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寧
摘要:優秀文學作品作為精神文明產品,具有潛移默化中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現在:為校園文化建設指明方向、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活力、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新方式。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以期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優秀文學作品;校園文化;功能
大學階段是青少年價值觀到達高峰并且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大學生要形成正確價值觀,需要學校的引導和監督,同時也離不開校園分文化的大環境的熏陶。通過調研發現,如今的大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目標不夠明確,主動學習的動力不足;時間精力投入不夠,學習效率相對較低;學風建設力度不夠,學習的氛圍不夠濃。在這種情況下,電子產品特別是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使高職學生更沉溺其中。校園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需要借助優秀文學作品的力量來改善。
優秀文化作品是文化傳播的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對優化高職學生的價值觀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文學作品為校園營造良好的氛圍,進而影響學生成長,反過來學生推動文化氛圍的促進,由此形成一個良性互動。
一、為校園文化建設指明方向
優秀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急劇變化的當代社會,人文精神缺失和人文土壤貧瘠日益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集體觀念淡薄,人們的心靈孤獨而冷漠,人性中最樸素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的扭曲等等問題,都是當前工作所要研究解決的。而優秀文學作品所關注的正是人的價值觀念和精神表現。通過文學作品中蘊藏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去感染、熏陶、影響讀者,是各地各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應有之意和主要方向。
優秀文學作品中富含塑造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強勁動力。引導學生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將有助于學生把道德變成習慣,塑造健全人格。在我國豐富的文學作品寶庫中,頌揚高尚道德和高貴人格的內容隨處可見,如《論語》中,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狈磳τ貌徽數氖侄巫非蟾毁F。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必將受到作品所傳達的高尚道德人格的影響。
優秀文學作品中隱含著先進的道德觀念、政治觀點。作家在塑造人物、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道德觀念、政治觀點融入到各種形象之中,并借之反映出來。這種文學所包蘊的政治理想與追求在文化轉型的重要時刻,往往預告、召喚并促成著經濟、政治、社會等多方面的變革。同時,作為審美載體的文學作品也蘊含著豐富的倫理道德思想。事實上,這也吻合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
二、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活力
優秀文學作品既可以陶冶個人情操也可以創新思想政治教育,這將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活力。
一方面,優秀文學作品可以豐富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舒緩情緒,因此,優秀文學作品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調劑品。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高職學生強化對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在培養學生高雅情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能有效預防各類思想問題的激發。從這個角度而言,優秀文學作品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內容。
另一方面,優秀文學作品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其一,優秀文學作品為大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提供了一個新渠道。優秀文學作品范圍廣泛,體裁多樣,形式多元,載體豐富,通過閱讀一本具有吸引力的文學作品,學生能夠受優秀文學作品中弘揚的精神,建立起更加科學的價值觀。其二,優秀文學作品對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優秀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長期流傳,在于其深刻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是對現實的高度概括,讀者通過深入閱讀能夠領會到其背后的價值意蘊,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相關價值觀的認同。其三,優秀文學作品能夠使高職學生自覺傳承優秀、抵制不良侵蝕。受經濟全球化等各方面影響,西方一些不良文化對高職學生的思想產生著巨大沖擊。鼓勵和引導高職學生多閱讀我國的優秀文化作品,使之成為他們的精神食糧,可以使他們在面對腐朽文化、低俗文化時能夠“潔身自好”以至自覺與其作斗爭。
三、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新方式
傳播優秀文學作品是校園文化建設呈現的重要方式,實踐各種形式的文學教育活動有利于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進而構建高品位的校園精神文化內涵。從文學社團、讀書會、文學講座,到校園各類征文。從校園為出發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近生活,觀察社會,體悟人生,使校園成為文學教育的根基,使文學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使其相互驅動進而為學生成長成熟提供堅實的土壤。正是因為文學的傳播而引導一種濃厚的知識氛圍,同時為學校文化建設增添新方式。
參考文獻:
[1]戴和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個路徑——以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7,9(06):90-92.
[2]朱萍.作家進校園: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新途徑[J].職教論壇,2017(02):44-47.
[3]席薇.論文學欣賞對校園文化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3(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