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提高母豬繁殖率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實現養豬業高產、高效的飼養目的。但是實際生產中存在太多因素會影響母豬的繁殖力,造成其繁殖力較差。主要分析影響母豬繁殖力的原因,為生產中更合理的飼養母豬提供理論依據。并且在選種和選育工作方面要求也比較嚴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種豬的生產性能,尤其是每年的夏季,母豬的受胎率相對其他季節更低,嚴重影響飼養者的經濟收益。所以應該保證在生產實踐工作中根據不同的原因,從而采取相對應的有效對策,以確保飼養效益。
一、遺傳因素
1、發育
我國有不少的豬只飼養場仍然存在近親交配的情況,這就導致了畸形胎和死胎的情況多。如果母豬的性染色體畸形及時進行配種操作也不會懷孕,就算是母豬懷孕腹中也大多都是畸形胎和死胎。如果母豬的子宮內環境不適宜胚胎的生長發育,主要就是機體分泌的遺傳性黃體素量低,子宮乳減少嚴重的會缺乏,最終直接導致出現胚胎早期死亡的不良后果。
2、營養因素
碘:實際生產中如果懷孕母豬缺碘,會出現早期胚胎死亡的嚴重情況,或者是胚胎被母體吸收,也會在預產期就生產出無毛的仔豬,還有的新生仔豬就有黏液性水腫的癥狀,都是會直接影響豬只的飼養。鐵:懷孕母豬如果缺鐵,會出現死胎增多的不利情況,生產出的弱胎通常會感染缺鐵性貧血,造成仔豬的抗病力非常弱。
維生素E:在生產中的學名也稱為生育酚,給母豬飼料中添加后能夠有效促進機體內卵細胞的形成,提高卵子的活性,交配時更容易著床,同時也具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能。母豬體內攝入的衛生素E可直接通過乳汁傳遞給哺乳仔豬,從而有效的增強乳豬的抗氧化能力。此外,維生素E的適量攝入可以保證生產母豬在斷奶之后可以順利的再次發情。所以在母豬配種前直到分娩都應該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E。如果母豬機體缺乏衛生素E會直接削弱以上提到的各項功能,但是影響程度與衛生素E缺乏的情況成正相關。生產中如果母豬缺乏衛生素E主要多見表現泛情,即使發情配種并且分娩,也僅有很少的產仔數,其中以弱仔偏多。葉酸:主要屬于維生素B族中,主要廣泛的存在于酵母、綠葉蔬菜當中,在動物的肝、腎組織中也大量的存在。生產中在母豬飼料中添加葉酸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其繁殖性能。而且目前我國也已經公認此項提高母豬繁殖力的有效方式,并且大范圍的推廣應用。母豬機體內如果供應的葉酸少,主要表現出乏情和早期胚胎大批死亡的不良情況,同時還會造成母豬流產、早產,產死胎和木乃伊胎及弱仔的情況增多,給飼養場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維生素B族:實踐生產中主要就是指維生素B1、B2膽堿和泛酸的缺乏,臨床中主要見母豬產死胎和弱仔的情況增多。每年的夏季氣溫都比較高,而母豬自身的散熱能力比較差,環境溫度高會導致母豬的采食量下降,此時如果通過飼料攝入的營養物質少,就不能很好的維持機體繁殖所需,直接影響母豬的發情和排卵失去規律性,最終造成母豬在配種能力以及受孕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臨床中表現為產死胎和弱胎。
3、脂溶性維生素
豬只攝入適量的脂溶性維生素,能夠維持母豬正常的受胎率,保證胚胎發育,如果環境溫度高,豬只正常采食的飼料中具備的維生素沒有理想的穩定性,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失效,最終還是會影響母豬的受胎率,不利于胚胎發育。
青綠飼料:日常生產中如果母豬采食的青綠飼料缺乏,就會造成相應的維生素攝入不足,生產中主要可見母豬便秘,但是同樣也會影響母豬的采食和繁殖力。
二、環境溫度
1、通風
公豬產生的精液活力會受到環境溫度明顯的影響,通常公豬所處環境的溫度越高,公豬精液的活力越差。所以炎熱夏季的豬舍溫度甚至會高于40攝氏度,必然會影響公豬的性欲,導致公豬產生的精液稀薄,而且多見死精和弱精,精子活力會嚴重的下降,這樣就會直接影響了母豬正常的受胎率。所以在生產中應該盡量保證種豬對于舍溫的具體要求,夏季可以給豬舍加強通風處理,或者是通過采用噴淋設備給豬舍降溫,也可以每天應給豬只進行淋浴,以達到降溫的目的。還可以采取滴水的方式,或者給地面和屋頂灑水,以提高水分的蒸發,最終降低舍內的溫度。有條件的飼養場可以通過安裝排風扇的方式以增加舍內的通風量,或者是給種公豬的舍內安裝濕簾或空調,能夠非常有效的降低舍溫。但是在寒冷的冬季,應該做好豬舍的保溫措施,避免低溫影響種公豬的性欲,從而對母豬的生產性能產生不利影響。
2、霉菌毒素
霉菌和霉菌毒素通常也是在每年氣溫稍高的時間段頻繁的活動,這些同樣也都會造成母豬的繁殖能力受到嚴重影響,臨床中主要表現為不發情、受胎率低、產仔數少、泌乳性能下降等癥狀。通常應該在供給豬只采食的飼料中添加相應的霉菌毒素處理劑,以緩解霉菌毒素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程度。
3、運動量少
我國大多的飼養場都是呈現規模化的飼養模式,這種模式有很大的飼養優勢,但是也同樣存在缺點,主要就是豬只的運動量不足,尤其是采取定位欄模式飼養的豬只運動量極少,母豬主要可見后肢乏力,嚴重影響配種。公豬如果運動量缺乏,會明顯影響精液的活力,受胎率也會直接受到負面影響。所以實際生產中應該創造條件,給豬只提供運動的場所,保證豬只應有的運動量。
4、防治措施
首先,我們需要加強疾病監測。檢疫人員應注意母豬的日常檢查。由于母豬口蹄疫發生的概率相對較高,因此在檢驗過程中,應注重檢驗。對口蹄疫多發地區,要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和檢查,加強疫情。防控力度。
第二,加強飼料的日常管理。我們應該經常清理母豬的糞便。母豬的飼料和水源應遠離母豬的繁殖區。我們應該盡量不讓其他動物進入繁殖區,以防止病毒的交叉感染。要注意飼料的合理混合。我們不僅要喂一種飼料,還要保證飼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和微量營養素。定量元素等,使母豬體內免疫增強。
總之,雖然養豬比牛羊養殖業簡單得多,但疾病卻很少。然而,也有必要清楚地認識到豬是消費最多的肉類。穩定的程度會影響市場上豬肉的價格,并盡量避免在育種上出現任何問題。作為小豬生產的個體,母豬需要飼養員付出更多的努力來保證其健康生長。生殖期常見病的防治應更加重視。有效合理的育種措施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使育種工作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164299黑龍江省孫吳縣畜牧獸醫局奮斗鄉畜牧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