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經濟林木是指以生產經濟產品為主的林木,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并且我國地質以及氣候等方面的條件比較優越,為經濟林木的栽培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經濟林木的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我國廣大農民群眾的就業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地方經濟。因此,在經濟林木的栽培過程中,需要注重對經濟林木栽培技術的應用,并且要注重分析和總結經濟林木栽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提升經濟林木栽培的質量,促進經濟林業的發展。
1、經濟林木栽培技術要點
(1)樹形的修整
樹形的修整可以促進林木的健康生長,在進行樹形修整過程中,需要遵循生物學的規律對林木進行疏枝、摘心、抽梢、回縮以及短截處理,經過科學的整形處理,可以促進林木的健康生長,提升林木的經濟價值,進而為農民群眾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例如,針對葡萄樹的樹形修整,可以將葡萄樹修整成棚架性或者修整成籬架形;針對榴樹以及石桃樹的修整,可以將其修整為開心形。通過這種修整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經濟林木的生長,并且可以提升經濟林木所產生的經濟價值。
(2)花果管理
加強花果管理不僅可以提升果實產量,而且能夠有效提升果實的品質,進而提升林木的經濟價值。進行花果管理,應結合當地的土壤性質以及土壤肥力,并且根據經濟林木的樹齡以及經濟林木的品種等進行科學的管理,要在確保合理的定果范圍內對盛果期的經濟林木進行疏花和疏果處理。例如,在葡萄的栽培過程中,可以在對葡萄蕙尖進行殺菌處理后,應用袋子將果實套上,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后,再將套袋去除,這樣做能夠促進葡萄的著色。再比如,栽培杏樹的過程中,要將果實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0厘米左右,這樣可以促進果實的生長,進而提升產果率以及提升果實的品質。在梨樹的栽培過程中,可以將果實的距離控制在20厘米左右,有利于梨子的生長。
(3)肥水管理
科學的肥水管理是經濟林木健康生長的關鍵,充足的肥水供應能夠為經濟林木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這不僅能夠促進經濟林木的生長,而且可以提升經濟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例如,為了促進幼苗以及樹體的發育,可以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對林區進行施肥,所施加的肥料應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為了保障經濟林木的健康生長,還需要注重病蟲害的防治,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為了避免造成大量的藥物殘留以及影響經濟作物的品質,應盡量采用無害的生物防治技術以及物理防治及時,盡量減少對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這樣既能起到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也能降低對經濟作物以及周圍環境的污染。除此之外,在經濟林木的栽培過程中,施加秋肥也是十分必要的措施之一,通過對經濟林木施加秋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經濟林木的坐果率。例如,可以根據不同經濟林木的不同特點在土壤結凍之前施肥,所施加的肥料應以有機肥料為主。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栽種前期進行追肥,追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每株施加0.3-0.5千克左右。追肥也可以施加速效氮肥,速效氮肥每株施加0.2-0.5千克左右。在經濟林木的栽培過程中,除了要注重施肥管理之外,還應注重水分的管理,在雨季,要注重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土壤中存在積水;在旱季,要做好灌溉工作,為經濟林木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通常情況下,施工工作也可以配合灌溉工作同時進行,這樣既能提升肥水管理的效率,也能提升肥水管理的效果。
2、經濟林木栽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發展規劃不完善
我國的經濟林木分布十分廣泛,并且品種也十分豐富,但這些經濟林木主要以野生植物為主,其在生長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較高。只有在符合經濟林木生長的地區進行栽培才能使其得到健康的生長,才能充分發揮出經濟林木的經濟價值。但在經濟林木的實際栽培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發展規劃,致使經濟林木的種植比較隨意,以板栗為例,板栗的種植以地勢較為平緩的山地為佳,最好選擇在土壤厚,排水通暢的土地上種植,但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在很多地區都能夠見到板栗的種植,并且種植條件并不適合板栗的生長。這種隨意的種植方式不利于林木的生長,不僅不能充分發揮出經濟林木的經濟價值,而且也使得經濟林木的重視缺乏地方特色。
(2)品種不佳
品種的選擇對于經濟林木的種植意義重大,科學選擇品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經濟林木的經濟價值。由于我國經濟林木的品種較多,農民群眾在品種的選擇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導,導致選擇不良的品種進行種植,這種種植方式導致我國經濟林木的單產量較低,并且也會影響到產品的品質。這一方面會影響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會嚴重影響農民群眾經濟收益。
(3)創新培育能力不足
在我國的經濟林木栽培過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傳統的栽培技術,并應用傳統的品種進行栽培。由于創新培育意識缺乏,導致創新培育能力不足,進而使得經濟林木栽培技術以及經濟林木的品種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缺乏良種,進而導致經濟林木栽培的經濟效益較低。
3、經濟林木栽培種植改進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
經濟林木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各地方政府應加大對經濟林木產業發展的經濟與技術等方面的投入,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新型栽培技術的推廣工作,提升經濟林木的栽培技術水平,提升經濟林木栽培過程中的科技含量,推動經濟林木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政府部門應根據本地區的土壤環境以及氣候等方面的特點,積極促進符合本地區的經濟林木栽培活動,要對經濟林木的栽培進行科學規劃和宏觀調控,積極引進外來的優質樹種,提升優質品種的比重,進而使經濟林木的栽培創造出更佳的經濟效益。
(2)加強良種培育研究
在經濟林木的栽培過程中,良種的栽培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經濟林木的經濟效益。因此,需要高度重視良種的培育工作,這對于我國經濟林木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種培育單位要加強對良種培育方面的研究,不斷研發新型良種。政府部分應給予良種培育工作以支持和獎勵,促進良種培育工作的發展。隨著人們對食品健康重視程度的提升,市場對綠色、無公害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加強良種培育,可以生產出更加健康的食品,進而滿足人們的需求。
經濟林木的栽培,既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增加農民群眾的經濟收益。在經濟林木的栽培過程中,應加強經濟林木栽培技術的應用,提升經濟林木的栽培水平。
(作者單位:273200山東省泗水縣泗河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