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術可能提高玉米的種植質量,有助于達到優質高產的效果,采用密植通透技術還可以提高玉米種植的抗逆性。當前主要的通透密植技術有大壟寬窄行、比空、間作等,這些方法可以提高種植的通風性,同時降低玉米的含水量,滿足玉米高效種植的需要。增加玉米種植的密度,采用科學家化的施肥方法,還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降低玉米種植的成本。
1、種植模式
(1)寬窄行技術模式
寬窄行技術的重要在于實現寬行與窄行同作,具體把兩個小壟合成一個大壟,大壟種植雙行玉米,長約140cm,窄行行距保持40cm左右。
(2)比空技術模式
比空技術模式主要指的兩壟空一壟的栽種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玉米種植的效率,可以空壟套種其它作物,這樣才能有助于達到增產,提效的目標。從而保證玉米種植的通風性,提高玉米種植的空氣流動有效性。
(3)間作技術模式
間作技術是提高玉米產生,有效發揮地利條件的重要耕方式。當前玉米種植主要有糧糧型模式、糧經型模式、糧菜型模式。糧糧型模式應當保證各種農作物養分供給的有效性,具體可以選擇玉米與矮高梁、谷糜、小麥、早熟玉米、小雜糧等作物同時種植,還要控制好種植的比例,通通常玉米占比的含量相應在40%左右。糧良型的玉米種植可以選擇與甜菜、油菜和亞麻等間作,玉米的占比應當較低。糧菜型模式主要保證玉米與馬鈴薯間作,玉米與白菜甘藍等間作,達到有效抗病的效果。
2、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玉米種植品種的選擇應當從墚地的土壤環境出發,做到根據玉米的生長習慣與地理條件選擇抗病性,有較強地方環境適應能力,可以節約后續養護成本的土壤。應當根據土地的自然狀況、品種和積溫要求等因素選擇土壤,還要根據種植玉米的生育期選擇較為優質高產的玉米品種。選用生育期適宜的優質、高產良種。例如,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根據期黑土地的性質可以鄭單958、四單、豐合、本育等品牌的高批次品種。
(2)選地、選茬與耕整地
①選地
為了滿足土壤種植的現實需要,還要選擇更為深厚的土層,注重保證土層的深厚性,提高土壤的疏松性,可以根據玉米種植的地利需要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的砂壤或輕壤土地塊。玉米種植的土層厚度應當達到60cm以上,在耕作時可以采用熟土層20-30cm,這樣可以提高耕作的質量。
②選茬
玉米種植選茬與其它作物的種植有較大關系,只有充分的運用其它作物種植的茬口為前提,才能更好的發揮地利條件,滿足玉米種植的現實需要。通過玉米選茬主要采用小麥、大豆、亞麻等茬口為前作。也可以根據種植實際情況選擇更為肥沃的玉米茬,為了保證玉米的產量不能選擇連作3年以上的玉米茬。在玉米種植時也不宜選擇高粱、甜菜、向日葵、谷子、糜子等茬口。
③耕整地
當前玉米耕整地主要使用機械方法,玉米耕整地是提高玉米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手段,玉米耕整地主要采用機械化的技術,強調提高耕地作業的有效性,注重保持土壤的透氣性,還要通過耕整地達到地玉米出苗率的目標。根據不同地塊的通透栽培需要,可以按要求保證整地起成壟距為65cm(70cm),小壟應當達到130cm。
(3)播種與密度
應當在做好種子處理的基礎上做到適時播種,首先,應當在播種前的在天左右進行曬種。經過晾曬的種子可以提高抗病性,并且有助于促進種子發芽,在播種前應當在空場地晾曬2-3天,在種子晾曬后再進行浸種,然后進行催芽操作,還可以使用種子包衣或者藥劑的方式進行處理。
玉米種植對地溫的要求較高,通常地溫在6℃時可以耕種,應當保證耕層的深度達到5-10cm處。玉米播種可以采取人工播種或機械播種的方法。一般播種間距在3-6cm之間。人工播種應當保證每公頃的播種量在35kg左右;采用機械播種量要大于人工播種量,每公頃播種量應當保持在41-49kg范圍內。玉米種植密度對玉米的產量有較大的影響,由于玉米是喜陽的植物,在選擇相對繁茂型的品種后,還要保證每公頃的保苗率達到5.0-5.5萬株;具體可以采用半緊湊型的玉米品種,而且每公頃應當保苗達到5.5-6.0萬株,播種的苗量不易過多;如果采用緊湊密植型品種,應當保證每公頃保苗6.5-7.0萬株左右。
(4)施肥
施肥是提高玉米種植質量,促進玉米有效生長的重要途徑,應當根據玉米種植地塊的土壤環境和元素補充需要選擇使用農肥或者化肥。一般農肥是玉米種植肥料的基礎,農肥應當做到每畝施加有機肥2立方米?;手饕粤追蕿橹鳎抗暱梢圆捎玫牧追蕬敱WC在每公頃110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可以作為底肥。鉀肥可以作為底肥或種肥,每公頃可以施加氧化鉀80kg左右,但是鉀肥不能做為秋施底肥使用。氮肥主要以純氮為主,氮肥每公頃應當施加150kg,氮肥應當作為主要的做底肥或種肥,氮肥的量應當控制在40%左右,為了滿足生長期玉米的需要,還要把70%的氮肥以追肥的形式適時添加,玉米對鋅元素的需求量不高,應當根據玉米長勢合理的施加鋅肥,當土壤的鋅含量小于0.5mg/kg土時,可以采用硫酸鋅形式為主要鋅肥做種肥。
(5)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應當根據玉米的生育特點采用針對性的管理措施,應當根據我省高寒地區的情況改變玉米的生育特征,具體做到在我省高寒冷涼的環境下采用針對性的田間管理,解決旱作農業特點下田間管理不到位的問題。玉米田間管理應當堅持早熟理念,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的利用地勢條件,積極推廣與區域種植環境適宜的促早熟技術。如:玉米田間管理應當做到在鏟地前深耥一犁,并且注重根據種植需要適當的增加鏟耥的次數。為了促進玉米的生長,還要提高間苗、定苗的時間,加大苗期深松的力度。還要采用放秋壟、拿大草、占稈扒皮晾曬等方式,達到適期搶收的效果。為了提高田間管理的質量,還要科學的采用松、旋、耙等土壤耕作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做好地下保墑工作。為了提高玉米通透密植的科學性,還要進一步做好病蟲草鼠害的綜合防治工作,加大玉米通透密植的可靠性,并且及時準確預報相關數據信息,進一步選擇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強調保證種植的生態性,還可以選擇一些高科技的種植器械,進一步提高機械化種植的效率,運用有效的設施設備達到節水、節電和提質效果,滿足現實種植的需要。
(作者單位:151400黑龍江省安達市中本鎮農牧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