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宇 潘影
地膜覆蓋是農業栽培中的一種新技術,它增溫保墑的特性彌補了高寒地區溫、光、水的不足。高寒地區的玉米種植受到溫度的限制,玉米生長較為遲緩。利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可以提高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從而促進玉米產量的提升。下文探究地膜覆蓋栽培模式的優勢,并提出具體的栽培技術。
一、地膜覆蓋栽培模式的優勢
蔬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是近幾年提出的一項耗資少、回報大的栽培新技術。高寒地區由于氣溫等環境因素的限制,玉米的產量比較低,而玉米地膜覆蓋技術可以增強玉米耐霜凍的能力,增加了無霜期,提前了玉米播種期,加快出苗、成熟的進程。
地膜覆蓋可以減少土壤的熱能流失,高寒地區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后的玉米產量顯著提高。一般來說,正常玉米種子都在每年的四月到九月發芽生長,一般地區的這個時間段都適合作物的生長,即使不用地膜覆蓋技術,作物也可以自然生長。但是在高寒地區的玉米以早熟品種為主,如果選擇晚熟品種勢必會導致玉米生長的溫度不足,玉米產量大減。所以為了保證中晚熟玉米對溫度的需求,采用地膜覆蓋種植技術保存高寒地區中午陽光散發的熱量。玉米的生長發芽過程得以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提高玉米的發芽結籽率。同時地膜覆蓋還可以解決高寒地區陽光不足的問題,提供玉米在生長過程所需要的熱量,從而提高玉米粒的飽滿度,在提高高寒地區玉米產量的同時,保障了玉米的質量。
近幾年在對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研究中,發現了此項技術的延伸作用。由于伊春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在一度左右,冬季嚴寒漫長,土壤涵水能力比較差。專家學者對伊春的玉米地膜覆蓋種植區域進行調查,發現地膜覆蓋的玉米因為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生長比較快,尤其表現在玉米的根莖葉上。玉米的根莖葉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說明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可以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并提供給玉米,對改善地質有著積極的影響。伊春春冬時期的土地因為天氣寒冷其內部的土壤結構比較緊實,涵水能力比較差,不能提供玉米生長所需水分。但是在采用地膜栽培技術后,因為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夜間的呼吸作用以及蒸騰作用,地膜內的水蒸氣會凝結在地膜上并形成水珠,滴入土壤中后使土質逐漸松軟,有利于種子的水分吸收。
二、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播種前期的準備工作
在介紹地膜栽培技術的優點后,下文從地膜玉米具體的種植過程來探究其栽培技術。伊春的無霜期在120天左右,很適合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實施。地膜玉米可以增加170度的有效積溫,在正常年份比露地玉米早十天播種,所以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例如:當露地玉米種植選擇120天的品種時,地膜覆蓋種植的玉米就應該選擇130天的品種,而且要求所選品種抗逆性強、產量大。
在選地時,盡量選擇地勢平坦、土壤層深、便于灌溉的土壤,且要求土質松軟。田地的坡度不能太大,應該具有涵水保肥的能力,土質環境惡劣的田地不適合覆蓋地膜栽培技術。在整地過程中,要求深耕去除根茬,由于伊春氣候限制,在秋收后及時利用秋墑,并施用基肥。在起壟過程中,要求壟高在10厘米左右,壟寬根據地膜而定。播種一般采用大小行間差,大行在75厘米左右,小行在45厘米左右。
在播前準備做好之后,應該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一般要求種子的發芽率在95%以上,選種之后對種子進行晾曬、浸泡。用涼水浸泡種子的時間要在12小時以上,或者用溫水浸泡9小時左右。在浸泡過程中添加藥物進行攪拌,一般用粉銹寧可以防止黑穗病,也可以加入種子包衣劑,防治病蟲害。
三、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播種后期的管理工作
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保溫效果主要體現在前期,占玉米全程增加積溫的85%左右。所以地膜覆蓋播種時間應該提前10天左右,當距離地表10厘米的溫度在10度左右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伊春地區可以采用種后覆膜的方法,但是此種方式需要坐床、播種、打藥等持續作業,有利于土壤保墑。在玉米播種之后,應該做好田間的除草工作,除去雜草可以避免雜草爭奪土壤養分。一般除草采用三種手段,第一種可以利用膜內的高溫環境殺死雜草幼苗;第二種是在播種后,對壟面進行噴藥,噴藥后再蓋膜;第三種是在對田地進行追肥時,在施肥后對田間用除草劑進行噴霧除草,實現對玉米生長中雜草的消殺。
在玉米出苗前后要對地膜進行檢查,把地膜的邊界用土蓋實,以防止大風把地膜吹起,在玉米苗出土的時期應該根據苗的密度做到及時放苗,避免幼苗因為膜內高溫受損,之后再用土封好膜孔。當玉米苗逐漸出土,在葉子長出5片左右時進行定苗。在定苗過程中應該注意把病苗、矮苗、畸形苗及時去除,留下長勢好的健康玉米苗。定苗時控制株距在23厘米左右,密度控制在5000株/畝。在玉米出苗后到第一次施水的期間需要進行鋤草,一般根據田間雜草情況鋤草3次左右。中耕鋤草的意義不僅在于可以除去雜草,還有助于提高土壤溫度,促進玉米苗發育長實,在此期間與培土施肥一起進行效果更佳。在玉米拔節后,在莖稈的底部總會出現分杈現象,一般根據玉米分杈的情況來決定人工打杈的次數,防止玉米植株對土地的過度養分消耗。
玉米是一種多汁的作物,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水肥的需求比較大。所以在玉米生長過程中要及時施水施肥,防止玉米出現早衰、早枯的現象。在頭水前做好蹲苗工作,拔節后對田間施第一次水,并施加20千克/畝的尿素,為玉米苗提供營養。在喇叭口期進行第二次灌水,并追加15千克/畝的尿素,促進莖葉生長。后續對葉面及時噴肥,增強玉米的抗旱性,同時在玉米授粉時及時澆好抽雄揚花水,在玉米整個生長期需要灌水5次左右。
玉米生長期間一定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及時對病蟲害進行預測,做到提前防治。地老虎和金針蟲是玉米苗期經常出現的害蟲,可以利用種子包衣或者用農藥浸種進行防止。在玉米呈喇叭口期間需要對玉米螟進行防治,在玉米生長的中后期對紅蜘蛛及時防治,氧化樂果和螨殘等化學藥劑的殺蟲效果比較明顯。
(作者單位:153000黑龍江省伊春市農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