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秀
小黃菇娘是集食用與藥用為一體的高級新型營養保健“草本水果”,種植技術簡單、生產成本不高,商品果在國內市場上極為緊俏。據拜泉縣調查情況,每公頃利潤高達7萬元,經濟效益極為顯著。若采取聯戶種植、公司帶動等模式加以良性引導,不僅易于種植戶規避市場風險穩步增收,而且可迅速形成我縣農民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一、拜泉縣小黃菇娘部分種植戶生產經營情況
經過對興華、興農等5個鄉鎮6戶兩年以上種植經驗的農戶調查,商品果一直供不應求,經濟效益可觀。
1、種植年限、規模和經營方式。所調查的農戶普遍具有2年以上的種植經歷,年限最長的農戶已經達10余年之久。規模由幾百平方米到三、四坰地不等。商品果通過本地市場零售或向克山、海倫、天津等地批發。
2、畝產量和經濟效益。農戶目前采用的是直播地膜覆蓋栽培,每公頃平均商品果產量在7500-9000公斤。近三年以來,縣內市場批發價格6-10元/公斤不等,市場零售價格12-20元/公斤不等。小規模種植每公頃效益6-7.5萬元,大規模種植每公頃效益2.25-3.75萬元。
3、生產成本和產品優勢。(1)小黃菇娘種植成本較低,宜選擇向陽、通風、排水良好的平崗地,土壤不宜過于肥沃,避免谷麋茬和粘玉米茬。每公頃種子成本3000元、地膜1200元左右、施用炒熟的黃豆拌兒900斤,0.1公頃以下小面積種植不計雇工成本,每公頃7500元左右,大規模種植計算雇工成本,每公頃成本不超過15000元。(2)與葡萄、櫻桃等比較,菇娘的營養價值極高,它含有18種氨基酸、鉀、磷、鎂、鈣、鈉等無機元素以及A、C、D、E等8種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和大量的纖維素。其中富含天門冬氨酸,維生素C、E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5倍。拜泉縣小黃菇娘基本屬于本地獨有的特色漿果,不施用化肥,不施用農藥,品質好。(3)小黃菇娘在采收后,經過晾曬后熟,適宜溫度、濕度和通風良好的情況下,貯存期可長達兩個月,便于長途運輸。(4)小黃菇娘非常適合地頭、地腦等小面積零散地塊分散小規模種植,特別適于具有一定勞動能力且土地經營規模小的農戶用于生產創收。
二、小黃菇娘生產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1、質量。主要是裂果問題,雨水過多的情況下,成熟度越好裂果越嚴重。
2、采收。小黃菇娘屬于無限開花結果作物,盛果期開始可進行多茬采收,但只能人工采收,用工集中且勞動強度大,一般每畝地每次采收需熟練工2人工作10小時以上。
3、銷售。種植戶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缺少統一穩定及時的銷售商和相應的渠道。從興華、興農兩個鄉鎮看,針對本地市場的種植戶多是面積不大(幾分地到一畝多地)、自己有運輸條件和市場零售能力的農戶,菇娘采收后直接拉到縣城內的市場進行銷售,年銷售量1萬公斤左右。三道鎮等地的菇娘主要通過收購商,銷往克山、海倫、哈爾濱、北京、天津等地,但銷售鏈條極不穩定。
三、關于發展小黃菇娘特色經濟產業的幾點建議
1、將小黃菇娘作為調整種植結構的高效經濟作物。多年以來,玉米、大豆在拜泉縣的年均播種面積都占到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用于調劑茬口和調整種植結構的其他作物如馬鈴薯、甜菜、葵花、小豆、蕓豆等大田作物,因年際間氣候影響、市場價格等因素,并不能完全滿足結構調整的需要和小規模種植農戶的脫貧致富的需求。鑒于,小黃菇娘種植不需要太大種植規模就能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畝效益高達5000元的利潤遠遠好于種植甜菜、葵花、紅小豆等作物的收入,又利于種植結構調整,建議鼓勵農戶將小黃菇娘作為調整種植結構的高效經濟作物進行適當種植,快速增加種植業經濟產值。
2、將小黃菇娘作為本地唯一的特色漿果做成品牌。據了解,在我國只有包括拜泉縣在內的東北少部分地區能夠種植小黃菇娘,口感甜脆,多汁,色澤鮮黃,營養價值高,具備較強的地域特色和品牌打造空間,如果立足做綠色小漿果精品食品和知名品牌,不難成為獨具一格、效益突出的種植業產業。
3、組建成立小黃菇娘購銷公司解決市場銷路問題。目前困擾小黃菇娘大規模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就是銷售問題,如以個人集資入股、政府扶持場地等方式,由有能力的人進行管理經營,組建成立小黃菇娘購銷公司,與農戶簽訂意向性合同,再進行產品包裝和營銷策劃,確保穩定、高效的市場銷售,完成種植戶與銷售市場之間的對接,非常容易在極短的時間內打入國內高端市場,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因地制宜地引導農戶進行大范圍、小面積多點示范。從興華、興農等鄉鎮的小黃菇娘種植農戶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僅僅是從承包田中拿出極小的一部分地頭地腦的耕地進行種植,在不耽誤其他大田作物生產經營的情況下就能夠增加一筆很可觀的收入。基于此,為避免一哄而上和盲目種植產生不良影響,建議利用科普之冬等農業科技普及活動,組織那些嘗到甜頭的有多年種植經營經驗的農戶和有關技術人員宣傳相應的種植技術和好的經驗做法,因地制宜地引導農戶進行大范圍、小面積多點示范,并通過購銷公司對這些示范戶的產品按質量進行收購,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必然會對部分農戶增加收入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并確保小黃菇娘產業的良性發展。
5、將種植小黃菇娘作為重點扶貧產業項目。產業扶貧是短期內有效解決貧困村和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但選擇什么樣的產業極為關鍵。小黃菇娘對土地的養分含量要求不高,通風良好、陽光充足、不內澇上崗的閑田隙地就可種植,有投入少、易操作、周期短、有市場、見效快的優勢,如果鼓勵組織貧困戶、貧困村或一般農戶進行聯戶種植,由小菇娘購銷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和產品收購,確保種植戶的經濟利益,就可收到很好的脫貧效果:一是對于那些有一定種植經驗和勞動能力且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人口,組織他們每戶種植1畝地小黃菇娘即可實現當年脫貧;二是對于那些不能從事田間勞動但擁有一定數量土地的貧困戶可實現較高價格的土地流轉增加收入,也可以讓有土地的貧困戶和缺少土地但有勞動能力的人結成合作伙伴,按比例分配經營利潤,共同致富;三是可充分發揮留守農民在掛鋤至秋收前這段時間的閑置勞動能力,通過參與小黃菇娘生產務工勞動增加收入;四是對那些目前還沒有選到更好項目的貧困村,組織能人進行種植經營,每個村經營兩三百畝就可有過百萬元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164700黑龍江省拜泉縣拜泉鎮農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