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俊斌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在醫院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提升醫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必要加強數字化門診的建設。而醫銀通服務平臺的建設可通過對患者就醫流程的整合,為患者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可改善長久以來看病“三長一短”的問題,有助于實現對掛號、看病、劃價、收費等流程的簡化。為更好的發揮出銀醫通服務平臺在醫院中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在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從銀醫通服務平臺的整體構架上入手,簡要分析了系統平臺所需要實現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通過構建該系統對提高門診醫療服務質量的意義,以供參考。
要推動醫院的信息化發展,加強數字化門診建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可通過一卡通系統的建設,讓患者帶有一張診療卡即可在醫院各個分散的部門中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能夠避免患者帶有各類檢查單、申請單反復奔波。當前,已經有不少醫院進行了門診流程的優化,可采用內部就診卡以及醫保卡進行掛號,但由于各個醫院的就診卡不可通用,造成重復辦卡的問題較為普遍,另外就診卡的支付手段并不靈活,故仍然存在掛號與繳費難度大等問題,為此有必要從銀行與醫療部門的對接角度入手,構建銀醫通服務平臺,確保可發揮出銀行卡安全、準備以及便捷等優勢,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服務。
一、銀醫通服務平臺整體架構
銀醫通服務平臺的構建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HIS和銀行服務系統的對接問題,在架構上可通過光纖專線進行數據的傳輸,以提高數據的交換以及共享效率,切實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可要求銀行將一臺前置機放在醫院的中心機房之中,以此當成是醫院HIS和銀行數據交換的樞紐。但為了保障雙方核心數據的獨立性與安全性,銀行所提供的前置機一般不和HIS服務器直接進行連接,可將其連接于所配置的醫院支付服務器之中,通過建立統一的標準支付平臺,實現對交易過程的加密,進而在提高業務擴展性的同時,切實保障數據的安全性,為后期與多家銀行的合作奠定基礎[1]。在HIS服務器和支付服務器的連接上,可以TCP/IP協議為基礎進行,并使用Oracle數據庫實現數據的共享與方位,其中所設計的主要數據包含查詢資料、寫入資料與數據等,同時也需要通過操作員身份認證,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在支付服務器和前置機之間的連接上,則采用SOCKET編程的接口,通信模式選擇短接的模式,也就是說在每進行一筆交易的時候,就需要建立一個通信連接,待到交易完成之后,即可進行信息通道的關閉。對于所建立的通信連接,交易的操作時間控制在60s內,所需要實現的基本功能包括余額查詢、扣費、卡資料同步等。
二、系統平臺需要實現的功能
通過銀醫通平臺的構建,可將銀行卡當成診療卡進行使用,且可利用醫院的自主終端完成掛號、繳費、退費以及查詢等各項業務,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候診所需要的時間,可實現對就診流程的優化。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銀醫通在支付時采用預授權模式,即在簽約之后建立對應的就診卡賬戶,以此實現自動對賬等功能,且在未結算前,可進行沖負,以降低退費事件的發生率,而就其需要實現的功能來看,主要如下。
(一)門診系統功能拓展
在預約掛號上,可通過銀行卡利用網銀、服務電話等,預約醫院未來1周的專家號以及普通號,并預扣掛號費用,在就診時可直接利用自主系統進行停診、鎖號、銷號以及取號等行為,也可在人工窗口進行辦理。在發卡上,患者可利用自助機進行自動建檔,即將身份證放到指定區域后,讀取信息,而后即可發卡,如為復診,可為其補辦。在預授權與充值上,可利用自主服務終端進行預授權,即對就診卡進行充值,也可利用社保卡進行充值[2]。在繳費上,可使用就診卡、社保卡或銀行卡直接刷卡進行繳費,如余額不足,可采用聯合扣費的方式,進一步為患者提供便利。
(二)住院系統功能改造
對住院系統的改造需要實現滿足患者持銀行卡、聯名卡等,利用網銀、多媒體機等刷卡進行住院費用預存的操作的功能,不需要到醫院進行現場繳費,可完成自助打印出院清單、自動退費、發票打印等[3]。采用該方案能夠實現對患者信息的有效讀取,可能夠實現費用的預存。
(三)滿意度評估系統
為了進一步提高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醫院普遍會設置相應的滿意度調查問卷,但多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效率低下。而采用該系統,則能夠利用自主系統,在患者就診完成之后,對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估,也可對醫師或護理人員進行單項評價,并由系統記錄,方便后期醫療服務的持續提升。
(四)醫療報告提升系統
在門診檢查的過程中,患者在等候檢查報告上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如果當日為及時拿到,就需要隔日再拿取,為此可通過對LIS的改造,在檢驗報告出具之后,及時利用手機短信的方式告知患者,可避免患者長時間等待或反復查詢,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銀醫通服務平臺的構建價值分析
(一)兼容性
銀醫通平臺在設計的過程中,為了滿足平穩過渡的需求,在系統設計上充分考慮了當前就診卡以及后期所使用一卡通等之間的聯系,能夠確保一卡多用,且在銀行卡簽約之后,也能夠當做就診卡進行使用,其操作方式與原有流程保持一致,有利于患者的適應[4]。另外該系統以模塊化與標準化的方式進行構建,且遵循統籌規劃、逐步完善的原則,能夠在滿足當下需求的同時,為后期業務的拓展奠定基礎,有助于后期銀醫通的推廣應用。
(二)高效性
利用將銀行卡作為醫院的就診卡,患者能夠在醫院自助機、銀行網點或網站等地方均可實現自主掛號與繳費,且能夠通過手機短信對掛號情況進行提示,真正實現了多渠道掛號,可減輕醫院門診工作人力資源的負擔,減輕醫院排隊現象嚴重的問題,可確保患者能夠及時進入就診流程[5]。另外,利用網絡進行數據的處理與共享,也能夠實現對數據的自動化處理,可降低由于人工而導致錯誤的發生率,也有利于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而在款項處理上,銀行也可在2s內進行回應,并在1min之內給出對賬的結果。
(三)安全性
采用就診卡、銀行卡等進行就醫,能夠減少患者攜帶大量現金就診的風險,可確保患者能夠享受到醫保的相關優惠政策,規避了醫院收取假鈔的風險。另外,通過自主扣費也能夠降低漏費、人情章等的發生率,可提高各項收入的透明度,有利于保障醫院的資金安全,可充分發揮出銀行對資金管控、清算等方式所具有的優勢,實現對資金流向的有效控制。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銀醫通系統的構建,可切實滿足患者對醫療服務的切實需求,簡化了門診就診的流程,且提高了醫院門診的數字化水平,有利于節約人力資源。另外,利用該系統的構建,后期也能夠通過與社保、新農合等的聯合,真正的實現一卡多用,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對于改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有著顯著的作用,也有利于醫院門診工作效率的提升,可推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