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龍
寒地水稻培育成功后,在促進東北地區農業生產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了農民增收。種植寒地水稻有其具體的方式方法,需要在實際種植工作當中加以重視。本文試對此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促進其高產和穩產。
黑龍江地區在我國是緯度較高的地區,所以,由于其氣候特點是無霜期較短,所以在栽培寒地水稻時更要掌握方法,以達到促進高產,增產增收的目的。
1、要掌握如何選種及做好苗床
①水稻品種要選擇適當
一般情況下中晚熟的水稻品種是首選。從水稻植株來說,較適宜的高度是90~110cm,同時,在抗病性方面也應盡可能選擇強一些的,此外,還要考慮的是分蘗率宜及不早衰,具有較高的稈強度高。當前來看,在這方面表現較為優秀的是品種有“龍粳19”和“墾稻18”等。從選種時間來看,初春時節是最佳時間,一般曬種時間為2d,以使種子發芽率提高,浸泡溶液的時間為2d-3d,浸泡液多為1:100的淡鹽水,可有效清除飽滿度不夠的種子,并在隨后以清水將種子上殘存的鹽分洗去。包種也是一個必須性環節,要在晾曬后使用溫度適宜的清水與藥劑充分混合(如:常用的有百克、施保克)。這一過程約為72~96h,隨后開始催芽,種子應控制好催芽時的吸水量,最佳的吸水量是自身重量的四分之一。
②做好水稻苗育苗床的方法
制作水稻育苗床時要盡可能做否標準和科學,否則可能會對秧苗的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制作苗床時要按照背風、向陽基本要求展開,同時要保證水源充足,使其便于排水及管理。一般情況下,平川地是最好的選擇。一般情況下,每1hm2種植水稻的種子在育苗時要建約為200m2苗床。所采用的營養土,主要由草炭土、腐熟的農家肥組成,其比例分別占30%和10%,其余部分,要使用當地質量好無其他病害的土壤構成并要混合均勻充分攪拌。一般來說,苗床使用的營養土標準按照1m2/10kg來確定。秋季時,制作苗床是最好的時機。平整床面時要注意把床土翻松,深度為15~20cm,這樣可能有效提高它的通透性,使床土溫度得到有產增加。此外,防水也是一個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要在育苗大棚四周挖出排水溝,如果下雪,應及時清除床面積雪。北方地區在扣膜時,一般為3月左右,這樣能夠有效保證棚內土溫較為適宜。
2、培育水稻壯苗及插秧主要方法
①培育水稻秧苗的方法,應該重點掌握以下幾點
第一是把握到前期育苗階段方法。主要包括:藥勻、土平、水足。所謂“藥勻”,是要將水稻壯秧劑提前配置好(一般每袋約重15千克),并使其以均勻狀態在水稻育秧盤中撒布;所謂“土平”,就是要以平板為工具,刮平刮勻床面的土,及時清除多余細土,再以進行適量播種,再用營養土以0.5~0.7cm的厚度進行覆蓋;所謂的“水足”,就是保證育苗時水分充足,應以微噴形式澆水,以保證水足和水澆透。待發現苗床上無積水時,及時抓好封閉滅草,通常使用的藥物有“丁撲乳油”,用藥標準一般為40m2/1支。
②掌握煉苗和移栽的主要方法
掌握這兩方面方法,對于保證水稻秧苗的健壯成長十分關鍵,重點是將一葉期、二葉期和三葉期這三個時期的溫度控制好。通常情況下,該三個時期的溫度區間應該分別為:25~32℃,25~28℃和20~25℃。此后,開始通風煉苗。為做好溫度控制,使用放風控溫器是常用手段并要注意加強觀測,將其放置于地面大約60cm高度位置,使其高于擋風膜的上部,對寈內濕度及溫度仔細觀察,并將青枯病和立枯病作為重點預防對象。當這些疾病已經發生,應該及時進行治理。常用的方法是噴灑“立枯凈”等農藥。大約5月時,要做好秧苗的適度通風,隨后轉入移栽。但移栽前,要補充好氮肥,采用的標準一般為50g尿素/m2,同時,還要保證盡可能均勻撒施且一次性將水澆足和澆透。這樣做的目的是有效避免尿素顆粒燒苗現象的發生。大約5月中旬時,可將膜撤去,并在移栽前以露天方式通風和煉苗。為有效防止移栽前發生潛葉蠅蟲害,移栽前通常之前噴施1次氧化樂果藥液。
③掌握水稻移苗后進行插秧方法
這方面主要掌握的是要當天時間即施用移栽送嫁肥,一般為磷酸二銨,標準按照100g/m2來計算,不可過早。采用機械法插秧時,要控制好栽種標準,一般秧苗數控制的標準為24萬~28萬穴/hm2,可以較為有效地實現豐產增收。此外,還要抓好水田基肥這一重要環節,并在旋耕整地前施用,目的是實現施肥的全程化和深層化。
3、掌握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收獲方法
①掌握如何有效管理水肥
水稻田,使用淺水灌溉法較有效,能使有適宜的水溫和土溫,有利于水稻生長發育。此外,還應結合實際,有效結合“曬田法、深水灌溉法和間歇灌溉法”這幾種方法,以實現對水稻的有效調節和促控。同時,掌握科學施肥方法也很關鍵。如使用腐熟的農家肥時,按照15t/hm2標準施用。水稻進入抽穗期前大約18d左右,東北地區多為7月的中下旬,此時一般水稻幼穗長度大約可達到1.0~1.5cm,應及時施入尿素和硫酸鉀,此為穗肥,按照37.5kg/hm2有及75kg/hm2標準施入,能有效保證該期水稻幼穗生長用肥需要。
②掌握如何防治水稻病蟲害和收獲方法
對于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先防后治為基本原則。要根據水稻病情輕重,采取適時的噴施藥劑方法治療。
對于何時收獲稻米方面,要把握好時機,切不可過早,也不能過晚。一般情況下,收割的時機宜為90%的稻粒已經黃熟時。收割后,可將稻子小捆捆扎,按人字行擺放,使秋風大通風好的優勢充分發揮,促其快干。一般6~7d后可進行并晾,時間大約為6~7d。水稻籽粒含水量達到15%~16%水平時,可開始進行脫粒。
總之,掌握寒地水稻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有效促進水稻生產的高產高質,真正增產增收。
(作者單位:158325黑龍江省興凱湖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