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錚
一、品種選擇
品種的選擇應當從當地的氣候條件出發,根據地方的土壤、耕作條件與種植歷史合理的選擇大豆品種。
二、精細施肥與播種
播前施肥主要采用雜肥,二銨、鉀肥都應當適時增加,從而達到有效的剔除病斑粒和雜質等。還要用微量元素作種肥,還可以使用鉬酸銨,硫酸鋅等。大面積生產時還可以使用機械條播的方法,這樣才能保證播種勻均,達到全苗、壯苗和深播的效果。在播種時應當采用條播的方法,注重合理的控制寬、窄行,提高留苗的整體水平。
三、加強田間管理
1、破除板結。大豆長時間的種植,以及遇到較大的雨水天氣,都會出現土壤板結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種子的出土,應當采用有效的方法防止板結,達到促進種子有效出土的目標,具可以使用人鋤板或者耙破方法。
2、查苗補種,間苗定苗。大豆出苗后,應當進行必要的巡查工作,做到逐逐行進行補苗。應當采用補苗或者補種手段,補苗應當提前進行,補苗時應當將葉子展開,具體可以采用帶土移栽的方法,移栽后還要及時的澆水,補種后還要進行催芽操作,這樣更有利于大豆植株的散布,從而達到合理的利用光熱資源的目標,起到更好的拔除弱苗的效果,做到留壯苗和保證全苗。
3、中耕除草。消除雜草是優化大豆種植環境的重要手段,中耕除草對于促進大豆的生長有重要的意義。中耕除草可以起到保墑的效果,對于顯著的改善大豆土壤的物理性狀有重要的價值。中耕除草一般在間苗3次,苗高15cm,開花前期進行除草,除草應當保證除草的深度,在除草進可以使用乙草胺,還要控制給藥量,并且在用藥除草時加大水資源的供給力度,從而達到提升除草效果的目標。
4、肥水調控。大豆的水肥控制應當從地理環境出發,注重構建一體化和科學化的水肥控制機制。大豆水肥控制應當把提高產量有機聯系在一起,根據大豆種植的面積、品種等合理的進行水肥供給。首先,大豆在良好的地理環境下會進入到快速生長期與生殖期,應當在有效防止病蟲害的理念下合理的調整水肥環境,應當根據大豆種植的間距,大豆的基本生長情況采用適當的水肥供給方法。在灌水條件下大豆對氮肥的需求量較大,因此應當配合灌水增加氮元素的供給。肥料的使用應當采用一次性施加的方式,這樣更有助于大豆對氮肥的有效吸收。例如,在大豆開花結莢期可以增加尿素,同時可以在葉面上以噴霧的方式進行氮元素的供給。還可以在水肥一體供給的過程中適當的增加一些磷酸二氫鉀及其它的微量元素,這樣可以達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大豆開花期還要提早澆水,雨多時應當注意排水,保證苗期與雨水較多情況下的肥量,從而達到以適度防徒長目標。
5、預防大豆落花落莢。落花落莢是造成大豆絕產的主要原因,造成落花落莢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大豆落花落莢主要是因為氮肥使用的不合理,沒能在恰當的時機補充必要的氮元素,如果盲目的過度使用氮肥,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豆營養過度,因此導致出現大豆植株的突然快速生長現象,因此造成了大豆產的落莢落花。還有的大豆密植不合理,存在著培植密度過大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徒長現象,早成大豆的過早分行,植株在陽光條件下變得惡化,導致葉片脫落發黃。還有的大豆養分供給失調,造成了土壤的濕度不足等問題,以及因為大豆土壤的透氣性差,致命大豆味道卷曲發黃,以及造成了豆根霉爛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造成了大豆花莢脫落的問題。為了提高大豆種植的穩定性,還要有效防止出現落花落莢問題出現。首先,應當培育和選擇高光合效率的株型,注重引進多花多莢的品種。其次,提高整地的質量,做到合理的控制間苗、定苗的時間,在種植的過程中應當加大除草的效率,從而保證幼苗的健壯生長。還要給植株提供補充的養分,以便于達到減少脫落的目標。第三,還要合理進行密植,保證在理想的狀態下使植株達到以個性化發育的目標。第四,還要做到科學合理的施肥,保證肥料供應的充足性,達到合理壯苗,有效增強葉片光合作用的目標。應當根據大豆生長的特征,在花莢期進行適當的澆水,澇時應當排水,做好防澇措施。能夠根據大豆的長勢情況采用針對性的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減少大豆營養過剩的情況,這樣才能達到高質量的調整大豆生長情況,給予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四、病蟲害防治
大豆病蟲害的防治應當從大豆種植的全過程著眼,根據大豆生長地域的實地情況采用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首先,影響大豆種植的主要疾病有立枯病、霜霉病等,這些病害主要以點片形式發生,雖然前期的危害不重,但是規模較大,會造成大豆的大面積減產。立枯病是一種易傳染的疾病,立枯病主要重發在低塵種植大豆的區域,它主要危害苗的基部,還會造成莖桿溢縮和折倒死亡的問題。立枯病的治療應當首先選擇大豆包衣劑,充分的利用方譜殺菌劑、生長調節劑、殺劑等達到有效治療病害的目標。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大豆病蟲害的效果還要使用多種藥劑拌種,例如使用多菌靈與福美雙藥劑,從而達到苗期排漬,有效降濕和平整土地的效果。霜霉病主要在大豆的生育期對為害葉片和種子的病毒進行治病,具體應當做到初花期抗感染,應用采用中溫、高濕或才其它方式防止病毒的擴散,應當根據大豆種植的需要防止霜霉病的擴散,防止葉片的嚴重早衰問題,還要對豆莢起到抗感染的效果,例如運用籽粒達到防腐的效果。霉霜病可以選擇無病種子種植,并在浸種階段使用福美雙拌種,還可以采用代森鋅500倍液,以及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者采用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提高控制效果。
我國大豆種植的過程中主要受到豆桿蠅、螟蟲和蛾類蟲害的影響。不少害蟲還有代繼特征。例如,豆桿蠅主要殘食大豆的葉柄和分枝等,并且深度的的刺破大豆主桿的髓部,從而影響植株水分的供給。為了提高大豆種植的蟲害控制不平,還要提高葉片的蒸騰性,有效的防止出現大豆早衰或者其它問題,還要根據植株內部的蟲體情況采用科學的清除有毒物質的目標。具體可以采用張捕網或者其它方法,這樣能夠達到查殺幼蟲需要要,進一步防止各種病蟲對大豆種植。首先,應當掌握合理的施藥時間,防止大豆生長期過量的使用農藥,這樣才能保證大豆種植的無污染,在防治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樂果藥液。針對大豆螟蟲的治療的關鍵在于采用防止蟲害對大豆的侵襲,進一步運用有效的防止落花、落莢或者保溫度降低的問題。應當根據大豆植株的情況合理的選用農藥,防止因為農藥濃度過度對大豆苗造成燒苗的現象。在施藥時還要根據蟲子的年齡特征,做到從幼蟲兒孵化時就針對性的各種藥劑進行抗病治療。
(作者單位:151100黑龍江省肇東澇洲鎮政府農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