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州鱸魚又叫大口黑鱸,是鱸型目太陽魚科,它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州的密西西比河水系,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左右引入我國。目前我國加州鱸魚的養殖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加州鱸魚養殖的產量和品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加州鱸魚生態養殖的一些見解,希望可以對養殖戶有所幫助。
關鍵詞:加州鱸魚;生態養殖;創新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我國的加州鱸魚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其養殖模式可分為池塘套養、池塘主養、外蕩網圍養殖、網箱養殖及工廠大規模養殖模式等,傳統養殖以追求產量為目的,忽視了對養殖環境的保護,是不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對此提出了生態養殖模式,科學的調控加州鱸魚養殖過程中的各項資源,污染與治理同步進行,達到增產增效、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一、加州鱸魚養殖目的和進行生態養殖的意義
1.加州鱸魚的養殖目的。加州鱸魚肉質鮮美,無肌間刺,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除去內臟重量后,加州鱸魚的可食用部分每1000g達到了580g,烹飪后給食客不一樣味覺盛宴,在消費者的心中印象極佳。經試驗證明,鱸魚鮮魚肉每100g中的干物質占比高達93%,熱量為42kj,粗蛋白和粗脂肪分別為18g和30g,含有豐富的鈣、鐵、鋅、鎂、銅等微量元素,其營養價值特別高。其次加州鱸魚其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對養殖環境適應能力強(1-36℃是其生存的水溫,最佳的生長水溫為15-25℃),適合在湖泊,水庫,淡水池塘中進行養殖,而且售價較高,銷路廣泛,經濟價值高,受到養殖者青睞。從以上兩個方面來看,加州鱸魚都是一種優良的水產養殖產品。
2.加州鱸魚生態養殖的意義。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加州鱸魚作為食用水產品,已列入嚴格食品監管范圍,對其藥物殘留進行嚴格檢測,不合格產品禁止流入市場銷售。因此部分以產量為主的傳統養殖模式逐漸被淘汰,以質量為主的生態養殖模式受到重視。加州鱸魚的生態養殖打造了一種魚群生態生存環境,提高了飼料利用率,減少了漁藥的投喂,生產出無污染、綠色有機加州鱸魚。
二、生態養殖技術的特點和功能
為了使水產養殖在經濟、環保和社會利益等方面優化統一,人們致力于建立現代化完善的生態養殖系統,這是一種人工開放式生態系統,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特點。
生態養殖可以構建合理的食物鏈和食物網,雖然養殖面積有限,但是它的營養結構全面。傳統養殖中,魚塘中投放的餌料不能得到充足有效的利用,在生態養殖系統中,可以通過食物鏈中的各種關系,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并且在生態養殖系統中有很多天然餌料,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生態養殖可以保持水體干凈,當水體的水質不達標時人們可以通過調控改善水質問題。傳統養殖中,飼料的不合理投放會導致水體中有過多的營養鹽和廢物,不僅造成水質污染,也會阻礙水體內微生物的生長,在生態養殖系統下,各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長繁衍和新陳代謝,對水體污染物進行分解,轉化,保持池塘生態中的各個因素處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能在數周之內保持水體的干凈,實現了水體的污染治理。
生態養殖可以抵抗病蟲害等疾病,當水體中各種生態系統處在一種合理的狀態時,可以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繁衍和生長。這種方法相比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更加先進,它有效避免了不正當用藥,同時也減少大量藥物的濫用現象,降低了藥物殘留和發生惡性循環事件的幾率,形成完整的良性循環,有利于加州鱸魚產出的增加。
生態養殖有利于維持水體中各種氣體的平衡。在水體上層生態位置養殖一定數量的綠色浮游植物,其有利于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水體在白天溶解了大量的氧氣,使得魚類的生長有充足的養分,而且對其他有害物質有非常大的轉化作用,綜合實現魚塘生態的平衡。
三、加州鱸魚池塘生態養殖管理
1.餌料投喂。魚類的爭食狀況是投放餌料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注意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控制一定的投食數量,并做到定時投放。投食的餌料主要以小雜魚為主,投放時要在食臺進行投喂。相比于成年時期,幼年加州鱸魚進食系統不夠完善,在投放餌料時一定要注意以精細飼料為主,一次投放的數量不可過多,但要多次投放,待加州鱸魚的生產期經過20天后,所投放飼料的體積可以增大,而且可以適當的增加數量。為了保障生長期加州鱸魚的生長態勢,飼養員需要每日投餌率為3%—5%,在其快速生長時期,投飼料量要每周進行調整,最佳方式是每天投食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分別是上午九點和下午五點。
2.水質管理。加州鱸魚的具有喜歡食用動物性飼料的習慣,對水質有較高的要求,必須保持水質清澈,而且里面的養分要豐富充足。所以,在整個養殖期中,水質不要過肥,定期要進行生石灰調節,保證水質清潔。為了改良水質,可以運用水質改良劑,并對池塘里的水進行定期換水。當天氣變化時,池水中溶氧不同,要想讓池水的溶氧盡量保持在較高水平,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池水中溶氧進行補充,讓鱸魚的生長有一個水清氧肥的環境。換水周期一般是每7到10天進行一次加水,15到20天換水。生石灰的使用周期一般為15到20天使用一次,使用量為每畝15到20千克。微生態制劑和底質改良劑對調節水源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定期投放進行處理。在水位問題上,鱸魚養殖初期,池塘里的水溫一般偏低,為了提升水源的溫度,可以將水位控制在較低位置。在夏天,為了擴大養殖區域,可以把池塘里的水注滿。
3.定時清除雜草和剩料。一定要對剩料和雜草進行處理,保持水質清潔,讓加州鱸魚擁有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
4.病害防治。雖然加州鱸魚在池塘中養殖時病蟲害比較少,但飼養員一定要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的發生,定期進行水體消毒,定期鏡檢有無寄生蟲。若有病蟲害一定要有針對性運用殺蟲藥進行殺蟲。每次拉網后會對魚體有所損傷,在這個過程中可來用硫醚沙星,戊二醛進行處理。生石灰也是防治魚病和調節水質的一種重要物質。
四、結語
加州鱸魚的養殖過程中,有很多值得注重的問題,特別是水質、飼料等問題,要求養殖人員一定要加強水質管理,合理投喂飼料,不斷研究加州鱸魚的生長特點和生活習性,為加州鱸魚的生長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錢芳.加州鱸魚生態養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16):208.
[2]時順娣.加州鱸魚池塘生態養殖技術[J].漁業致富指南,2015(12):33-34.
[3]江振強.加州鱸魚網箱生態養殖技術[J].中國水產,2012(12):78-79.
作者簡介:李和平(1968-07-)男,重慶市豐都縣,中專,水產技術推廣,中級(水產工程師)重慶市豐都縣水產科技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