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合 許立陽
蛋雞傳染性鼻炎是成年籠養蛋雞的一種常見呼吸道疾病,主要由雞副嗜血桿菌導致,該菌呈多形性。雞傳染性鼻炎發病急促、幾天即可發展到全群發病,但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一般發生于產蛋高峰期的雞群,可造成產蛋率迅速下降,如不及時治療將導致部分病雞淘汰。雞傳染性鼻炎全年均可發病,病雞初期有體溫升高、食欲降低、打噴嚏,身體蜷伏。顏面部、肉垂浮腫現象、流淚;嚴重者分泌的黏稠鼻液可結痂堵塞鼻孔。患病雞精神不佳、閉眼。飼喂時,進食很少。產蛋雞采食量少,軟皮蛋增多,發病4-5天產蛋明顯減少,嚴重時會有眼部失明。炎癥蔓延到呼吸道常張口呼吸,并有啰音,病雞咽喉內積有分泌物的凝塊,最后常窒息死亡。傳染性鼻炎的發生及癥狀表現與飼養環境、季節應激、細菌病毒混合感染等因素密切相關。如雞舍內通風不良,雞舍內悶熱,氨氣濃度過大,養殖密度過大,不同日齡的雞混群飼養,維生素A缺乏等都能促使雞群發病。
一、發病情況
2019年3月承德某大型蛋雞養殖場有一棟210日齡7000只蛋雞舍陸續出現精神萎靡,面部浮腫、甩頭、流鼻涕、打噴嚏,3至5天該棟雞舍的雞有近300只出現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呼吸困難有啰音。產蛋率下降,由原來的85%下降到70%。
二、臨床癥狀
本病傳播速度快,靠近窗戶、門口的蛋雞最先發病,3-5日內傳播全群。病雞主要臨床癥狀是面部腫脹、流淚、精神萎靡、打噴嚏等。該雞群采食量明顯下降,有的雞不吃不喝,產蛋率下降。發病雞陸續出現死亡,死亡率30%左右。
三、病理變化
對死雞進行剖檢,經剖檢鼻腔和咽喉粘膜充血水腫,有大量黏液滲出,眼下竇有黃白色分泌物,口腔也有大量黏液分泌物,眼結膜水腫充血、發炎。眼睛、面部、肉髯等多處有明顯的腫脹,嚴重時可見氣管黏膜炎癥,頭部皮下有豆腐渣樣滲出物,鼻竇頸部皮下,可見鼻竇、喉和氣管黏膜呈急性卡他性、滲出性炎癥。部分嚴重病雞可出現氣管環出血,氣管內有滲出物凝結塊或干酪樣壞死物堵塞氣管,窒息而死。部分有高熱過程的產蛋雞由于卵泡出血破裂出現卵黃性腹膜炎,如無其他繼發并發疾病其他器官一般無明顯變化。
四、臨床診斷
根據患雞臨床癥狀懷疑雞副嗜血桿菌病,為了確診,進行以下細菌培養實驗。用消毒棉擦拭鼻液于10%鮮血瓊脂上再用蘸取葡萄球菌的接種在培養基上畫幾道線,并作好標記,然后將培養皿放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48小時,結果在葡萄球菌落附近長出細小的“衛星”菌落,這是副嗜血桿菌的特征。通過實驗確診該雞群患有雞副嗜血桿菌病。
五、治療
采用安普霉素、雙黃連口服液全群口服投藥,每日1次,連用5天。為提高免疫力用藥期的每天下午投喂含有黃芪多糖的電解多維。用藥3天后,病情得到控制,無病死雞出現,大群精神好轉,采食量及飲水量基本恢復正常,產蛋量回升,6天后產蛋率恢復到60%,12天后產蛋率達到80%以上。
六、預防措施
1、場址要求
蛋雞養殖場的選擇要考慮到周圍自然人文環境,主要包括光照時間、水源、交通、居民區、屠宰場等各方面的因素,盡量避免這些因素,因為給蛋雞帶來不利的影響,控制好蛋雞的光照與通風。
2、加強飼養管理
①蛋雞從開始產蛋,體質隨著日齡的增長會逐漸下降,尤其是雞舍內環境惡劣,通風不良。蛋雞將長期生活在亞健康的狀態中。因此養殖戶要嚴格遵循產蛋期飼養管理要求,對雞舍內的溫度、濕度、光照時間及強度、飼料營養、通風換氣都要重點關注。蛋雞傳染性鼻炎的發生。
②飼養過程中可根據情況適當添加喂多維等既增強抵抗力又能提高生產性能。在雞轉群、淘汰部分雞、或有其他易給雞群造成應激反應因素存在時,更應該增加維生素的用量,必要時還可適當添喂中草藥散劑以及預防可能出現的一些疾病。
3、清洗消毒
加強飲水用具的清洗消毒和飲用水的消毒時防治的措施。
4、通風要求
雞舍內氨氣含量過大是發生本病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雞群數量少,密度小,寒冷季節舍內溫度低,為了保溫門窗關得太嚴,造成通風不良。為此應安裝供暖設備和通風裝置,可明顯降低雞舍內氨氣的濃度。
寒冷季節氣候干燥,舍內空氣污濁、塵土飛揚。應通過噴霧機消毒降落空氣中的粉塵,凈化空氣,對防治本病起到了作用
5、人員要求
人員流動是病院重要的傳播者,雞場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防疫制度。
6、環境衛生
雞舍尤其是病雞舍是個污染場所,因此必須注意雞舍的清洗和其它污物,清掃后的雞舍用自來水沖洗。雞舍外環境的消毒以及清除污物。所以綜合防治是防治本病發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7、免疫預防
傳染性鼻炎滅活菌苗對預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目前普遍使用礦物油滅活疫苗,在該病易發日齡前2-3周對雞進行免疫接種,可取得滿意的預防效果。雛雞2周齡進行首次免疫,種雞必須在開產前1個月接種,疫苗應每隔半年加強免疫接種1次。
綜上所述,傳染性鼻炎傳播速度快,會給養殖業帶來影響,因此我們要加強飼養管理、衛生管理。做好免疫工作、防治措施。
(作者單位:067000河北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