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鋒
對于林業,習主席強調“既要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又要保證林業的健康發展”。但目前而言,林業種苗技術存在薄弱環節,種苗存活率成為突出問題。因此,要進一步提高生產技術的同時,加強其管理,從而促進林業穩步發展。
作為國家的重大舉措,林業的質量關乎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關乎我國的未來發展。借助于更為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管理措施來提升整個林業項目的質量,有利于探索出造林與人民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良性發展道路。
1林業育苗生產技術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嚴重缺乏林業專業人才
眾所周知,林業長期以來都是我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不僅關系到我國經濟進步,還關系到社會生產力的提升,理應得到重視。但實際林業發展過程中林業種苗生產技術及管理并沒有得到高的重視及關注,也沒有專門去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導致林業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另外,相關企業及部門給林業專業的薪酬較低,不難留不住現有的人才,還吸引不了更專業的林業種苗生產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投入到林業生產及發展中。加上中國的許多林業工作都在山區,交通不便。困難的條件下,很多優秀的林業苗木培育人才不愿意來這種環境下工作,導致林業建設工作難度增加,最終降低了我國林業苗木種植質量及產量,苗木抗病力和成活率低,浪費了大量的材料和人力。
(2)林業苗木技術水平較低且管理機制不完善
社會是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新趨勢,各行各業都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生產技術,并不斷優化管理機制的,以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發展。而林業作為經濟體系組成部分,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林業苗木技術,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從而促進林業發展。但很多調查發現,目前我們林業苗木技術水平并不高,相關部門管理機制也不夠完善,導致苗木生長質量不理想。管理機制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層在以下兩方面:第一,用于苗木種植的工作設備不先進,并且沒有引進先進的智能技術,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管理效率較低,沒有有效的保證。缺乏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極大地影響了發展道路。第二,管理機制水平低,導致苗木工作的不合理實施。要在管理模式上做出重大改變,緊跟時代潮流,避免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浪費。
(3)機器設備落后,缺乏充足資金支持。
目前,林業種苗生產過程中還延用了很多傳統的生產技術,很多苗木種植都還使用人工種植方法,這樣雖然保證了種植質量,但種植效率不高,還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及人力,如果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進行種植,必定節省很多人力及時間。很多地區的林業機械設備落后,不僅沒有應用到自動化機械設備,還沒有引進先進的信息化和集約化設備,既降低了勞動效率,又間接性的影響和降低了苗木質量及產量,關鍵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外,國家對林業苗木生產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林業難以引進先進的技術及設備,從而降低了林業生產力,不利于林業經濟增長。林業是一個具有長期利益周期的行業,資金回收很長。在此期間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為有了足夠的資金才能及時更新技術和引進人才,從而促進林業建設及健康發展。
2、林業種苗的生產技術與管理措施
(1)提高設備先進化,科學化生產與管理
第一,林業部門要提高對林業資金投入的重視度,并加大對林業生產的資金投入,積極申請資金;第二,引進先進設備及生產技術,以提高林業種苗生產質量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積極引進新品種,并加強苗木培育創新,以培育更多優質苗木,促進中國林業發展,增強苗木競爭力。
用新技術加強對林業種苗的科學管理。與其他建設項目一樣,造林林業種苗面積普遍較大,難以對廣大地區的人員進行檢查和管理。為此,用當前先進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造林管理是一項開創性的事業。目前該領域使用的新技術主要包括遙感技術、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主要用于獲取整體造林現狀等信息,從而提高效率。實施林業種苗控制。例如,與過去的低效人工檢查不同,衛星遙感技術可用于隨時觀察植樹造林的狀況。實現管理信息化和網絡化需要一定的資金和設備投入,這是當前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在森林保護的后期,采用先進和科學化手段對病蟲害進行監測和控制,提高土壤有效性,保證林業種苗的持續發展。
(2)改善生產模式,加強生產管理
一是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加大新品種培育,明確市場需求,分析生產成本,改進生產技術,完善種苗生產模式,使其更加適應社會需求。二是加強林業生產管理。應認真選擇,嚴格檢查苗木,消除假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促進林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林區病蟲害防治,提高樹木抗病能力,保證林業質量;再次,減少林區農藥噴灑,采用“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減少林區農藥和化肥的藥物污染,保護林區。最后,完善林區基礎設施建設,使道路暢通,便于運輸。
(3)提高栽培過程的質量管理力度
在造林項目的早期階段,非常有必要對地形和建筑區域的土壤進行采樣和分析。通過確定土壤的pH,可以確定合適的種苗種類。通過測量土壤中的濕度,了解種植時期。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是種苗。種植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為此,施工人員應接受相應的指導和操作培訓??梢云刚堃恍┟缒痉N植專家及專業人員指導施工人員,使整個植樹工作到位,不會造成返工狀況的發生,提高施工效率。在建設的同時,要配備一定的施工監理人員,嚴格監督苗木種植、整地、土壤耕作、撫育和管理等,及時糾正不當行為,落實建設責任制。對于個人,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就可以追溯到源頭。
(4)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待遇
第一,定期對林業苗木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及技能培訓,以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第二,完善獎懲制度并提高林業工人的工資和待遇,對于技術水平高的給予經濟獎勵,有促使工作人員積極主動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綜上,落后的育種技術不能保證幼苗的生長效率和未來幼苗的質量。嚴重降低林業的經濟效益,成為林業未來發展的絆腳石。因此需要通過提高設備先進化、改善生產模式;加強生產管理、提高栽培過程的質量管理力度;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待遇等舉措,來強化林業種苗的生產技術與管理。
(作者單位:122000遼寧省國有朝陽縣朝陽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