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
摘要:通過分析我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的監管的現狀,探討我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監管當中存在一些的問題,為我國今后碳匯交易市場監管完善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森林碳匯;碳匯交易;市場監管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2-0010-01
一、我國碳匯市場概況
為減緩由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進程,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各國正式簽署《京都議定書》,允許碳排放權交易,通過買進的額度抵消超出的排放量,《議定書》中約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繼在2005年和2012年開始承擔減少碳排放權的義務。然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的能源消費國的碳排放國,對于遏制全球變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2015年全球氣候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在2030年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因此,森林碳匯作為碳匯交易的一種,既能改善林業融資環境,又能將保護環境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大力發展森林碳匯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森林碳匯交易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即允許發達國家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的進行植樹造林來增加森林碳匯項目,間接完成發達國家在《議定書》中的節能減排任務。同時,發展中國家可以獲得發達國家資金和先進技術來推動本國經濟發展。另一類是逐漸自愿發展起來的森林碳匯志愿減排市場,自2011年起,我國先后在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深圳市、湖北省、廣東省、重慶市建立了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涵蓋了2000多家企業,探索建立碳交易機制,2017年底,中國統一碳排放市場正式啟動。同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方案提出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率先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電力行業將首批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未來將逐步擴大到其他行業。
二、我國碳匯交易市場監管現狀
所謂碳匯市場的監管是指監管主體運用法律法規,經濟政策,行政規范等手段,對碳排放權的初始歸屬、權利行使,排放權交易等行為,以及有關碳排放權交易的其他行為如市場準入等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是我國碳匯市場安全健康運行的基礎。目前,我國針對這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已經頒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并積極準備立法,研究制定有關碳排放權交易的法律法規,為建立全國性碳交易市場做準備。此外,我國有關部門還出臺的《中國林業碳匯審定核查指南》,督促森林碳匯經營者按照其進行審查注冊,利用行政手段保障碳匯交易第一步的真實性。除此之外,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協同華東林權交易所還共同研制了碳匯市場準入性標準,例如《林業碳匯交易標準》、《林業碳匯交易規則》等。這些準則雖沒有從法律角度對碳匯權進行規范,但為碳匯交易的市場運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
三、我國碳匯交易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1.沒有構建完善的立法體系
由于因此我國對森林碳匯交易有關制度的研究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我國近幾年僅出臺過有關森林碳匯交易相關規范性文件,并沒有構建完整的森林碳匯交易的法律體系,在立法上的缺失導致我國更多依賴和參考其他發達國家有關的法律制度進行實踐,使得我國森林碳匯交易缺乏國內法律基礎和依據,比如說森林碳匯權的歸屬、權利屬性的確立問題還未在我國在理論和立法中明確,碳匯交易離不開對主體權利的確立,我國雖然也建立了森林碳匯交易機制,也有相關的森林碳匯交易平臺,但沒有對森林碳匯權的定義在立法中加以說明,這必然將導致諸多法律問題的出現。我國并沒有從立法層面確立森林碳匯權,在基于CDM機制下的碳匯交易中這是尤其不利的一點,特別是針對國際間的森林碳匯交易項目,產權未明晰是我國在森林碳匯交易市場中的一大缺失。此外,關于森林碳匯權相關利益分配問題,我國還存在利益關系性質不明、主體取得利益的法律根據不足、森林碳匯利益關系邊界不清晰、森林碳匯交易活動中利益糾紛解決途徑缺乏等問題,因此,補充完善森林碳匯交易的有關法律制度有其必要性。
2.缺乏獨立的監管機構
獨立行使監管權是碳匯交易市場有效行駛監管的前提。在我國,國家和地方發改委以及各地方政府,都是碳匯交易市場監管的主要機構,各個部門之間出臺的政策法規之間,有時會與其他監管機構在監管權方面發生矛盾重疊,比如說國家發改委和地方發改委之間,各級政府之間,發改委和政府之間發生的重疊,部門與部門之間各自為戰,重復監管,其職責相互之間沒有明確的劃分。在這種監管權責配置結構下,被監管部門無法明確其監管主體及有關政策規范,再加上我國沒有完備的碳匯交易市場監管的法律體系,這使得我國森林碳匯市場監管更為困難。因此,應該建立統一的碳匯交易市場監管部門,并完善各個部門之間責任協調劃分,分工明確,權責清晰。
3.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至今還缺少完善的碳交易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內容不夠充分,從國家有關政策、碳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配額分配,許可證發放,交易價格,碳排放權價格等,都沒有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有關信息公示平臺。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沒有形成共享的信息披露平臺,這對廣大人民群眾獲取有關森林碳匯信息的途徑十分不便,只有定期披露有關信息,增設信息反饋渠道,使信息使用者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反饋,及時采取措施,才能使我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監管更加完善。
四、結語
目前我國對森林碳匯交易監管方面仍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缺乏專門性的研究,然而在森林碳匯交易市場多方主體,交易過程、方式、環節等都十分復雜,我們可以參考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有關法律制度來不斷完善我國的監管機制,保證我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安全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