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娜
安陽縣位于河南省北部,轄9個鄉(鎮),307個行政村,幅員面積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3萬畝,總人口5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9萬。該縣耕地水平整體好,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糧食生產安全越來越重視,優質強筋小麥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小麥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也越來越重要,下面就與大家一起分享優質強筋小麥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一、適合安陽種植的優良強筋品種
安陽縣小麥種植面積46萬畝,其中優質強筋小麥23.5萬畝,良種覆蓋率為100%,適合安陽縣種植的優質強筋小麥主要品種有鄭麥366、新麥26、豐德存麥5號。
二、種子處理及適期播種
播種前要對小麥種子進行精選,將癟粒、小粒、破損粒及雜質去掉,為防止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每畝采用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50毫升+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毫升混合拌種,或用拌衛對小麥進行拌種既可以防止地下害蟲及后期病蟲的發生,又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和施藥次數,安陽縣和小麥播種時間10月7-9日,畝播量15公斤。種植模式采用寬窄行16-16-28種植,寬行28厘米,窄行16厘米。
三、施足基肥精細整地
1、科學施肥技術
①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為了確保小麥高產及穩產,一定要施足有機肥作為基肥,根據測土配方進行施肥。
②玉米秸稈還田時,用大型玉米秸稈粉碎機將秸稈切成小于5厘米的碎塊并每畝撒施10公斤左右的尿素。一般畝產500公斤的高產麥田可增施30-40公斤的氮肥,2公斤的硫肥作基肥;畝產400-500公斤的中產麥田可用25-30公斤的氮肥,2公斤的硫肥作基肥。
2、深耕細耙,精細整地
由于耕地時多采用旋耕機耕地方法,每隔兩年要用大型機械進行深耕一次,打破犁底層,深度在30厘米左右,并把地塊耙勻耙平,無明顯大的坷垃,達到上虛下實、地面平整的要求。
3、優質強筋小麥播種技術
①掌握播種時間,確保墑情充足。優質強筋小麥新麥26、鄭麥366、豐德存麥5號等品種適播期為10月7-9日,不能過早播種。如果土壤嚴重干旱或長時間無雨天氣,在播種前要澆足底墑水,確保小麥一播全苗。
②精量半精量播種。為防止疙瘩苗或疏密不勻的出苗現象,安陽縣積極推廣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嚴格控制優質強筋小麥的播種量,力爭達到精細化播種、一播全苗之效果。一般每畝播種量為10-13公斤。對于土壤保墑效果不好、整地質量較差的地塊,或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播種的,可適當增加播種量。
③控制播種深度。采用大型播種機械播種,播種深度保持5厘米左右,行距18厘米左右,且播種深度要求深淺一致。播種過深過淺對小麥出苗及小麥長勢都有影響
4、苗期管理技術
小麥播種后至越冬前的管理重點是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及小麥紋枯病、黑穗病全蝕病等種傳或土傳病害。
①制作毒土防治。播種前結合整地每畝可用2.5公斤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與50公斤細沙土拌勻后均勻撒于地表再隨犁翻人土中。
②藥劑拌種防治苗期病蟲害。對地下害蟲發生嚴重的地塊可用50毫升40%甲基異柳磷乳油,對水3公斤用噴霧器將50公斤的小麥種子拌勻;對苗期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的嚴重的地塊,用40毫升3%的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與15公斤的小麥進行混合均勻,也可將防治蟲害與病害的藥混合后進行拌種。
五、越冬前小麥管理技術
冬前麥田管理要根據不同的苗情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此期應以促進小麥生長為主,促進小麥根增多向下生長,促進分蘗培育壯苗為目的。
1、中耕除草
從小麥出苗到分蘗后要對板結地進行一次中耕,能得到增溫保墑、除草促進小麥生長的目的。
2、化學除草
越冬前當地表氣溫在10℃左右或雜草2-4葉期,每畝用15毫升5%雙氟磺草胺+30克56%二甲四氯粉劑+30毫升20%;氯氟吡氧乙酸+40公斤水均勻噴霧。
3、冬前澆水
土壤封凍前,若墑情差時可澆1次水。
六、麥田春季及后期管理技術
1、返青期至拔節期
①中耕技術。一般麥田要進行淺中耕1-2次,對長勢較好、群體偏大的麥田,要進行深中耕。
②紋枯病、全蝕病的防治。選擇無風天氣,每畝噴灑30%己唑醇懸浮劑8克或25%丙環唑乳油35毫升對水30公斤對小麥根基部噴施,每隔10-15天噴1次,連防2-3次。
③麥蜘蛛防治。畝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毫升或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對麥蜘蛛進行防治。
2、拔節期至孕穗期防治要點
此期小麥生長迅速,病蟲害發生嚴重、肥水需求量最大,根據不同苗情、不同墑情、不同肥力的田塊及時澆好拔節孕穗水,重點推廣氮肥后移技術,一般麥田3月20日左右結合澆水,每畝追施10-15公斤尿素的拔節肥,對于麥苗長勢好、群體性偏高的麥田,可推遲追肥澆水時期。如果3月下旬到4月初遇寒流侵襲、可提前1-2天澆水、或用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灑預防。并及時防治小麥紋枯病,同時噴灑一遍葉面肥,調節葉片功能代謝。
3、小麥中后期管理技術
①小麥抽穗揚花期病蟲防治結合農技對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掌握病蟲害發生情況,于4月底-5月初使用氯氰菊酯、吡蟲啉、戊唑醇、咪鮮胺、胺鮮酯等藥劑,用全豐無人植保機對麥田進行赤霉病、條銹病、白粉病、蚜蟲、吸漿蟲等病蟲害進行統防統治。
②小麥灌漿期。5月12-15日對小麥進行一噴三防,防病蟲、干熱風、防早衰,增粒重。
③適時收獲。
綜上所述,利用先進的防治技術,提高防治效率。在小麥孕期穗,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出動無人機400架僅用10天時間,對全縣46萬畝小麥進行統防統治,有效地控制了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的發生,統防統治飛防效果明顯。據調查飛防小麥畝產量達451.31公斤;農民自防區畝產量397.61公斤;增產53.7公斤,增產增幅明顯,綠色節本增效可觀。
(作者單位:455000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