她內心的真切感受,從而使自己有所歷練,有所感悟。
參考文獻:
[1]尼·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M].周露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2]張秀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冬妮婭形象再讀[J].名作賞析,2012.
[3]騰海濤.王慧娟.女性主義關照下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J].新西部(理論版),2012.
[4]張中鋒.近年來學術界有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爭論評述[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
[5]熊款款.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英雄形象的解讀[J].企業導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