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蔓

【摘 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方法:選擇2018年4月-2019年2月進行白內障治療的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80)和觀察組(n=80)。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臨床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處理。7d后對患者的效果進行評估,比較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情況和生活質量。結果:兩組護理前SAS、SDS、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循證護理后前房出血、眼內炎、高眼壓、角膜水腫的發生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循證護理運用到白內障患者的護理中,可以縮短患者手術恢復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循證護理;白內障;焦慮抑郁;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白內障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變渾濁,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眼部疾病。循證護理是通過大量的臨床資料分析,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況及生活習慣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為患者制定出院計劃以及康復指導,確保病人手術后能得到科學的護理,是一種嚴格以事實為依據的護理模式[1]。因此,本文采取隨機對照法進行研究,探討循證護理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2月進行白內障治療的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80)和觀察組(n=80)。對照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齡(56-78)歲,平均(63.12±6.13)歲。觀察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齡(54-79)歲,平均(61.50±7.19)歲。兩組患者性別及年齡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臨床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眼部檢查,進行白內障治療的宣傳教育,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對病人進行精神狀況進行測量。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循證護理處理,(1)成立護理小組。根據患者人數以及患者病情狀況,選擇合適的護理人員組建專業的護理小組,運用循證的依據,對患者的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生活注意事項等進行指導。(2)心理護理[2]。提供良好的病房環境,每天指導患者進行放松,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患者適當的鼓勵與支持。(3)術后指導。醫護人員需正確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及原理,對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講解,告知其勿用手揉眼睛、不要用眼過度。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SAS、SDS量表超過50分表示達到抑郁焦慮情緒,分值越高,其焦慮、抑郁程度就越嚴重。采取生活質量問卷調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觀察兩組患者的前房出血、眼內炎、高眼壓、角膜水腫發生情況。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情緒、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護理前SAS、SDS、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循證護理后前房出血、眼內炎、高眼壓、角膜水腫的發生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白內障又稱為晶狀體渾濁,主要癥狀表現為看物體重影、視物模糊,嚴重可導致失明。對白內障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治療后可能沒有較明顯改善,所以對于白內障患者的護理尤為重要。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對于護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循證護理干預利于患者術后的身體恢復,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護理水平以及風險意識等,還會防止患者由于病情反復帶來的負面情緒,降低患者家庭壓力,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3]。對患者進行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應盡的職責,護理人員的根本任務是幫助病人快速恢復健康并幫助健康人提高生活水平[4]。本研究中,兩組護理前SAS、SDS、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對白內障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觀察組患者循證護理后前房出血、眼內炎、高眼壓、角膜水腫的發生情況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對白內障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可以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將循證護理運用到白內障患者的護理中,有利于增進醫生與患者的關系,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病情的認知度,使患者快速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孫彥. 循證護理在血液透析合并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22):38-40.
陳龍梅. 循證護理模式在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2016, 22(1):45-49.
薛玉花, 張莉, 盧長莉. 循證護理在血液高凝狀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應用[J]. 血栓與止血學, 2017, 23(6):1008-1010.
陳興, 孫培森. 基于循證理論的臨床護理路徑對白內障合并青光眼術后患者的影響[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16):2456-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