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麗
馬鈴薯是河南地區重要的糧食兼蔬菜農作物,馬鈴薯的種植是一項經歷了很長的歷史發展的產業,提高無公害馬鈴薯產量對于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著眼提高產量,對無公害馬鈴薯優質栽培技術進行了詳述。
無公害馬鈴薯,是當前種植比較面積比較多的一個品種,在栽培過程中要注意溫度、水肥、光照等要素的科學搭配,通過優質栽培方法不斷提高馬鈴薯產量。
1、因地制宜科學控溫
溫度是馬鈴薯茁壯成長的催化劑和重要外部條件,無公害馬鈴薯種植要從育苗階段就要重視溫度的調控,要根據河南地區土地情況,合理控制溫度,選擇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地條件的抗病能力、高產的馬鈴薯種子。馬鈴薯適宜在陰涼的環境中生存,馬鈴薯抵抗低溫能力較差,在高溫環境下不容易存活,17-21℃是最適合馬鈴薯生長的溫度,而塊莖萌發的最低溫度為4-5℃。如果根莖的溫度超過27℃,則往往會造成畸形的小根塊,不利于出現高產的馬鈴薯。因此種植戶要科學合理控制好根莖成長的溫度,通過合理控溫再借助天然的晝夜溫差促進莖葉營養向塊莖輸送,從而形成高產的有力條件。此時一定要細心種植、精心呵護,把溫度控制貫穿到馬鈴薯種植收獲的全過程。播種到出苗應保溫保濕,其中一定要注意溫度的監控和掌握,防止溫度過高造成畸形。這就要求在種植馬鈴薯時,農戶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因地制宜的做好溫度控制措施。要結合當地情況搞好現地測量,不但要分析當地種植馬鈴薯的產業優勢,更要做好溫度、地形、灌溉等全系統的科學論證和風險分析,準確選擇能夠發揮當地優勢、切合實際、風險可控的馬鈴薯種植項目。切忌不符合實際的生搬硬套。對溫度把握不準的農戶,可依靠當地農業部門指導進行科學種植,選擇投入少、門檻低、市場風險小、惠及面廣、農戶家家戶戶都可實施的優質馬鈴薯生產項目,盡量擴大對貧困農戶的馬鈴薯種植惠及面,使更多貧困戶、貧困人口從中受惠。
2、調整水肥促進生長
要想促進馬鈴薯高產,必須要加強水分供給的科學管理。播種至出苗,要嚴格加強對水的控制,一般不應多澆水,即使有少數土地干的地方,也是適當的補少量的水。如果發現有積水的現象,就要及時清除或者打開地膜晾一晾,否則容易爛根死苗。對秧苗的施肥也要科學測算、精心實施,絕對不能大而化之,馬馬虎虎。在馬鈴薯生長周期中,其中塊莖形成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此時馬鈴薯的第一個花序大部門都已經開花,馬鈴薯地表上的植物干物重量和地下塊莖的干物重量基本平衡了,馬鈴薯吸收的營養往地下塊莖輸送的比例逐漸升高,如果這個時期水量和肥料供應的充分,則馬鈴薯每株往往容易接觸多個肥大的馬鈴薯,但如果水肥供應不足,則不經結出的塊莖少,而且個頭小,產量往往會很低。如何把握好馬鈴薯結果的關鍵時期,加強和調整水肥供應,迅速建立通化體系是關鍵。該期莖葉和塊莖生長都非常迅速,要及時進行中耕培土,促進生長中心由莖葉迅速轉向塊莖。在塊莖形成期要相應的增加田間供水量,這個時期需水量大約要占到馬鈴薯整個生長期的30%左右。在塊莖形成期之后,盛花至莖葉衰老為塊莖增長期。在這個生長期馬鈴薯地表下塊莖的生長速度快速增加,塊莖的干物重量已經超過了地表上的莖葉干物重量,而且營養不斷的向塊莖運輸,重量差距還會不斷拉大。這也是馬鈴薯高產中需要水和肥料最多的一個時期,除去馬鈴薯的蒸騰系數,年用水量至少要達到600mm左右,在河南一些地區遇有干旱的年份,還需要進行進行人工灌溉,以滿足高產馬鈴薯的生長需求。雖然在這個馬鈴薯生長的關鍵時期需水量會很大,但是也不是水分越多越好,要始終按照馬鈴薯的生長發育規律進行供水施肥,比如在后期的淀粉積累期,就要相應的減少水分供應,如果還是按照增長期的標準進行供水施肥,則容易造成馬鈴薯水分過多,容易腐爛,馬鈴薯質量會受到不利影響。
3、平衡光照和營養
陽光對于馬鈴薯的生長非常重要,據有關研究,馬鈴薯90%以上的產量來自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好相同重量的葉子中葉綠素含量比較高,單位時間內光合速率好,葉片生長的時間較長,衰老的較慢,為馬鈴薯塊莖生長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營養。因此增強馬鈴薯的光合作用,對于提高馬鈴薯產量意義非常重大。日照時間保持在12個小時左右,馬鈴薯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產量比較高。日長、光強和溫度三者有互作效應。要結合馬鈴薯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采取措施條件進行調整。砂土和砂質壤土最好,馬鈴薯在這樣的土壤上生長,長得快、塊莖整齊,含淀粉量高。在營養方面還要注意氮元素的補充,目前在我國土地普遍缺乏氮素的情況下,研究發展對氮素吸收效率高的馬鈴薯對提高馬鈴薯產量至關重要。通過及時補充氮元素,無公害馬鈴薯與普通馬鈴薯相比,根莖葉代謝強度較大,對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明顯增強,高產馬鈴薯的光合作用效率也隨之顯著增強,在塊莖增長等關鍵時期更加明顯。馬鈴薯從莖葉器官向塊莖官轉移運輸氮素的能力也明顯強于普通馬鈴薯,這就使得無公害馬鈴薯具備了很好的營養基礎和成長條件。
總之,馬鈴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兼蔬菜農作物,提高馬鈴薯產量對于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提高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水平,主要是通過選用脫毒良種、適時播種、提高密度、施足底肥、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防澇、防低溫凍害、適當推遲收獲等過程,最終實現無公害馬鈴薯優質栽培的目的。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廣大種植戶只有用科學的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培育出、種植好無公害馬鈴薯。
(作者單位:467000河南省平頂山市種子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