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池
【摘 要】從社會生態學視角來看,廁所革命依賴于社會要素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同時也是環境要素發揮最佳效能的社會條件。作為社會生態的關鍵組分,廁所革命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和塑造著公眾的行為態度和精神文明,當培育效果產生群體共鳴,就會促成社會生態的整體優化。本文旨在通過對廁所革命與社會生態的相關性研究,為廁所革命效益最大化提供對策優化的啟示。
【關鍵詞】廁所革命;社會生態學;對策分析;整體優化
中圖分類號:R124.2?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8-0203-02
公共廁所作為基礎設施的細分單元,其面貌是城市人居環境的縮影,呈現著當地居民對待自然的態度以及城市對民眾的體貼程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狀態。正因為如此,廁所革命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關注和政策層面的極大支持。各地紛紛出臺廁所革命行動計劃,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標準規范等方式持續推動地區廁所新建、改建。其中蘇州市在廁所文化營造、科技引入、生態建設、管理規范上取得了卓爾不群的成效,其成功經驗對我國廁所革命的全域化推進具有諸多借鑒意義。
一、基于社會生態學的廁所革命具象分析
社會生態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交互關系的學科,它將人類成長的社會環境看作是一種社會性的生態系統,注重人與環境各系統的相互作用及其對人類行為的影響。[1]該學科為社會生態協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社會生態以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優化為主要特征,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的三重屬性。廁所革命的實踐是社會生態細分層面的局部調整,是一個強弱項、補短板和提質增效的過程。
(一)社會生態的自然屬性。自然性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自然環境特征。廁所作為人類活動的組分,是影響社會生態系統功能發揮的人工生態因子。廁所環境的污染承載力提高成為環境承載力改觀的重要環節。蘇州在廁所革命的實踐中以降低人類活動強度對環境的影響為思路,以新材料、環保技術運用為手段,積極探索人居環境優化路徑。
在技術運用方面,蘇州大力度推廣太陽能技術。以姑蘇區為例,2016-2018三年行動計劃期間新建、改建的39座廁所中有32座公廁安裝太陽能拖把烘干箱,占比約82.05%。該烘干箱不僅具備烘干、殺菌、通風等功能,而且還降低了能源損耗;吳江區東太湖翡翠島更是運用泡沫免水沖微生物自降解處理技術,建設了節水節電“零排放”環保廁所。在新材料運用方面,蘇州積極探索材料的循環利用。如蘇州大陽山植物園景區廁所建成全球首個應用3D打印技術廁所,以回收的建筑垃圾作為打印原料,踐行資源循環使用的生態理念,而該公廁不用一根鋼筋,卻比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筑物更加堅固,具有更強的抗震性。
(二)社會生態的社會屬性。社會性是生態對人類社會領域的影響,是人類在其環境的調節力、選擇力影響下形成的認知的、態度的、行為的組織和聯系,表現為對人的審美觀念、思維方式、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滲透與塑造。蘇州廁所革命重視建筑美學的運用以及設施功能的完善,使人們從追求初始的生活需求到審美的棲居、情感的呼應,彰顯著城市的人文關懷和社會的精神文明狀態。
建筑美學方面,蘇州在廁所革命建設過程中能夠融合地方文化,凸顯區位特色,追求廁所景觀化。蘇州347座新、改建廁所中,傳統型的有129座,約占比38.7%;現代型的有122座,約占比36.6%。其中,姑蘇區、昆山市、吳中區等地區是傳統型廁所典型分布區,工業園區、高新區、吳江區等地區尤以現代型廁所為主。文化適應就是一個生態過程,蘇州在廁所革命進程中,注重廁所面貌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既保留蘇州傳統型建筑的文化內涵,又融入現代化工業城市簡約實用、與時俱進的特點。設施功能完善方面,蘇州新、改建廁所無障礙設施的平均普及率已經達到69.16%,吳江區44座新、改建廁所中無障礙設施覆蓋41座,覆蓋率甚至達到93.18%。廁所革命下階段將向第三衛生間及母嬰室建設方面發力。
(三)社會生態的經濟屬性。經濟性是生態問題與人類經濟活動互相影響與滲透的結果,[2]體現為生態向度的貨幣化,是社會生態的活力所在。城市建設中,社會生態創造經濟價值才能更好的把握城市的發展規律以及社會結構。蘇州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其生態旅游經濟活動的規模化,使旅游經濟發展方式從數量增長型向內涵增長的集約型方向轉化。[3] 廁所革命的深入開展,為蘇州旅游城市提供了形象展示的窗口,同時,廁所數量、分布也反映了城市經濟活動的強度分布和路徑變化。
就廁所數量方面,截至2018年,蘇州市完成新改建公廁1326座,其中姑蘇區廁所改造384座,約占比28.96%,遠高于其它區(市)廁所改造比例。姑蘇區本身為多處自然、人文景點的聚集地,可以說每改造三座廁所就有一座在姑蘇區;除此之外,調研的347座廁所中,AA級及以上等級廁所共160座,約占比46.11%,以上充分反映出蘇州對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視。在廁所分布方面,旅游景區廁所有196座,旅游廁所最多的類型是旅游景區,比例達到56.48%。其余類型旅游廁所占比小,旅游線路沿線占15.56%,鄉村旅游點占11.24%,休閑步行街區占2.59%,旅游集散中心占2.31%,等。可以說,像姑蘇區、吳中區這些景點眾多的地區,旅游經濟活動較強;廁所改建從景區到周邊、從城市到農村、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的全域化進程成為趨勢,也反映出經濟活動在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等地帶不斷外延和深化的路徑態勢。
二、基于社會生態系統最優化的廁所革命對策分析
城鄉空間是人類社會環境的重要載體,將社會生態學視角引入城鄉規劃,可以通過研究社會生態問題反思現有城鄉規劃的不足,然后通過創新優化規劃方法和內容,解決社會生態問題。[4]蘇州在廁所革命的實踐中,針對暴露出的問題,遵循整體優化以及多級優化的原則,提出解決策略,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整體優化原則要求從全局出發,對要處理的問題進行系統性考慮,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并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為補充旅游旺季公廁數量不足以及解決游客臨時找不到公廁的問題,蘇州基于廁所供需平衡的考慮,成立“廁所開放聯盟”,使其成為廁所革命的輔助部分。根據統籌規劃,聯盟內商戶、飯店、賓館、企事業單位等開放自用衛生間,供游客和市民免費使用。同時,為倡導各單位積極開放內部空間,蘇州市還制定了包括現金獎勵、通報表彰等多項激勵措施,并對“聯盟廁所”的開放程度、管理水平,提出系列細化要求。蘇州通過面向全局,在廁所革命系統任務總體指導下進行分解,巧妙的以“廁所”共享的形式,使廁所革命產生了1+1>2的整體效應。
(二)多級優化原則要求對系統運行過程的多階段進行逐級優化。蘇州在廁所革命進程中對擴充建設資金來源、廁所管理、廁所使用反饋等環節進行了有益探索。蘇州市探索引入外部力量,積極推進廁所建設與管理市場化,建立企業和政府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在廁所革命期間,部分廁所參照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建設,初步探索形成了市場化、社會化的廁所建管長效機制。[5]如昆山周莊廁所項目由企業負責項目融資、投資建設和運營移交的工作,工程竣工驗收后政府分期回購。通過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管理等環節,有效降低了政府資源投入。同時,對于廁所的使用反饋,蘇州探索建立“游急便”廁所管理平臺,游客和市民可以掃描二維碼,進行廁所導航與點評,方便廁所建設和管理的優化。該平臺2016年5月正式運營以來,后臺已收到超2萬條評價,反饋的問題和意見均在第一時間解決,以游客和市民評價為核心的旅游廁所管理成效顯著。
三、蘇州廁所革命的提升空間
傳統城鎮體系規劃過于關注物質空間布局,忽略了城鎮化的主體—人的發展訴求,并且指導范圍往往局限于城鎮自身,忽視了對城鎮化的支撐力量—鄉村地區發展的指導,[6] 引發了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以及城鄉衛生環境難題等系列社會生態問題。“全域旅游”因其與美麗中國、旅游扶貧、鄉村振興戰略息息相關,成為解決城鄉社會生態問題的突破口。
(一)設施人性化升級,引領城鄉人居環境變革。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城市,蘇州把“廁所革命”納入全域旅游總體規劃中進行推進,找準了提升全域旅游優勢的發力點。在下階段廁所革命進程中,蘇州應更加重視廁所人性化設施建設與建設資源的合理分配,著重向提高第三衛生間普及率、構建廁所等級金字塔型結構兩個方向發力,均衡化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引領城鄉人居環境變革。
(二)管理規范化加強,促進社會效益發揮。為服務廁所革命的開展,蘇州市人民政府出臺并根據實際情況修訂了《蘇州市城市廁所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文件,但這些條例并沒有被很好地執行。調研347座廁所發現,廁所物料沒有得到及時補充,41.7%的廁所缺少洗手液,95.0%的廁所缺少坐墊紙,失效的緊急呼叫器沒有人員維護,這暴露出蘇州在廁所設施日常維護、服務水平提升等精細化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今后,蘇州要以“廁所革命”為著力點,“構建起以旅游領域為核心的社會管理體系,推動旅游的行業管理向社會管理轉變”。[7] 補齊影響公眾體驗的短板,打通影響廁所革命社會效益發揮的最后一公里。
四、結語
城市建設是與生態環境相互適應、不斷調整的過程,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之后,社會生態系統進入到一種新的平衡狀態。蘇州廁所革命通過廁所區位以及廁所功能等要素的調整,實現了社會生態的基本單位“社區”中城市地區、農村地區、城市邊緣地區的空間結構、功能優化,社會生態也朝著低碳經濟、品質宜居、文化傳承等方面發展。蘇州市在廁所革命新三年行動計劃中需認真對待以往不足,加以改進為全國廁所革命以及社會生態建設提供有益借鑒的范本。
參考文獻:
[1]毛蔣興,鄭雄彬.社會生態平衡:新時期城鄉規劃調整思考[J].規劃師,2012(12):10-14.
[2]葉峻,李梁美.社會生態學與生態文明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
[3]趙敏鑒.生態旅游經濟屬性的實踐突圍[J].經濟問題,2014,(04):120-123.
[4]田健,曾穗平.社會生態學視角下的城鎮體系規劃方法優化與實踐[J].規劃師,2016,32(01):63-69.
[5]石培華.廁所革命引發的革命[N].中國旅游報,2017-08-24(003).
[6]田健,曾穗平.社會生態學視角下的城鎮體系規劃方法優化與實踐[J].規劃師,2016,32(01):63-69.
[7]邢劍華,石培華.從理念到實踐——重視以科技創新推動落實全域旅游發展[J].旅游學刊,2016,31(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