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玉
摘 要:我國境內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數量較少,要養活十幾億的人口必須提高單位面積土地上的作物產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化學肥料、農藥大量使用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導致作物農殘、藥殘超標,影響人民身體健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出現在農業生產領域中,成為改善當前農業生產現狀的有利技術,本文從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本身入手,分析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中出現的問題,探討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在農作物栽培中的具體應用,為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農作物栽培;技術應用
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是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應用過程中,需要秉持綠色、無公害的原則,切實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已經在農作物的栽培中占得一席之地,雖然仍然存在一些技術上、應用上的問題,但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需要農業領域技術人員繼續研發突破瓶頸,提高技術的應用質量和效果,提高技術的應用前景。
一、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
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是一種能夠有效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水準和食用安全性,因此,在我國農業領域中有著很大的應用價值和發展潛力,然而,由于科技整體水平的限制,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尚不成熟,在應用過程中始終存在一些問題,應用效果未能達到預期。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本身沒有定量標準,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在無公害農作物的栽培管理中,對相應結構設施的構建和設計缺乏規范性,存在著建筑物檔次較低、設施的配套性較差、設施盲目追求大型化等問題,這些問題使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作用很難得到發揮。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經濟效益基礎上的。然而,當前的無公害栽培技術效益普遍偏低,農戶的投資經營和生產經驗都嚴重不足,這導致農戶很難獲得應有的效益。無公害栽培管理工作只憑借農作物的栽培來創造效益是不能滿足農戶需求的,所以必須要對農作物進行深加工,但目前農作物的深加工技術還處于較為落后的階段,而貯藏和運輸的滯后性使得產業鏈不能延伸,這嚴重制約了無公害農作物的產業化經營。
二、 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中出現的問題
1.農藥殘留問題
在應用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進行農作物栽培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農藥殘留問題。為了能夠讓農作物順利地生長發育,即使是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也還是要使用農藥。如果不能對農藥的使用量加以控制,農藥的含量值超過規定標準的話,反而會影響到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價值,人們食用了農藥含量超標的農作物,勢必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
2.不能科學使用肥料
很多農民對農作物的生長習性以及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項不夠了解,缺乏有關肥料應用方面的知識,導致農作物栽培生產中,不能夠科學地使用肥料,對于化肥的使用量控制不好,進而造成了“燒苗”問題的出現,而且盲目地使用肥料,嚴重破壞了土地的營養結構,最終導致農作物的減產。
3.土壤污染嚴重
伴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大量具有污染性的工業企業將廠址選在了農村,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無公害栽培技術的應用發展,因為工業生產所排放的污水和廢棄物,會對農村的土壤造成無法挽回的污染傷害,農作物很難在被污染的土地中繼續健康地生長。
三、 促進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在農作物栽培中的應用
1.加強水肥管理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在農作物栽培生產中的應用,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作物的水肥管理,避免使用被污染的水資源,讓環保技術不達標的工業企業遠離農田、河流。同時盡量控制好化肥的用量,選擇有機化肥,將人畜糞便作為農作物的肥料,也就是開展生態型的水肥管理。
2.科學選擇培育材料
在正式進行農作物的播種以前,需要對播種的種子進行處理,確保栽培的農作物苗株是沒有病害的,然后進行無病區播種。在科學選擇所培育的苗株時,要確定對種子的科學保存方法,控制好儲藏室的溫度、濕度條件,實施科學標準化的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進行農作物的自動化生產培育。
3.制定出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土壤污染問題,在應用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開展農作物栽培生產時,需要制定出科學的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特別是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必須要在農作物播種之前,提前做好土壤的重金屬含量檢測,定期對農作物土地進行土壤翻墾,減少工業污染源對農作物土壤的污染傷害。
四、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實施要素
1.選擇科學的栽培農作物
在應用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開展農作物栽培生產時,要科學地選擇更為優良的農作物品種,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栽培生產效果。而且優良的栽培農作物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不用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就可以健康地生長,減少對作物土壤的破壞,能夠在當地的氣候環境下進行自然的生物選擇。
2.健全農作物栽培管理體系
要健全農作物栽培技術的管理制度,約束無公害農作物栽培技術管理人員的行為,確定好各級生產部門的管理職責和管理權限,制定并把握好科學的農作物栽培技術發展方向,提高工作人員的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水平,創新研發更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促進無公害農作物的種植和推廣。
3.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實施中,做好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提升農作物種植成效的重要因素。農作物病蟲害問題如果特別嚴重的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產產量,影響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這就要求在日常的無公害栽培技術管理生產時,能依據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需求來選擇合適的農藥和化肥,避免對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必須要將農藥充分地稀釋和溶解,保證沒有更多的農藥殘留到農作物上面。
五、結語
技術人員可以從做好增質提效工作、打造新型經營主體、加強質量管理和技術推廣這 3 個方面,對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進行完善,使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能夠在農作物的栽培生產中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政府部門應當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更大范圍的推廣,推動農產品的創新發展,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師鵬程. 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在農作物栽培中的應用[J]. 種子科技,2017,35(08):75+78.
[2]張劍芬. 無公害栽培管理術在農作物栽培中的應用[J]. 農業與技術,2018,38(06):110.
[3]楊春. 農作物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 農業與技術,2018,38(0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