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剛
2017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國各地要持續推進“廁所革命”,把這一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要努力補齊這塊影響著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廁所看似雖小,但是體現民生大主題,是展現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廁所革命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大局的重要一項內容,廁所革命能夠起到培育、傳遞講衛生的文明新風,美化鄉村自然環境風貌,是順應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黑龍江省雞西市將分布式能源建設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突破口,推動著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
一、黑龍江省雞西市分布式能源建設概況
黑龍江省雞西市分布式能源是一種實現能源和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綜合系統,可以持續獨立輸出的熱能及帶動衛浴一體。安裝相對簡捷、功能也很實用,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農村居民安上太陽能衛浴一體化裝置,解決了部分農民洗澡難、排污難、入廁難的問題,同時極大地提升了廣大農民的生活品質,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雞西市委市政府順應民意,將分布式能源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進行建設,他們堅信,新常態下分布式能源建設建設美麗鄉村的最好方式,也是當前轉變農民生活方式。雞西市從2014年開始嘗試在城子河永紅村、梨樹區堿場村、恒山區薛家村安裝農村室內水沖廁所和太陽能熱水器,得到了廣大農民的認可。雞西市財政對區示范農戶每戶補貼2000元,對縣(市)示范農戶每戶補貼1500元。各縣(市)、區政府結合自身財政狀況、村集體積累及示范戶數量等情況,在市財政補貼政策基礎上,也制定了相應的獎勵政策。到2018年底,全市投入建設資金約11200萬元。其中,市政府補貼資金近2500萬元,縣(市)區、鄉鎮兩級政府補貼資金約4800萬元。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2015年到2018年,全市累計建設分布式能源15741戶(2015年建設3199戶、2016年建設7542戶、2017年建設5000戶)。其中,密山市建設4739戶,虎林市建設4196戶,雞東縣建設3000戶,雞冠區建設884戶,恒山區建設919戶,滴道區建設1030戶,城子河區建設365戶,梨樹區建設328戶,麻山區建設278戶。實現衛浴一體后,糞便可以進行集中堆漚處理,漚好的農家肥是生產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最好肥料,實現環保了再利用,大幅提高了農民幸福指數。
二、農村廁所革命存在的問題
廁所不僅是日常生活必備的設施,還是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標志。由于基礎設施不配套以及陳舊觀念的影響,到目前為止,農村土廁依然大量存在,尤其在夏季,嚴重影響著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而且對農村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是農村傳統衛浴方式根深蒂固。一些農民不習慣使用室內衛生間坐便器、不習慣在室內洗澡。有的村莊把旱廁改成水沖式廁所后,不久又恢復使用了旱廁,水沖式成了擺設,農村千百年來形成的這一觀念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二是村集體重視不夠,農戶無暇顧及廁所革命。少數村干部對改廁認識不高,重視不夠。部分村干部只抓經濟指標,把農村改廁工作當做軟任務,認為可抓可不抓,抓不好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村里工作成績,極少數村干部甚至認為改廁是農民的個人行為,無需村里過問。還有很多家庭夫妻雙雙外出務工,家中只留有老人和兒童,經濟和精神上支持力量不夠,勞動力缺少,無暇顧及農村改廁工作。
三是老舊房屋不適合安裝。有的農戶居住的房屋老舊、面積小,或者結構不合理;有的農戶后院狹窄,沒有地方挖積污池;有的農戶住的是泥草房,沒有安裝價值。
四是農村嚴重存在等靠要思想。在我省很多地方,干群關系依然緊張,一些農民對政府大包大攬習以為常,他們認為搞這些只不過是當官的應付差事,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撈政績,他們不愿意拿一分錢、出一分力。
五是農村廁所改造管理養護機制尚未建立,制約了改廁成效的發揮。由于當前農村市場化的管理機制尚未建立,農村旱廁在改造完成后,其定期收運、糞渣資源利用、管護維修等后續工作不完善,糞便的后期處理問題依然普遍存在,這都影響著廁所革命的推進。
三、農村廁所革命對策建議
1、強化宣傳引導。通過前期工作成效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充分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大力傳播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意義、經驗做法,切實增強農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讓村內黨員干部帶頭做、示范做、教著做,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無害化廁所的使用培訓,實現以“訓”促“宣”的成效。廁所革命要先易后難、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穩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2、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廁所革命的目的是為農民增加福祉,農村廁所改建涉及的農戶家庭水廁設施、村民共享基礎設施等的建設投入,是一筆必需而又不小的數目。有的地方政府承擔了全部成本,有的地方政府承擔了大部分成本。政府應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力度,優化對改廁農戶的補貼,引導他們選擇更為現代化的衛生廁所技術設施。
3、創新改廁的運轉機制。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管護機制,通過購買社會服務、PPP、加強技術人才培訓等方式,讓受損的廁所設施得以及時修繕,重新運轉。要讓農村衛生廁所落地生根,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形象工程上面。同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公共衛生廁所的可持續運轉,將目光放在農村公共廁所的運營管理及維護上。此外,還應避免改廁產生新污染,加強排泄物無害化處理,推進城鄉衛生基礎設施有機銜接。
4、轉變農民群眾衛生觀念。由于農民群眾文化程度不高,自身素質也不高,在很多地方,即使廁所建好了,設施也很完善,但是,很多農民卻很難改掉不文明、不衛生的生活習慣。因此,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宣傳引導教育,引導農民觀念轉變。可以通過設評分欄、辦黑板報,開展農村衛生評比活動,從而選出優秀的家庭進行獎勵;也可以通過編成兒歌詩歌、地方傳統戲劇的形式,對廣大農民群眾進行教育;還可以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進入農戶家庭深入開展宣傳、設立衛生講解員公益性崗位等等。
5、建立社會化管護機制。建議按照市場化、公司化運作模式,可以將服務外包,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或個人出資進行改廁后的定期收運、檢查維修、糞渣資源利用等后續工作,形成責權利一致、管收用并重的長效管理機制。積極主動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每個縣可以統一配備抽糞車,對處理后的糞便進行收集再利用。
(作者單位:150001黑龍江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