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國
摘 要:巖土工程勘察是工程施工的基礎,其勘察質量對工程建設產生重要影響,做好勘察工程的質量控制工作,在提高工程施工效果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當前巖土工程勘察的實際情況來看,其中依然存在多方面問題,對整個勘察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巖土工程勘察基礎技術的討論,為進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效果奠定基礎。
關鍵詞:巖土工程 勘察技術 問題
1 要認真分析影響巖土工程勘察準確性的因素
1.1巖土勘察的局限性過低,導致很多非專業的人士也在從事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使得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管理不規范。有些勘察單位缺少工程勘察專業技術人員,勘探的設備不完善,勘探的技術不準確,軟件和硬件條件不健全。隨著近幾年的勘察單位越來越多,互相競爭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大,直接導致了勘察工作只注重速度而忽略了質量,導致了惡性競爭的局面。
1.2巖土工程勘察在我國是一項不很被重視的項目,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力度。體現在法律和法規上是對勘探工程的限制條款少,導致勘探工作也被視為一項微不足道的工作。很多勘察單位在工作時因公行事,導致工作質量大大降低。有些勘察從業人員不是專業技術人員甚至也沒有受到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在勘察工作中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1.3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技術手段和設備都比較落后,大多數還是使用了鉆探技術。在實驗室里的取樣分析設備也是很落后的,依舊是傳統的分析儀,與國外的勘探設備差了很多。特別是室內外巖土測試的技術很落后,設備老化現象嚴重,嚴重影響了勘探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2 巖土勘察的技術方法
2.1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測繪是巖土工程勘察的基礎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階段進行。目的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層、構造、不良地質作用的關系,劃分地貌單元;巖土的年代、成因、性質、厚度和分布,對巖層要鑒定其風化程度,對土層區分新近沉積土和各種特殊性土。在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較復雜的場地,必須進行工程地質測繪;但對地形平坦、地質條件簡單且較狹小的場地,則可采用調查代替工程地質測繪。工程地質測繪是認識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高質量的測繪工作能相當準確地推斷地下地質情況,起到有效地指導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2室內試驗。根據擬建場地存在的巖土工程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室內試驗,通過室內試驗,確定巖土的有關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為巖土工程綜合評價和準確的土石工程分級提供依據。一般物性指標試驗:測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質指標,用來判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質。壓縮試驗:用來判定土的壓縮性,測定各層土的壓縮模量、壓縮系數等變形參數。顆粒分析:砂土樣作顆粒分析,確定砂土的準確定名。水質分析:主要用來判定地下水的水化學類型和腐蝕性。
2.3檢驗監測。現場檢驗與監測是構成巖土工程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大量工作在施工和運營期間進行;但是這項工作一般需在高級勘察階段開始實施,所以又被列為一種勘察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檢驗與監測所獲取的資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術參數,并以此為依據及時修正設計,使之在技術和經濟方面優化。
3 加強巖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3.1 加強踏勘與資料搜集。這2項工作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場地地形、地貌、地層及施工條件,一方面減少勘探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使勘察成本合理,增強勘探單位相對競爭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其一,擬建建筑基礎形式、結構形式。如一般5-6層磚混結構住宅,15m勘探孔深基本可滿足要求,而對于5層框架結構商場,由于柱網的柱荷載大而可能采用樁基,則勘探孔深度15m一般就不夠。其二,場地地層工程地質性質。如:地層工程地質性質好、埋藏淺且厚度大的地區勘探孔深度可適當減小,勘探間距可適當放寬;而地層工程地質性質差的地區勘探孔深度較深,勘探間距應加密。其三,勘探方式的合理確定。不同的地區、地層勘探方法差別很大,如:濕陷土地區須人工開挖探井取樣,軟土地區采用十字板剪切試驗,膨脹土不宜用直剪試驗,碎石土粒徑不同鉆進方式不同等等,這都需要在做好野外踏勘與資料搜集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確定,做到勘探前心中有數。其四,原位測試:原位測試應嚴格按規范進行,在施工中常會出現一些所謂“捷徑”:靜力觸探按規定應定深調零以減少零漂,有時圖省事不按要求調零,造成數據采集不準,尤其在氣溫與地溫相差較大冬天、夏天觸探指標相差更大。標準貫入試驗不按規定進行桿長和孔深校正,在縮徑和孔底有殘留時,不能及時發現標貫器沒落至應測試孔底位置,造成標貫數據嚴重失真。重型及超重型動力觸探按規定需連續貫入,并定深旋轉觸探桿,但在施工時由于連續貫入比較緩慢,且起桿困難或局部地段錘擊不進而放棄連續貫入,使得對碎石土評價本來就缺乏相應手段的觸探指標數據不夠詳實,盡而造成對碎石類土的評價困難。
3.2 合理整理與編錄資料。勘察資料的整理應有現場技術人員的參加。很多勘察單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較詳細,現場技術人員回來后將現場編錄和原始班報表交給報告編寫人員就不管了,這樣容易造成兩者之間的脫節。對原始編錄資料、室內化驗結果及現場測試、現場拍照等逐一比對,出現異常和矛盾時應認真查明原因,確保資料準確無誤。按勘察技術要求,依據各類規范和當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類資料的整理工作,各資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檢外,尚應有他人再進行校對檢查,做到無一紕漏。根據整理出的成果資料,寫出勘察報告。由于各勘察場地的巖土特征、擬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萬別,因此勘察報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變,勘察報告應注意重點突出,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同時勘察報告中應特別重視場地的穩定性評價、地基承載力和地基變形的評價以及場地地下水的評價。場地穩定性評價中的地震評價近年來越來越重視,尤其是高層建筑和大規模的建筑場地。地基承載力和地基變形是相輔相成的,與地基基礎的選擇一起應綜合考慮、綜合評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3 注重勘察方法的選擇。不同的勘察方法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和適宜性,對勘探裝備、勘探手段、取樣方法的適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現在有不少勘察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靜探孔,甚至于全靜探。在沿海地區的湖沼相和海相沖沉積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質軟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較淺,靜力觸探在這種場地條件下應用效果較好,既能幫助準確分層,又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地基土的強度性質;而在一些山前沖洪積地層中,由于地層土一般顆粒較粗,地下水位埋藏較深,不適宜靜探,甚至在河床河漫灘相的沉積地層中,靜探的測試結果也不能準確反映地層的實際情況,一般得出的強度變形指標偏高,所以應用時要適當考慮。標準貫入試驗適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適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質軟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為軟土的靈敏度高,鉆孔時存在擾動影響,同時標貫擊數的精確度對評判地基土的強度性質影響也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應當針對地基土的性質,用適宜的測試手段和方法對其進行勘探,以確保勘察結果的準確性。
4 結語
在巖土工程建設過程中,地質勘察是基礎性的技術環節,地質勘察對巖土工程整體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從巖土工程的實踐出發,結合地質勘察的要點,在把握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各技術和環節的前提下,更好地開展地質勘察技術運用,在有效防范地質勘察工作問題的同時,確保巖土工程建設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 汪曉明.巖土工程基礎勘察技術問題[J]. 《科技致富向導》,2013.
[2] 李琴芬.探討巖土工程基礎勘察技術問題[J].《大科技》,2014.
[3] 葉國琳.初探巖土工程勘察基礎技術問題[J].《山西建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