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妮,姚艷粉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NRDS)是一種在早產兒中十分常見的疾病,主要因患兒短期內肺泡功能未充分發育而使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含量相對降低且肺部結構發育遲鈍所致,具有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特點[1],如不及時治療將影響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發育,不利于患兒正常生長。豬肺磷脂注射液是一種天然型PS,具有調節肺泡表面張力,復張萎縮肺泡,改善通氣狀況等作用。目前,NRDS 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機械通氣、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及PS 治療等[2],其中PS 聯合經鼻間歇正壓通氣(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因具有起效迅速且安全性高優勢而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3-4]。人高遷移率族蛋白B1(human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重組人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 factor,MIF1)均為炎性因子,均參與NRDS 的發生發展過程,且對NRDS 有較好的預測作用[4-5]。本研究旨在分析豬肺磷脂注射液聯合NIPPV 治療NRDS 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HMGB1、MIF1 水平的影響,以期為NRDS 的有效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第二新生兒病房收治的NRDS 患者80 例,均符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管理——歐洲共識指南2013 版》[1]中的NRDS 診斷標準。納入標準:胎齡32~36 周;出生后48 h 內入院且有自主呼吸;有進行性呼吸困難并需吸氧治療;胸部X 線檢查結果示特征性影像學改變。排除標準:合并新生兒顱內出血、氣胸、宮內感染、中重度窒息、先天性心臟病、呼吸道畸形者;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而無法接受治療者;中途中斷治療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40 例。對照組患兒中男18 例,女22 例;胎齡33~36 周,平均胎齡(34.6±1.9)周;平均出生體質量(2.3±0.5)g;平均出生后1 min Apgar 評分(6.15±2.11)分;剖宮產19 例;胎膜早破12 例。觀察組患兒中男21 例,女19例;胎齡32~35 周,平均胎齡(34.3±2.0)周;平均出生體質量(2.3±0.5)g;平均出生后1 min Apgar 評分(6.05±2.01)分;剖宮產18 例;胎膜早破14 例。兩組患兒性別(χ2=0.527)、胎齡(t=0.617)、出生體質量(t=0.491)、出生后1 min Apgar 評分(t=0.735)、剖宮產者所占比例(χ2=0.880)、胎膜早破發生率(χ2=0.32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山東省立第三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兒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積極抗感染、保護臟器功能、營養支持等)及NIPPV。觀察組患兒同時給予豬肺磷脂注射液(Chiesi Farmaceutici S.p.A.生產,批準文號H20080429)治療:首先將豬肺磷脂注射液進行復溫,將患兒氣道內分泌物充分吸出,待注射液達到約37 ℃采用無菌注射器抽吸,隨后將注射器與硅膠管相連,插至患兒氣管插管下端開口處,患兒取頭高仰臥位后緩慢滴入藥液,片刻后給予加壓吸氧5 min,分別取左側和右側位依次進行上述操作。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痊愈:呼吸窘迫等臨床表現完全消失,胸部X 線檢查結果示病變完全消失,呼吸力學指標恢復正常,生命體征平穩;好轉:臨床表現、胸部X 線檢查結果及呼吸力學指標有效改善,生命體征無波動;無效:患兒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無明顯改善甚至出現惡化、死亡[6-7]。
1.3.2 輔助通氣時間、氧療時間 記錄兩組患兒輔助通氣時間及氧療時間。
1.3.3 動脈血氣分析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兒外周動脈血約1 ml,使用動脈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
1.3.4 血清HMGB1 及MIF1 水平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兒清晨外周靜脈血2 ml,置于干燥促凝管中,于室溫下靜置30 min,3 000 r/min 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取1 ml 上層血清置于EP 試管中及-80 ℃環境下保存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HMGB1、MIF1 水平,試劑盒均購自武漢伊萊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5 不良反應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氣胸、感染、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心律失常、腦損傷、肺出血等。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包括性別、剖宮產者所占比例、胎膜早破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采用χ2檢驗;胎齡、出生體質量、出生后1 min Apgar 評分、輔助通氣時間、氧療時間、動脈血氣指標、血清HMGB1 及MIF1 水平為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臨床療效為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1.980,P=0.048,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輔助通氣時間、氧療時間 對照組患兒輔助通氣時間為(3.3±1.5)d,氧療時間為(9.1±3.1)d;觀察組患兒輔助通氣時間為(2.47±1.23)d,氧療時間為(7.25±2.70)d。觀察組患兒輔助通氣時間、氧療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值分別為2.783、2.851,P 值分別為0.007、0.006)。
2.3 動脈血氣分析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兒PaO2、PaCO2、Sa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PaO2、S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血清HMGB1 及MIF1 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清HMGB1、MIF1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清HMGB1、MIF1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5%,觀察組為25.0%;兩組患兒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739,P=0.098,見表4)。
NRDS 又稱肺透明膜病,主要由多種原因造成肺泡產生PS 不足所致,臨床以發紺、三凹征、呼吸急促等呼吸窘迫表現為主,具有病情進展迅速及病死率高等特點,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因此,早期治療對提高NRDS 患兒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NIPPV 聯合PS 可有效改善NRDS 患兒一系列臨床表現而關注,歐洲共識指南明確指出,應在NRDS 早期給予PS 替代治療[1]。豬肺磷脂注射液是一種外源性PS,治療期間感染、氣胸等不良反應較少且臨床療效較好[8]。有研究表明,肺部炎性反應導致的繼發性PS含量降低是造成NRDS 病情進展的主要原因[9]。HMGB1 是一種晚期炎性遞質,與NRDS 患兒病情及預后有關,隨著病情進展,血清HMGB1 水平逐漸升高[5]。MIF1 是一種細胞因子,可通過抑制巨噬細胞的游走而促進炎性浸潤和增生,常明等[4]研究認為,動態監測血清MIF1 水平對NRDS 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價值。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gas analysis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gas analysis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PaO2=動脈血氧分壓,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PaO2(mm Hg) PaCO2(mm Hg) S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48.71±10.46 61.17±11.23 59.43±12.45 46.13±10.93 81.17±4.23 91.96±5.64觀察組 40 49.02±9.56 68.89±13.76 60.11±13.03 35.27±9.09 80.58±4.67 97.67±6.18 t 值 0.138 2.749 0.239 4.823 0.592 4.316 P 值 0.890 0.007 0.812 <0.01 0.555 <0.01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HMGB1、MIF1 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HMGB1 and MIF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HMGB1、MIF1 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HMGB1 and MIF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HMGB1=人高遷移率族蛋白B1,MIF1=重組人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
組別 例數 HMGB1(μg/L) MIF1(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79.47±5.23 39.41±2.87 87.51±9.46 42.59±8.37觀察組 40 77.04±8.82 20.05±6.25 86.27±7.41 34.34±7.23 t 值 0.221 9.592 0.128 34.388 P 值 0.826 <0.01 0.899 <0.01

表4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后PaO2、S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輔助通氣時間、氧療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豬肺磷脂注射液聯合NIPPV 治療NRDS 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動脈血氣分析指標及通氣狀況,與張靖等[2]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作用機制可能為NIPPV 可通過增加咽喉部壓力而增加呼吸道壓力,使后者更為平均,進而使自主呼吸被激活,減少呼吸肌做功,有效緩解呼吸肌的疲勞狀態[10];豬肺磷脂注射液可通過改變肺泡表面張力而增加肺組織的順應性,進而維持肺泡功能的穩定性,此外,其還可擴張已萎縮的肺泡,并減少液體外滲,從而降低肺水腫發生率并提高機體氧和水平[11]。
有研究表明,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蛋白B 基因與炎性因子的釋放有關,且隨著炎性因子水平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蛋白B 基因表達降低,從而導致內源性PS 含量和功能下降并引發NRDS[12]。HMGB1 是一種高度保守的核蛋白。NRDS 發患兒體內損傷的細胞可將HMGB1 分泌到細胞外并參與機體信號轉導,從而在NRDS 發展過程中發揮其促炎作用[13]。NRDS 早期MIF1 可活化肺巨噬細胞,促進多種炎性因子釋放并進一步活化體內中性粒細胞,繼而促進蛋白酶、白三烯等炎性遞質釋放并導致肺組織損傷,因此MIF1 可作為NRDS 肺組織損傷的生物學標志物[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清HMGB1、MIF1 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豬肺磷脂注射液聯合NIPPV 可有效減輕NRDS 患兒炎性反應及肺組織損傷程度,與王昌林等[15]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作用可能與PS 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組織順應性、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肺組織損傷程度等有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間無統計學差異,提示豬肺磷脂注射液聯合NIPPV 治療NRDS 的安全性較高[16]。
綜上所述,豬肺磷脂注射液聯合NIPPV 治療NRDS 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動脈血氣指標及通氣狀況,降低血清HMGB1、MIF1 水平,有利于減輕患兒炎性反應及肺組織損傷程度,且安全性較高;但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患兒個體差異及用藥劑量的影響等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