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賢
我國人口眾多,且幅員遼闊,國土跨越緯度大,溫度氣候更是多種多樣,人口眾多導致了我國糧食需求量非常大,故而玉米成為了重要的糧食或飼料糧作物之一,產量十分龐大。如何提高玉米產量、更新玉米高效生產技術,便成為了玉米生產產業的重要戰略目標。在能源與資源不斷消耗的今天,如何做到提升產量的同時堅持可持續發展、科學地生產糧食作物,也成了一大問題。對此,本文進行了一些簡要的分析,對于一些常見的生產中的問題,本文也將作出些回答與解析。
1、玉米的基本生產技術
玉米的基本栽種技術是有一些具體流程的,根據生產季節內選擇合理播種時段,能夠使玉米更容易取得高產,對于種子處理的一些高效方法,下文也做了一些總結。如何防蟲防病,是玉米能否健康生長、獲取高產的關鍵環節之一,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要從種子播種期就開始防治,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對于玉米生產周期的一些特殊時期的特殊需求,文中也將做出相應科學解釋。
①種子選擇
首先要選用品質優良的種子。種子選擇應著重考慮是否抗病蟲害、外觀結構是否飽滿無病蟲、是否具備高產潛力,不能選擇低產、感病或是發育不佳的病、劣品種種子。目前市面上供應的玉米種子種類繁多,一般有雜交培育和常規留種兩種,常規留種種子雖然在抗病蟲害方面有一定優勢,但一般不如雜交培育的種子高產。
②播種與施肥
選好的種子在播種前先晾曬一至三天,種子晾曬的環境應在干燥通風處,避免強烈陽光過多的照射。然后在晾曬過的種子中進行第一次篩選,去除病、蟲、癟粒,篩選出同批品質較好的種子準備播種。在播種前還應進行相關實驗,檢驗發芽率,進一步淘汰病、弱種。根據種子的發芽程度,可以酌情再篩選掉一些發芽程度不好的種子,從而提高玉米的發芽率和壯苗率。為了更好的提高出苗率,還可以采取藥拌種子的方法,讓種子在播種至幼苗期防止被害蟲啃食,避免缺行缺蔸,保證畝有效株數。種子最終選好后,也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一般在南方,3—7月均可播種,要達到高產,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時間播種是有必要的。
玉米作物在播種時應按照品種特性選擇播種的種植密度。密度太大,單株植物間相互搶奪光照、肥料養分和水分等資源,并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長,也不應密度太小,密度太小的種植方式造成沒有將土地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從而使糧食的單位面積總收獲量降低,所以在種植時,密度的選擇上應根據品種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好土地。
玉米種植后,施肥也必不可少。但合理施肥、正確施肥是十分關鍵的,如果施肥少了,形成植物生長瘦弱、降低抗病抗蟲能力,造成穗小粒疏產量低。如果施肥過濫,既導致營養過剩,又浪費肥料,造成成本過高也達不到理想效果。所以掌握每次施肥量的多少和施肥時期十分重要。因此對于不同生長期的作物,應按照其所處生長階段需肥特點進行合理、正確施肥。
③拔節與抽雄
玉米生長中、后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此時植物對肥料的需求程度也最大,如果此時肥料沒有達到需求量,那么植物的生長很有可能因為病蟲害和養分不足的影響而降低產量,同時,這些問題也會影響玉米的拔節與孕穗。拔節期是玉米營養生長最為快速的時期,孕穗期,此時的玉米進入生殖生長,玉米的雌雄花穗開始發育、成熟。最后玉米籽粒是否飽滿,是否優質,是否高產,都由穗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對于穗期和拔節期時的防病蟲工作非常重要,要根據當地氣候特點結合病蟲發生發展情況提前或及時防治而不是等病蟲危害嚴重再治,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風險,才能對高產提供最大的保障。
④防病與除蟲
病蟲害對植物危害的后果絲毫不亞于旱澇造成的災難。對于病蟲害防治分發生前預防及發生后的治理。一般在種子播種前就要對土壤進行大面積的深層清蟲滅菌,從而在種子播種后的搖籃期就降低病蟲侵害的風險。準備播種前,要將準備栽種的土壤進行深翻,讓隱藏在地下的蟲卵、病菌充分暴露出來,一部分蟲卵、病菌會通過暴曬被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也可以選擇噴灑一些藥劑殺蟲滅菌進行進一步清潔。上述也提過,在種子播種前可以用藥拌種子的方法,降低種子成植后的染病染蟲機率。還有就是在植物的重要生長周期進行大面積驅、防蟲。穗期和拔節期是最為關鍵的生長周期。必要時只能通過噴灑一些針對性農藥進行殺蟲除病,以保障農業生產正常進行。
2、玉米高效生產的意義
提高玉米產量對于我國國力發展具有宏觀意義,對于我國民生的調節也具有微觀作用。
①宏觀意義
我國是世界糧食生產和消耗大國,北方的糧食生產區域較于南方更大,且北方地勢平坦幅員遼闊,而玉米作為我國大量種植的糧食生產作物之一,它的產量直接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以前玉米是我國出口貿易中的糧食作物,這幾年來逆反過來我國變成了進口國,所以提高全國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配置,便是首要條件。
②微觀意義
同時,我國人口數量龐大,國家對于口糧、儲備糧的需求也十分龐大,各地方都有自己的糧倉和糧囤預備著,以穩定市場和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之需。玉米作為國家糧食儲備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國家為鼓勵農民努力耕作、提高玉米產量,也進行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每年玉米的收購保護價格,便是關系到每一位玉米種植者的基本民生話題。
綜上所述,玉米如何奪取高產,是關系到國民經濟、我國民生的一大問題,而科學的管理、合理施肥和綜合防治病蟲害一整套技術運用,是能否實現玉米高產的關鍵,所以要因地制宜科學耕種。作為世界人口大國,民以食為先,糧食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政府也大力扶持著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為玉米產業作出許多努力。玉米產量、品質的提升,也必然回饋國家糧食儲備量和糧食供應的提高,二者相互作用,國民經濟也必然會迅捷發展。
(作者單位:542813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信都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