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朋 孫倩倩 胡啟森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男生面臨在學校的學習和以后的工作中會面臨各種問題。在社會傳統觀念中,幼兒園老師就應該是女性,雖然在近些年的發展中,越來越多男生開始學習學前教育專業,并且也愿意畢業以后從事幼教行業。但是學前教育專業通常為學生開設有鋼琴、舞蹈、聲樂等幼兒音樂教育技能課。相對而言,這些課程較適合于女生,男生對此遭遇學習困境。因此,本文研究學前教育專業男生面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職業認同感
一、問題的提出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7全國教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從事學前教育教學工作的專任教師有2432138人,其中女教師2378291人,占比高達97.79%,可以顯而易見的看出男女教師比例失衡嚴重。與之對應的是越來越多的父母雙親忙于工作將后代托付給奶奶、姥姥甚至是保姆代為照顧,使得幼兒成長的兩大主要環境(幼教機構、家庭)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女性組成。這對幼兒的性格形成產生了難以彌補的負面影響。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學前教育發展迎來了一個機遇期,越來越多的高考生選擇報考學前教育專業,也代表著有更多的男生開始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學習,這也有利于改善我國學前教育教師隊伍男女教師嚴重比例失衡的問題。但是在這個機遇期下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長期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培養對象都是女生,這種局面一時之間很難發生改變,從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到教學方法、審核標準都具有明顯的女性化特點,這對于即將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學習的男生來說是很不利的。因此,筆者采用訪談法,以山東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一至大四四個年級的37名男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學前教育專業男生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二、學前教育男生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束縛,導致男生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社會認同感低
受到傳統觀念與小農社會遺留下的社會分工影響,男性拼搏事業在外打拼,女性教育孩子,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固定思維,這直接導致了從事學前教育的男性幼師得不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與支持。無形中給男性幼師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壓力。初入校園學習學前教育的男生們,迎接他們的不是美好的大學生活,而是好奇和不理解的目光,甚至是諷刺性的話語,來自家庭、校園、社會的壓力使得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自尊心受損。種種壓力也導致了學前教育男生的轉專業率居高不下,往往到畢業季時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是清一色的女生,這嚴重影響了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思想穩定性。
每一個進入學前教育的男生都是懷著開辟一番事業的心,帶著美好的憧憬,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學習。但是現實的殘酷打破了他們的幻想。學前教育清一色的女生、沒有共同語言的集體、老師的無視,使男生被遺忘在角落。男生作為一種需要時刻展現自我的生物,在失去了自我展示的機會和舞臺以后,便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進而導致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熱性被磨滅。
(二)專業培養體系不完善,導致男生的學習學前教育專業喪失興趣和信心
現行的學前教育培養體系大多開設鋼琴、舞蹈、聲樂、手工等針對幼兒教育的技能課。從課程屬性上來說,這些課程更加適合女生學習,男生對這些課程的學習存在一定生理性困難,因為男生的關節柔韌性、靈活性相對較差,在練習鋼琴、練習舞蹈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在選取山東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訪談時發現,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大多數都認為上鋼琴課、舞蹈課是一種煎熬,學習一個學期也無法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并且很多女生從小就開始接觸鋼琴、聲樂等課程的專業培養,在技能、技巧方面表現突出,這也使得男生感覺不如女生,久而久之也對這些課程的學習喪失了興趣。在進行舞蹈課學習時,舒展優美的舞蹈動作大多依托女生的身體特征進行設計,男生若沒有良好的舞蹈基礎很難達到教學要求標準。這也導致男生在面對老師的教導過程中只能照貓畫虎,模仿出大概的樣子。手工課更是如此,男生大多數不善于手工,為完成一次手工作業往往要付出數倍于女生的時間才能完成,雖然作品完成,但是和女生駕輕就熟完成的作品品質還是差了許多。久而久之這些生理性的差異限制著男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導致男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興趣和信心逐步喪失。
并且男生相比于女生在學習上主動性會差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性別特征,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過程中往往依據女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教學,忽視了男女之間的身體結構差異。在訪談中男生普遍反映,很少有教師與他們討論如何從教師角度看待男生學習學前教育這一話題。并且在幼兒教育實踐課中,教師往往要求男生像女生一樣用親切溫和的指導語和動作進行教學,這些要求使得男生很難達到。
(三)男女比例極度失調,導致集體生活融入困難
學前教育專業男女比例極度失調的大環境,加大了男生的心理壓力。以筆者所在的山東某高校為例,學前教育專業大三年級女生150人男生僅有3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男生往往沉默寡言,不愿意融入集體參加集體活動,而女生出于人數的優勢,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圈子,成為校園活動與班級課堂的主角,這種角色生活的巨大差異給男生的心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讓男生出現了缺乏自信心、焦慮、性格女性化等心理問題。
(四)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就業壓力大,職業認同感過低
通過實習中與幼兒園一線工作者們的溝通發現,幼兒園最需要的兩種類型的男幼師:第一類是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扎實,能夠勝任日常的幼兒教學工作;另一類是擁有諸如球類、武術、輪滑等體育特長,或者擁有音視頻制作、攝影、大型活動組織管理等女教師們所不擅長的特長或能力。以筆者所接觸的數家幼兒園為例,每家幼兒園都希望引進具備以上特長或能力的幼師,來彌補男幼師短缺所造成的幼兒體育活動減少、技術性工作崗位人員缺失等情況。可是目前我國整體的學前教育培養體系缺乏相應的課程設置,以至于現有教學體系培養出來的男生無法完全滿足幼兒園的需求。
其次男性生來就被社會賦予成家養家的重擔,男性的經濟收入在一個家庭中承擔著支柱作用,但是現行的幼師工資水平僅僅維持在地區平均工資水平,甚至更低,無法滿足男幼師養家的重任。
三、如何解決這一困境
(一)轉變傳統觀念,做好宣傳工作
要從根本上提高男性幼師、學前教育男生的職業認同、專業認同就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社會輿論對男性幼師的看法。盡管近幾年男性幼師缺乏帶來的弊端逐漸展現在社會面前,越來越多的人呼吁男性幼師加入幼教隊伍,從事幼教工作,但是男性幼師還是供不應求。其根本原因還是長久以來形成的社會偏見,制約著男性幼師從事幼教工作的決。因此從政府層面應該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宣傳男性幼師從事幼教工作帶來的社會效益,改變社會對男幼師的偏見。
(二)教學體系改革,增強專業認同感
大量的男生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學習,一改以往女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情況,所以也要求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針對男生的身體特征與心理情況,對教學培養體系作出相應的改革,改變課程設置,增加武術、跆拳道、體智能、球類等符合男生實際條件且對專業技能培養有用的課程。甚至還可以開設計算機等外系選修課,以緩解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產生的專業不滿度。
同時,近幾年來大量的男生涌入學前教育專業,也要求大學輔導員針對學前教育的特殊性,對新生做好入學教育工作,通過榜樣教育法、開展教師講座、學長茶話會等方法,增強男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同感。
(三)改善學習與生活環境,更好融入集體生活
因為男女比例失調,男生無法在集體中找到和自己擁有共同話題的人,所以男生往往不愿意主動做學生干部,更不愿意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這就要求作為班級負責人的輔導員從中協調為男生創造班級管理機會,增強男生的自我效能感。輔導員通過主動任命學生干部、加強學生干部培訓管理等手段,為男生創造溝通機會,鼓勵幫助男生在集體中樹立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威信,讓男生找到自己的價值。
大學階段的社團生活作為大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一環,對大學生的個人能力鍛煉和培養起到很大的作用,通過專業層面應加大與其他理工類專業的聯系,聯合舉辦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適合男生參加的活動,鼓勵本專業男生參加,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比賽中展現自我,引起關注,獲得贊賞,以增強他們的成就感。
(四)學校應關注男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疏導不良情緒
學前教育男生因為生活在一個男女比例失衡的大環境中,極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也就要求教師要隨時關注學前教育男生的心理情況,及時了解他們內心的疑惑和焦慮,在男生遇到困難和焦慮的時候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及時疏導他們的情緒,讓他們看到行業的前景,為他們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
在女生居多的大環境下,要積極引導男生和女生溝通交流,促使男生女生之間形成友好融洽的同學關系。在班級活動中,男生要樹立自信心,勇于參加各種班級活動,展現自我。同時,作為男生也要積極主動地承擔班級任務,利用男性的生理優勢,獨當一面,樹立在女生中的微信。這樣男生在女生巨多的大環境下就可以逐步贏得女生的信任和認可,不至于產生自卑的心理,從而形成有好的人際關系。
(五)提高幼兒教師福利待遇,增強職業認同感
目前我國大部分幼師的工資水平低于地區平均工資,長期從事幼師行業這種工作很難滿足當代社會的生活需求,且男性幼師作為家庭經濟的主要承擔者,承擔著更為重要的經濟壓力,現行的工資標準遠不能滿足男幼師的物質需求,為使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和男幼師在選擇工作就業時沒有經濟壓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學前教育行業中,政府和相關行業應適當提高幼師的工資待遇增加福利,以改善男幼師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的男幼師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工作。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男生來說,職業規劃輔導是邁向崗位之前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在畢業前讓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對自己未來所要從事的行業有一個更加清楚全面的認識,提前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鎖定工作方向。使其消除內心的困惑,增強專業學習動力與職業認同感。
四、結論
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培養是一個長久且系統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須通過轉變傳統觀念、教育體系的改革、改善學習與生活環境等全方位重塑,才能培養出熱愛學前教育、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男性幼師。目前我國男性幼師在幼師隊伍中的占比僅為3%,而培養男性幼兒教師的實踐也遠遠落后于理論和認識,長此以往會影響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雖然男幼師的教育和培養已逐漸成為幼教領域關注的課題,但是高等院校幼師職前教育領域還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革,構建男幼師特色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和實效性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驗證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