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楠
我國經濟制度的完善應當具有轉型思維,強調把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稟賦情況結合起來,在和諧發展的理念下轉變滿后產能,進一步依靠市場進行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更好的滿足我國當下和長遠發展需要,著力構建可持續的綠色經濟體系,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經濟質量不足等問題,著力在適度經濟增長下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
一、體制障礙
1、排污費:排污費制度是我國一直以來用于控制污染,優化經濟發展方式,降低經濟發展成本的重要手段,排污費制度為控制和改善環境污染問題籌集了資金,為防治污染做出重要貢獻,對于優化水循環體系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低質低效的問題。例如,當前排污費的收費標準偏低,排污費沒能起到有效遏制排污的問題,一些污染企業繳納的排污費不足以抵消職能部門付出的排污成本。這導致企業在繳納低廉的排污費后不愿意使用積極治理污染的手段。其次,我國排污費的收費方法不合理,總體上以單項標準收取排污費,有時只是對排污濃度超標企業征收排污費,現有的排污費計費方法還在問題,有時只是對一污染物征收排污昆山,當含有兩種以上污染物時只爭取一種最高有害物質的排污費。這種計費方式嚴重的影響有害物質的處理效率,導致污染者僅注重最高污染物的治理,對其它污染物的治理不重視。當前排污費使用方式不合理,我國排污費的補償金不足,大量排污費還要返還給含糊不清排污者治理污染,由于缺少相應的約束機制,返還金沒能充分的用于排污治理工作當中。
2、增值稅:營改增在我國已經基本完成,國家于2018年末階段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稅費政策改革,減少企業的稅費負擔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促進手段。但是新稅法并未能充分的體現出國家對經色經濟項目扶持作用,例如,對涉及到環保型的企業存在著征稅過重的問題,對污染企業征稅方式缺乏差異性的做法,因此不利于達到有效征稅的目標,不少中小企業和個體創業者沒能充分的享受到稅制改革的福利,還要進一步細化征稅空間,著力運用個性化的手段保護創新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優化稅率與征稅范圍,從而達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目標。現有的稅制改革還要體現出對消費的刺激作用,注重運用稅制方式對社會經濟進行有效的調節。當前我國大力降低了消費稅,對汽車、柴油、進口商品實施了降稅,但是國際市場的巨裂變動使得我國稅制改革還要優化前行,還要進一步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情況提高稅制改革的靈活性,從而達到有效完善經濟制度的工作目標。
3、政策變化:只有不斷優化我國經濟政策,根據內外部形勢進行經濟建設政策的有效優化,才能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針對性,滿足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需要。當前應當根據國內外形勢進行針對性的經濟政策調整。在國內應當大力鼓勵綠色環保經濟項目,對房地產等產業進行綜合調控,著力運用政策手段把國內經濟發展的重心轉移到提高質量和創新方面,切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手段為綠色發展提供保障。
4、完善對策
在稅收制度改革方面應當體現出稅收對國民經濟調整的促進作用,強調減少創新和綠色無污染企業的稅收,注重對污染企業和破壞環境的企業提高稅收水平,征收專門的性污染稅種,不斷的通過稅收的方式達到有效調控污染的目標,更好的基于稅收達到促進我國經濟向環保方向發展的目標。首先,應當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對于依靠不可再生資源進行生產,對國計民生有較大影響的企業征收資源稅。其次,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稅費依據,保證自然資源被合理開采,通過稅費方式有效的控制亂挖亂挖的問題。還要進一步加強對排污費的有效計劃,著力按照國際的通行標準征收排污費,進一步把排污費向污染稅的方向轉變,對于直接污染環境和消費中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征收污染稅。還要繼續深化改革增值稅,增加增值稅稅種,促進環保型企業優先享受相關的優惠政策,達到鼓勵環保企業有效優質發展的目標。
二、經濟核算制度上存在的障礙。
1、應當建立科學的審計制度,注重提高對企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的審計水平,尤其注重在經濟審計的基礎上,還要加大對企業的環境績效的審計工作,根據環境的需要明確審計的重點,在細劃分類項目的基礎上做到全面進行環境審計。首先,應當保證環境投資項目評估有效性,充分的在經濟性在、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基礎上達到有效進行環境審計的目標。其次,還要優化審計工作制度,加強獨立審計與內部審計工作,更好的構建綜合性的審計體系。其次,還要優化提高環境管理機械與評估設置的工作效率,注重消除影響環境的各種因素,不斷提出促進環境改善的意見建議。
2、會計制度:
當前我國會計制度還不十分完善,還要優化我國的會計統計方式,在先進的會計制度中有效的反映企業主體與企業內部經濟關系,進一步將環境與資源消費納入到企業成本,不僅要將資源與環境消耗計入到投資成本,而且還要通過價格確認的方式資源環境的計耗成本入到其中,做到有效計算微觀經濟的成本,全面統計宏觀經濟的發展水平。還要應用綠色會計制度,進一步全面發展綠色審計,重點對企業的綠色數據信息進行全面監督,通過建立環境報告制度,環境監理機制,以及企業履行環境政策的制度構建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全面控制環境的影響力,達到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效解決環境發展中的問題。
只有不斷克服傳統會計制度存在的缺乏,切實建立完善的成本統計機制同,才能提高企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更好的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提高,達到優化社會環境體系,不斷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只有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考慮,切實運用稅費與政策手段提高企業對社會效益的重視程度,才能達到促進我國綠色經濟持續發展目標。
發展循環經濟是現代經濟建設倡導的重要理念,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綠色經濟建設體系,在政策、法律、金融、稅費等改革下不斷促進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著力構建完善的經濟發展體系,達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目標。
(作者單位:164600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