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巴
摘 要:教研員身處一個地區的教研部門,承載著當地教學研究與課程改革的重任。做好教研這項工作是首要的,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小學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面對這項重任,教研員的確壓力與困難艱巨。教研員應如何主動地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進行角色定位,發揮服務、研究和指導的作用,這是每個教研員應該認真加以思考的。
關鍵詞:教研 管理 教學
多年教學以來,做好教學是教師的本分,教研管理活動從開始的發展都是具有一定難度。通過工作實踐,使我們逐步認識到,要開展好教研活動,真正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率,除了要有好的開展教研活動的方法外,還應在教研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工作兩方面做周密的安排。
一、教研活動內容
1.組織學習。
組織學習是教學研究活動的基礎工作。包括:(1)組織教師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有關文件,使教師端正參加教研活動的態度,注意在學習中結合所教學科的教學實際,研究具體的貫徹執行措施。(2)組織教師學習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鉆研教材,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這一內容可以在相關學科之間進行。(3)傳達教學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向教師下達教學任務,使任課教師明確所任課程的教學要求以及所教課程的最新科研成果等。
2.定期進行教學檢查。
教學檢查是通過檢查教師的備課情況即檢查教案、聽課、抽查學生作業的批改情況和了解輔導情況等方法來進行的。檢查教案應由教研室主任牽頭協同相關學科的教師一起進行。這樣可使教師在檢查他人教案的同時,學其長處來補己之短,這樣有助于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聽課可采取隨堂聽的形式,教研室教師全員參加,課后座談,及時反饋。這樣既有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可使相關學科教師了解學科之間的聯系,便于在教學中滲透。通過這些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教與學過程中某一環節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研究改進措施。
3.交流信息。
教研室要定期組織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交流經驗和討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這一內容應在相關學科中進行,每學期安排2—3次。對于好的經驗要通過教研活動加以推廣,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大家的討論得以解決。當前,對于缺乏經驗的年輕教師來說,這種交流尤為重要。教師還可以從信息交流中獲得教學所需的各種有關資料,用以指導備課和課堂教學。
4.幫帶年輕教師。
幫帶年輕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掌握教法,豐富教學經驗,也是教研室教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教研室要通過組織有目的的聽課,評課,來促進年輕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由教研室主任或有經驗的學科帶頭人對年輕教師從備課到上課等諸多環節進行指導。
5.討論工作。
教研活動的核心是開展教學研究。這種研究包括研究所任學科的科學體系及學科知識,還包括研究學生在學習該學科時的學習規律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因此,教研室要善于掌握時機,安排時間來討論教學方面的工作。如討論教學進度和集體備課;討論組織公開課和觀摩教學;從教學中的某一部分內容著手提出適合成人學生教學方法,歸納出學習該知識點的一般規律等。上述教研活動對教學工作正常健康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組織工作
做好教研活動的組織工作是教研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
1.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要開展好教研活動,使之積極向上,必須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當今,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一些教師對參加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認為沒有必要。因此,教研室必須從觀念上改變教師的不正確想法,激發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重要性。有意識地根據各位教師的專長及教研工作的內容。委托他們輪留主持教研活動,增強參與意識。
2.要有計劃,有準備。
為了使教研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不走過場,每學期初,教研室要根據教學主管部門的要求,對各階段的教研活動擬定一個實施方案。如聽哪些教師的課,聽多少節課,本學期的教學研究重點和教研課題都要事先定出計劃。而后,逐步落實到每一周的教研活動中,并公之于從,使教師有明確的教研方向。
3.做好總結。
教研活動的開展應做到善始善終,而不應學期初轟轟烈烈,學期末無聲無息。在學期末,教研室要對本學期教研活動開展及教研任務的完成情況做以總結,肯定成績,找出差距。對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表現突出,并在教研中有貢獻的教師予以表揚,必要時可以教研室為單位開一次研討交流會,使教研活動向縱深方向發展。
總 結
作為教研員應成為學校教研機制建立的促進者,要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服務的作用。教研員要以新課程為導向,結合當前教育改革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確立研究重點,分系列開展研究,探討課程中的新特點、新規律。教研員要調動廣大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了解教師的思想、動態,為教師提供專業咨詢和信息服務,對教師成功的經驗要大力總結和推廣,更好的服務教育。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Z].2001.
[2] 盧立濤,梁威,沈茜.我國中小學教研員研究的基本態勢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3(6):68-73.
[3] 時曦.教研員專業成長之路[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