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君 張燕 王小東 石夢媛
新疆西部額敏盆地內重要的水域系統額敏河流域,是盆地內生態環境及人類發展的基礎,形成的額敏河濕地流域系統由于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水域內水資源較為匱乏,形成了每年春季降雨量大、秋季河流斷流干枯的情況,不利于實現整個額敏河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分析了額敏河流域水文環境,探討了額敏河濕地開發生態效應,基于濕地系統更為科學合理的開發,對水資源的利用需要人為進行干預,實現人為調控,才能保障額敏河生態系統的良好發展。
額敏河流域位于新疆最西部塔城盆地,三面環山向西開口,處于中亞西亞內陸區域,海拔450~800m,由于其獨特的地形,導致年降水量較多,盆地中部年降水量達到320mm,中低山區部位降水量略高,達到了500mm,每年的春秋季節是降雨多發時期,其中4月為降水量最大月份,占年降水量15%左右。由于盆地處于風帶區域,冷空氣西灌,最高時風速可達8m/s,降雨后蒸發量較大,向西開口的獨特地形,形成偏西大風,使得風力驅使額敏河流域蒸發量加大,年蒸發量達到2200mm。整個流域面積較廣,達到了17137km2,流域水體補充主要來自于降雨及高山融雪,流域中支流較多,但流程較短,往往在流動過程被人工引用或下滲至地下而無法流入干流,整體而言區域從山區向盆地匯集的趨勢。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高,形成了額敏河濕地生態系統。
1、額敏河流域水文環境
①水汽來源
水汽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大西洋西風氣流,該氣流一路向西通過哈薩克斯坦,途徑地中海、黑海等水汽進一步補充,進入額敏盆地后形成大量降水,從而影響盆地水文環境。另一方面受東南方面北冰洋氣流影響,途徑烏拉爾山進入新疆,但該氣流流動過程水汽補充較少,進入額敏盆地后主要以大風影響,形成的降水量較少。
②徑流區域特征
冬季時期降雪量大且積雪時期長,造成了山地區域積雪量極大,對流域徑流的補充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徑流的分配上主要受到補給源的影響,形成了地勢盆地內較低的區域汛期長且集中的特點。每年春季到來后氣溫回暖,積雪融化,形成大面積積雪融水,但由于流域內大多數支流及干流經歷了長期的干枯,短時期涌入的洪水產生較強的垂向下滲作用,使得流入干流的水流量并不多,最終形成了額敏河干流水流量夏季小于冬季的特征,即冬季水豐富、春季水有余、秋季水量缺的特點。
2、額敏河濕地開發生態效應
①河流水系開發
持續的水資源補充是自然生態環境、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實現水資源控制及利用是保障河流水系統開發的前提。河流是地表水形態轉化的最為重要的場所及途徑,是維持水循環及生態系統的重要環節。對于水系統的開發及利用,勢必要造成原始水環境與人類開發利用的矛盾,對于水系統的保護和開發意義重大。就目前而言,額敏河流域已建成4座中型水庫、9座小型水庫,人為對河流的控制率達到了20%,解決蓄水及調洪是河流水系開發的重點工作之一。
②濕地生態系統現狀
近年來額敏盆地內大量山前坡地被開發為農耕地,主要利用灌溉的耕種模式,由于地表水資源無法不滿足實際應用,灌溉過程取水大部分來自于地下水資源,造成了地下水超采,形成了惡性循環,導致土壤荒漠化、鹽漬化加劇,覆蓋植被退化,對整個生態系統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每年4-5月時處于汛期,河流水資源水量較大,到達秋季9-11月時,大部分河流處于斷流和枯竭狀態,嚴重影響了河流水域生態系統的保持,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消亡。
③生態效益分析
以往的觀念認為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一定會對自然資源造成破壞,比方說水庫的建設,將會給河流流域自然生態環境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大多數人對水庫的建設保持消極的心態。而現代水資源開發利用觀念認為,水路大壩建設不僅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相反能起到調控作用,分配水資源量,實現生態效益的互補。因此,需要要河流流域的生態保護及生態修復作為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要方向,來促進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
④濕地開發及保護
對于額敏河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重點在于能維持流域內河流水資源量的持續,保障流域內動植物的生存需要,并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因此在額敏河濕地綜合開發及保護過程中,修復和保護生態系統應當是重要工作內容。使得水資源能夠更加合理的為生態系統和人類提供保障,實現節約水資源和保障生態系統、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
濕地保護是一項持久的工作,首先需要意識到對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對人類社會帶來的重要意義,在修復及保護過程中,要考慮到生態系統與人類發展的相互需求,形成具有生態效益、景觀環境資源效益、氣候環境效益的濕地河流水域體系,從而更加合理及科學的建設及保護濕地生態系統。
(作者單位:834600新疆額敏縣自然資源局(額敏縣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