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眾所周知,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品德與修養,更是確保學生未來能夠健康發展的必重點項目。在校企合作這個大背景下,各企業的文化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吸收寶貴的社會經驗,學校與企業之間互相結合,共同幫助學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才。不過,現實之中的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卻并不是完美的,依舊有許多問題需要改善。為此,本文就校企合作下的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展開淺要的分析與探究。
一、前言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對于高職院校學生都過分重視專業課的培養,也就是一般所指的“智育”。雖然專業知識是學生未來進入社會謀取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太過重視專業課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話,那么即便是未來學生成為了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那么也難保他們自身的道德修養足夠過關,而這種人進入社會也并不會受到企業主的青睞。因此緣故,在校企合作背景之下更要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下,筆者結合自身多件相關的教育經驗,首先分析當前校企合作之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進而探究具體的應對之策。
二、當前校企合作之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學生對于校企合作培養模式認知程度不夠
就目前階段而言,許多校企之間的合作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然有很多學生對此理念并沒有足夠深刻的認知。在學生的眼中,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并不是一件意義非凡的大事,很多時候他們寧愿搞好自己的專業課成績,也不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去思考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會非常地質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他們認為是一種“洗腦”,導致很多學生不會積極的參與校企合作創辦的各種教育活動。
(二)思政教育理念沒有與時俱進
就客觀角度而言,其實依舊有很多的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限性比較大,他們的教育理念知識停留在課堂之上。有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法其實還是偏向于傳統模式,只是一味的在進行理論知識的機械性灌輸,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手法上來看,都是比較陳舊的。要知道,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都已經有了自己比較獨立的個性,過于落后的教學手法,只會讓他們逐漸喪失學習的熱情。
三、校企合作下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之策
(一)以職業教育作為側重點
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的本質是什么,要將職業教育作為側重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體而言,就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為核心點,要讓學生吸收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領悟到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乃至于以后步入社會工作之后的工作觀。要讓學生積極的響應校企合作創辦的各種實踐性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簡而言之,就是要將過去那套相對比較傳統、保守的教育模式擯棄,用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問題,要時刻以學生作為本位,在課堂上將學生作為主體地位,創設更多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來輔助思想政治教育。與此同時,教師要懂得不斷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基體榮譽感,要讓學生在團隊中加強交流,充分發揮自身的自我學習能力。如果條件允許,學校甚至可以和企業之間一起打造“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直接去企業的工作現場吸取有益的正能量,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升華。
(三)將企業文化巧妙進行巧妙融合
其一,為學生開展更多豐富的校園活動。具體而言,就是要在學校內部開展更多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校園實踐活動來融合職業技能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舉例而言,對于學汽車營銷的學生而言,學校可以與企業一起在學校內部開展對應的汽車營銷比賽,學校提供比賽場地,而讓與學校有合作關系的對應汽車企業來提供展示的車輛,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實際的營銷比賽中挖掘自身的優點與劣勢,進而明確未來自身的職業走向與企業的用人標準是什么樣的。
其二,除了一些有意義的校園實踐活動,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群體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學生社團可以為學校引入一些企業的內部文化,并且依照對應的企業文化來制定社團的規章管理條例,將社團內部的各種組織、管理等環節進行細化;其次,社團內部人員在進行相關企業信息傳遞的時候其實無形中也在豐富自我的職業修養與政治意識,在進行具體的社團管理活動的時候也會愈發專業化、規范化,并且逐漸豐富自身的團隊管理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在校企合作背景之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實依舊是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得到改善的。正因如此,相關教育從業人員一定要不斷打磨自身的教學手法,爭取為國家提供更多具有高尚品格的綜合性專業化人才。(作者單位:湖北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