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改
羊球蟲病是由艾美耳球蟲引起的一種原蟲病,在羊場養殖中屬于常發病之一,春、夏、秋三季發病率較高,成年羊大多數呈隱性感染,而哺乳羔羊、育肥前期羔羊,發病特征則比較明顯,在不同品種和不同年齡間均可感病,感病后,病菌主要寄生在羊小腸和膽管上皮細胞中,按照寄生部位,一般可分腸型球蟲病、肝型球蟲病和混合型球蟲病三種。本文對此進行了簡要分析和研究。
一、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
1、事例分析。2018年初,河南某縣某養殖場飼養母羊510只,進入3月份中旬,部分母羊產的羔羊在哺乳期出現拉稀便、消瘦、發燒等癥狀,隨后幾天出現羊羔死亡,截止4月15日,該養殖場共死羔羊57只,在此期間出生的羔羊幾乎全部死亡,發病期間該場畜主用頭孢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恩諾沙星等多種抗生素進行治療,效果甚微。
2、發現癥狀。病羊羔精神不振,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尾部肛門、后肢上部附近沾有稀糞便,或伴有血便。發病初期糞便不成型,4至6天后,羊羔被毛逢亂不潔、腹瀉,糞便粘稠,以黃褐色為主,隨著病樣的加重,排出水樣稀便的同時,帶有粘液,經檢測,這種粘液為壞死的腸道上皮組織,伴隨此種病癥,羊羔很快衰竭而亡,死亡率幾乎高達100%。
二、剖檢及實驗室診斷
綜合以下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實驗室確診該羊場暴發羔羊球蟲病。
1、剖解3只剛死亡的羔羊,病羊除腸道外,其他器官均未出現明顯病變,盲腸腫大,內有血液或凝血塊,腸壁出血或有灰白色壞死灶。小腸壁增厚,出現水腫,呈粉紅色,有2只小羊腸道有充血、出血情況,腸粘膜有淡白色或黃色的腸結,有粘膜脫落現象,漿膜面有出血點或灰白色壞死灶,腔內有血樣物,腸系膜淋巴結水腫,肝臟腫大、淤血。無菌采集3只病羊的肝臟、脾臟、肺臟、淋巴結以及相應血樣,并采集3只腹瀉羊羔的一節小腸、糞便以及3份正常羔羊的糞便,送河南獸醫研究所檢查。
2、在無菌條件下,采集病羊的肺、肝、脾等內臟組織、小腸段,以及病羊拉出的新鮮糞便做下列剖檢試驗:
①細菌培養。在無菌操作臺上用接種針在菌操作臺內勾取肝、肺、脾組織,培養物接種,均勻涂擦于普通營養培養基上,鮮血營養培養基上,SS至瓊脂培養基上放置于細菌培養箱內,37℃培養24至48小時,后觀察結果。
②涂片。用滴管滴一滴蒸餾水(無菌用水)在干凈的載玻片中央,將牙簽消毒,將糞便攪拌均勻涂成薄片,蓋上玻片,顯微鏡下10倍物鏡鏡檢,可觀察到大量的球蟲卵囊。也可取盲腸內容物制作涂片,在10倍物鏡下鏡檢,可觀察到球蟲裂殖體、裂殖子以及球蟲卵囊。
③腸粘膜刮片鏡檢。剪開病死山羊小腸段管腔,除去內容物及表層粘液、血液,再用手術刀片取少量腸黏膜,置于載玻片上中央,加1至2滴蒸餾水,用消毒后的牙簽攪拌均勻,蓋上蓋玻片,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卵圓形或橢圓形的球蟲卵囊。
三、預防與治療
1、預防
①確保羊場科學化飼養,合理圈舍。根據不同日齡羊飼養需求,喂不同的全價飼料,合理安排圈舍,上風口是斷奶羔羊舍→哺乳與分娩母羊圈→臨產母羊舍→懷孕母羊舍→空懷母羊舍→育肥前期羊舍→育肥后期羊舍→至出欄羊舍→病羊隔離舍→糞便與尿液堆放沼氣池(風口處)。
②確保羊場要進行定期清掃消毒,保持圈舍及周圍環境的衛生。羔羊球蟲病病菌對外界的抵抗力很強,普通消毒作用性不大,可采用3%熱堿水或80℃以上熱水對圈舍及周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并保持通風干燥。或用氯制劑與酸制劑交叉消毒。消毒順序按照上文圈舍上、下風口安排噴灑。天清除糞便,進行堆積生物熱消毒。鑒于球蟲的散播者以成年羊為主,應將羔羊隔離飼養管理。
2、藥物治療
①按每100kg飼料加100g比例拌勻,續用藥2至3天,或用地克珠利水溶液進行治療,全群按說明書用量加5至6倍,連用3天。但應注意地克珠利停藥后的反彈現象。為此,也可以選擇磺胺氯吡嗪鈉進行治療。
②常山堿是常山中的有效抗球蟲成分,具有無公害、不易產生耐藥性和低毒副作用的優點,它能保持腸道正常吸收,快速恢復采食量,對球蟲子孢子、第一代繁殖體和第二代裂殖體有較強的抑殺作用,常山口服液需飲水給藥,每瓶500ml兌水1000g水,下午集中一次飲水,連用3天。
③磺胺喹惡啉鈉(三字球蟲粉)可干擾蟲體細胞核分裂和線粒體,抑制細菌和寄生蟲的生長繁殖,對各階段球蟲均有強大的抑殺作用,該藥安全高效,不易產生耐藥性,不影響宿主對球蟲產生免疫力,對治療爆發性球蟲病頗有效果。用藥時,每100g兌水400斤,混飼藥量加倍,1日1次,傍晚前后集中投服,連用3天左右。此外,應注意的是球蟲有抗藥性特點,基于此,要經常更換抗球蟲藥物品種,提高治療與預防效果。
3、生長環境管理
羊球蟲病多發于春、夏、秋三季等陰雨潮濕季節,基于此,應加強圈舍內外環境,多通風,保持羊舍干燥,減少濕度,勤換墊草,清除糞便,定期消毒,并控制羊群密度的同時,推廣規模化高床飼養,降低羊與致病因子的接觸幾率。適時戶外放牧,增加活動量和羔羊體內維生素D和膽固醇的含量,增強體質,促進骨骼發育。
四、診治體會
1、球蟲是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引起羔羊下痢、消瘦、貧血、發育不良,甚至發生死亡,對羔羊危害極大大。球蟲卵囊主要寄生在病羊與帶蟲成年羊的腸道中,隨著糞便排至體外,容易污染草地、飼料、飲用水等周圍環境。
2、孢子化的球蟲卵囊對外界抵抗力較強,應對圈舍和用具進行消毒,并對圈舍附近出現的蒼蠅、蟑螂、老鼠等害蟲要及時消滅;糞便要經過堆積發酵后方可對牧草、蔬菜果樹等進行農作物施肥。
3、羊球蟲病經常會發生在飼料與環境臨時改變時,因此,要對飼養管理進行強化,減少應激情況,在更換飼料時,助于過度,防治球蟲病的發生。球蟲病發生時,要進行及時的診斷與治療,減少其他細菌性疾病的發生與感染。
4、若遇到陰雨潮濕、球蟲病易發季節時,要加大管理力度,進行全群預防性驅蟲,完善消毒機制,減少寄生蟲病的發生。
(作者單位:466300河南省沈丘縣畜牧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