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6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變化與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急性腦梗死;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急性腦梗死是指腦部血供突然中斷而引發的腦組織壞死,多發于中老年群體,其起病突然,多伴有頭痛、眩暈及耳鳴等癥狀,若未及時地進行有效治療,則可能造成偏癱、失語等嚴重后果,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常規護理因干預措施簡單、缺乏針對性,對急性腦梗死的干預效果不佳。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效果較為滿意。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6例。觀察組男32例,女24例;年齡48-78歲,平均年齡(65.5±7.2)歲。對照組男30例,女26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65.2±7.7)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在觀察組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便盡早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具體為:①心理干預:因急性腦梗死會直接影響到患者語言、肢體感覺及運動功能,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情緒,護理人員需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并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與安撫,并講解此疾病的一些有效治療方法和成功病例,減輕患者心理負擔,重新樹立治療信心;②按摩患肢:每天定時為患者按摩患肢,按摩方法為由近到遠,再由遠到近地反復按摩;③關節活動:首先指導患者進行全身關節主動活動,并輔助患者進行最大活動范圍的關節被動活動,每天活動需定時定量,活動幅度需從小到大,促使患者逐漸恢復關節功能;④吞咽功能訓練:每天定時指導患者進行面部肌肉運動,并為患者按摩面部肌肉與咬肌,從而促使患者逐步恢復自主進食能力;⑤語言功能訓練:因急性腦梗死患者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失語癥狀,因此護理人員需根據其失語程度為其制定針對性語言干預計劃,首先應用肢體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然后逐步與患者簡單對話,同時指導患者家屬與患者要多溝通、引導,促進其語言功能恢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變化與護理滿意度。①生活質量:參考簡明健康調查表(SF-36)評定,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等維度,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高;②護理滿意度:采用自擬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定,包括護理態度、方法與技巧等,總分為100分,90-100分為滿意,70-89分為一般,其他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據,生活質量評分用表示,以t檢驗;護理滿意度用百分率表示,以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 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增長,且觀察組增長幅度較大,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一般與不滿意分別為38例、16例、2例;而對照組依次為22例、20例、14例,兩組護理滿意度相比(96.4% VS 75.0%),觀察組明顯更高,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為臨床常見病,易并發偏癱、失語等不良癥狀,常規治療和護理僅可幫助患者恢復部分受損的神經細胞功能,對患者預后改善效果不太理想。而據相關研究指出[2],早期康復護理的實施,可使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語言功能得到顯著改善,改善患者預后的效果更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早期康復護理可有效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具體原因為:由于急性腦梗死發病初期,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較高的可塑性與重組能力,而通過早期心理干預,不僅可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其主動地配合肢體活動及其他功能訓練,進而有助于改善患者機體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同時還可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有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3]。通過早期按摩患肢、關節活動、吞咽功能訓練、及語言功能訓練等措施,不僅可及時地對患肢產生良性刺激,加快腦神經側支循環建立與大腦半球功能重組和代償,從而顯著促進患肢功能恢復,同時也有助于吞咽、語言等功能的改善,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4]。
綜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4 建議
因急性腦梗死嚴重損傷患者神經功能、肢體運動功能等,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盡早地開展康復護理,改善患者機體功能,從而促使患者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陸娟,毛春美,夏艷梅,等.Orem自理理論指導下的路徑式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7):34-36.
張瀟瀟,王龍芳,唐雪花.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8,29(22):3246-3248.
苗保紅,呂小培,徐源.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134-135.
許向榮.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