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草
【摘要】合理利用媒體資源,把藏語文教學活動與其他學科充分結合起來,與現代先進的媒體技術結合起來,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依據,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媒體資源突破難點,升華重點,開發學生思維發展;利用媒體資源獲取知識,開闊眼界,促進藏語和漢語水平共同提高,運用媒體以學生為主體擬定教學目標,輕松學習。
【關鍵詞】媒體資源;藏語文教學;改進教學方法;獲取知識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媒體資源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方法已經跟不上教育發展及課堂教學的步伐,而藏語文教學以往及目前的教學方法及模式更是停留在教師讀學生背、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教學模式中,而媒體資源的利用甚少,故利用媒體資源改進傳統藏語文教學迫在眉睫。實踐證明,媒體教學是提高藏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就課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的質量保證之一。它決定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精力是否集中,教學效果是否良好,同時也檢驗了該課堂的教學課堂質量。因此,利用課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在教學《龜兔賽跑》這一課時,打破傳統的單詞講讀背誦模式,利用計算機媒體資源,通過動畫的形式,把新的理念帶入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網絡上尋找資源。《龜兔賽跑》課文中賽跑的 兩種動物,學生對兔子了解較多,而對烏龜這種動物比較陌生,通過網絡資源,讓學生了解認識烏龜,掌握其生活習慣,知道其爬行速度,讓學生體會到在這場比賽中,烏龜根本沒辦法取勝,但由于兔子的驕傲,導致兔子輸掉了這場比賽。同時利用學生個體做載體,扮演本課角色,使本課時教學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利用學生所扮角色,領讀單詞,分組領讀課文,本課時教學效果明顯。
二、利用媒體資源突破難點,升華重點,開發思維發展
藏語文教學由于受地域環境、文化氛圍制約,突破教學難點、凸現重點等方面使一些教師不知從何入手或者一味講解,使藏語文課堂變得枯燥無味,而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教學難點是否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運用媒體資源把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學生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知識,把課本中靜止不變的圖片轉化成學生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動場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認識材料,使學生的腦海有清晰的、完整的表象,從而促進學生思維形象更直觀,達到突破教學難點,升華重點的目的。因此,突破藏語文教學重難點時可以結合班級實際,結合區域實際,結合學生實際,充分合理運用媒體資源,給學生身臨其境般的直觀感受,創造具體的學習對象、具體的知識點,把重難點內容形象化、系統化,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借助媒體的感受,舉一反三,培養學生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從而完成重難點的突破和凸現,達到知識層面的精進,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借鑒《海底世界》一課的場景,從網絡上收集海洋資料圖片,及海洋生物、海洋礦物、海洋發現的相關資料及動畫片片段,如海洋及海底世界、海洋生物、海洋生態,呈現給基本未走出過大山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大海,感受海洋的逸聞趣事。例如,在教學《美麗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本課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逐段講解閱讀,理解單詞,了解課文內容,朗讀課文,從而突破難點、升華重點。學習課本時,我利用網絡資源,把西沙群島、大海、海底世界淋漓盡致地展開在學生面前,單詞與生物體一一對應,讓學生感受美麗的西沙群島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學習單詞、感知課文內容。學生把重點記憶于心,難點也就輕松突破了。
三、利用媒體收獲知識、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促進藏漢文共同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資源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多媒體成了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材料庫,加之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學生對電腦操作的不斷掌握,電視及通信工具的熟練運用,使學生對媒體的認識發生了巨大改變。部分學生可以通過通信工具的操作,完成知識點的搜索,教師必須通過正確引導,控制學生對工具的應用范圍,引導學生合理正確地借助媒體確保學習的有序發展。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課堂教學提出與課堂密切聯系的拓展問題,引導學生課外利用電腦查資料,拓寬知識面。結合漢語和藏語的共通性,讓學生認識藏漢文的互通效果。比如我在教學《你是扎西嗎》一課時,結合學生藏文口語交際時翻譯成漢語的倒裝句,藏語:飯你吃了嗎?漢語:你吃飯了嗎?等等。由于藏語文的語法、詞匯有它的獨特性,句式和修辭應用都有其特殊的格式,這就是藏語文區別于漢語的特殊之處,這就是要求藏語文教師在藏語文課堂上運用媒體尋找藏漢語知識的切入點,及句式、語法、修辭規律,結合區域教學語言規律,達成雙語教學的共識。就此而言,利用媒體,開闊視野,增加藏語文字的閱讀和漢語文字的儲存,拓寬知識面,尋找兩者的共性,完成雙語結合。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促進了學生語言交流,促進學生漢語和藏語的共同進步。
四、以學生為主體,明確教學目標,輕松快樂獲取知識
在教學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學生更是該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更多的是知識的載體,協助學生、與學生合作完成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面對問題,共同探研,尋覓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充分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與他們的協助者、合作者共同探研,從而達到教師目的及教學活動的完成。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正常發揮與否,直接關系到知識掌握運用的關鍵,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習內容的認識,所學知識技能的運用起到了保障作用,這就要求藏語文教師在聽、說、讀、寫、背的基礎上,讓學生直觀感受媒體資源的視覺,體驗效果,增強自覺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把教學目標明確化、簡單化,使教學氛圍更輕松愉快。比如在藏語文《撈鐵?!愤@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把學生帶進學校多媒體活動室,學生以為是藏語文老師要給大家上電腦課,從而增強了課堂的神秘氣氛,使學生迫切想知道我們這一節課要干什么,從而集中了學習精力,課堂上再讓學生查找鐵牛的樣子和鐵牛的相關知識,同時讓學生交流合作。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生在本課時教學活動中受益匪淺,牢固掌握了知識。
五、媒體資源的合理開發,促進藏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藏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媒體資源的應用,能夠更好地放大課堂教學的效果,使教學內容直觀化、簡單化、具體化,倍增學生學習知識的納入量,更能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但運用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媒體資源的呈現度。首先,恰當運用媒體資源,呈現和拓展教學內容,以直觀、簡潔的表達方式,突破重難點,提升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其次,媒體資源和學生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融入教學活動中,克服藏語文語言間的發音障礙和理解差異,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適應能力;再次,媒體資源與區域實際相結合,開啟學生心智,開闊學生眼界,把區域內存在的事物和其他地區特有的事物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走出機械記憶的誤區;最后,運用媒體資源整合藏漢雙語之間的共同點,掌握其共性,實現藏漢語教學的共同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藏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認識??萍嫉陌l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多媒體的廣泛運用推動藏語文教學必須打破傳統觀念及傳統教學模式,同時促進藏語文教師跨地域利用多媒體進行交流,形成互補,更需要藏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資源借鑒其他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藏語文教學的進步和發展,從而達到傳承文化、傳授知識、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米瑪羅布.藏語文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J].學周刊(B),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