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輝
摘要:歌劇中的音樂形象是整部歌劇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歌劇中角色的音樂形象塑造得成功與否,對整部歌劇的成敗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西方著名的歌劇中,但凡聲名顯赫的都有其著名的音樂形象。歌劇《弄臣》便是依靠男一號里格萊托錯縱交織的角色塑造奠定了它在西方歌劇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從威爾第生活的時代背景和歌劇創作特點入手,對歌劇《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藝術加以研究。
關鍵詞:威爾第;《弄臣》;男中音;演唱藝術
中圖分類號:J614.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8-0051-02
一、威爾第生平簡介
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31—1901),出生在意大利帕爾馬的隆高勒,自幼家庭貧困,基本生計維持全靠他的父親開的一個小客棧。在這樣的生長環境里,威爾第很小就嘗到貧苦的滋味,雖然他在音樂創作道路上屢屢受挫,但這并不妨礙他以飽滿的熱情攀登歌劇之峰。他以民間音樂為創作基礎,歌劇作品取得豐碩的成果,被譽為“歌劇之王”,代表作有《茶花女》、《弄臣》、《奧賽羅》等。
威爾第對于意大利歌劇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力,也成為歌劇發展史上的偉大改革家。他超越主觀局限性,不斷探索一切時空,將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按照自己的表達方式,與歌劇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優美的音樂旋律,將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故事搬到歌劇舞臺上來。他的作品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主要原則,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讓我們在歌劇中感受到音樂形象真實情感的流露。這也是威爾第創作歌劇的基本原則。
威爾第的歌劇創作風格不同于傳統歌劇。他認為,傳統歌劇里詠嘆調過度的技巧表現會影響整體藝術形象。威爾第最看重的是結構是否統一協調、角色的挑選以及嫻熟的舞臺技巧處理等因素。所以,他注重歌劇的藝術性和戲劇性表現,在劇中情節的組織結構上,如果整體框架已經選定,他會在細節上一點點地研究選擇,甚至是舞臺上的一些場景布置。另外,他還認真確定每個音樂形象的性格在歌劇中應如何表現。當然,威爾第十分注重音樂語言的展現,這是他創作的一大特點。他的作品在用音樂語言表達時就像對話一樣流暢。他在歌劇創作上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這也使他的作品產生了不同于一般作曲家的強大影響力,促進整個時代音樂文化的推進與改革。他一直堅持宣揚正義,敢于揭露社會上丑惡的一面,充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正因如此,威爾第的創作主題被世人公認為是陽光積極的,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二、《弄臣》概述
這部歌劇是以一位駝背且相貌丑陋但對他唯一的女兒充滿關心與愛護的角色為主人公,他是宮廷中的弄臣黎格萊托。在這部歌劇中,曼圖亞是一位英俊瀟灑、年輕又擁有至高地位的公爵,每天無所事事卻又愛開女人玩笑,黎格萊托就是他的寵臣,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哄曼圖亞公爵開心。為了博主人一樂,甚至對其他朝臣的妻女進行諷刺打擊,因此,其他朝臣對他很生氣。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女兒愛上一位喬裝成窮學生的男子,這個男子正是他每天討好的風流公爵。那些被黎格萊托諷刺挖苦過的大臣得知此事后,瞞著黎格萊托將他的女兒吉爾達綁走獻給公爵,并且遭到公爵的侮辱。然而,黎格萊托沒有能力正面阻止這場禍事,于是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報復這一切。但是他忽略了女兒真實的內心世界,吉爾達居然為了心愛的公爵犧牲自己的生命。最終,黎格萊托看到被殺手刺死的是自己心愛的女兒時,憤怒又絕望地喊出:“啊,害人的詛咒!”以此劇終,一部帶有悲情主義色彩的經典創作由此而來,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出劇目之一。
三、人物角色的把握
作品選材上,威爾第通常會以歷史故事、英雄史事為創作素材進行創作,歌劇角色和劇情發展都是在其中醞釀和產生的。創作方面,威爾第充分發揮自身的創作才華,最大程度地讓這些唱段推進情節發展,烘托人物形象特點,同時體現出作曲家“人性化”的創作風格,使其作品散發出真誠的情感和人性的光輝。
詠嘆調總是注入鮮活的人物形象特征,能夠起到渲染氣氛、推動劇情以及塑造生動人物性格的作用,展現出歌劇中人物角色之間的關系。杰出的人物性格的塑造,能夠使一部作品富有長久的藝術生命力,并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就要求演唱者把握好作品的背景、劇情以及人物的具體信息,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與其融為一體,并加以適當的情緒及肢體語言,準確地再現作品的內在情緒。
角色塑造的基礎體現在如何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將和聲、旋律等眾多音樂元素轉化為人物情緒,再加以悲憤、憂傷、喜悅、抒情的情緒等傳遞給觀眾。所以,在作品演唱時,一定要把握好這些特征,這樣才能將人物性格形象地表達出來,讓觀眾感受到作品的內涵,從而被打動,產生預期效果。
四、寬廣音域下的運用
威爾第的男中音詠嘆調中蘊藏濃重的戲劇色彩,要充分挖掘其作品中男中音的戲劇性張力。他在演唱技巧方面,也與其他作曲家作品有較大的區別。下面從起音以及聲音的音色與共鳴方面剖析男中音的演唱難點。
(一)起音
威爾第絕大多數作品的樂句簡短精練,富有激情,使用具有爆發力的高音和重音。如《弄臣》中黎格萊托的詠嘆調《你們這些狗強盜》,就充分運用具有男子氣概的短樂句重音處理,突出主人公悲憤、哀傷以及對女兒的擔憂之情。從這首詠嘆調來看,威爾第筆下的男中音角色需要強大的氣息支撐,同時對聲音的控制也有很高的要求。總之,想要完美演繹威爾第的作品,必須具備穩固的氣息、清晰的咬字、果斷有力的發聲和極具爆發力的起音等。過于輕巧的發聲,無法詮釋歌劇中強大的戲劇能量,所以對男中音演唱者的胸腔共鳴要求很高。
(二)共鳴及音色
由于嚴格的戲劇效果要求,樂隊編制逐漸龐大,所以男中音要極具穿透力,能夠充分地將聲音傳入觀眾心中,共鳴的集中變得相當重要。唯有這樣,才能獲得有力而且有彈性的音色,使觀眾更好地深入了解劇中人物的形象特點。
通常來講,威爾第的作品里,男中音的音域都較為寬廣,人物情緒上也出現變化,揭示每個人物間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在所有的聲部中,男中音占據非常大的比重,甚至包括在配角的比例里也極為突出。男中音在b1到e2的音域上最具光輝、明亮的音色效果,再加上具有感染與震撼的f2和g2音區,使男中音聲部更具獨特的戲劇色彩。
威爾第作品中的男中音,其演唱特色與古典主義時期的男中音形成鮮明對比。不同于后者的矜持與細致,威爾第作品中的男中音更加追求豪放、熱情、高昂的情緒及金屬般絢爛的音色。因此,演唱中須加入更多的胸腔共鳴和強大的氣息支撐,以獲得更充分的戲劇表現張力。
(三)氣息
宣敘性的詠嘆以及流暢婉轉的長線條旋律,在威爾第的男中音詠嘆調中占據非常大的比重,在氣息上也給演唱者帶來極大的歌唱難度。因此,演唱威爾第的男中音聲部時,需要強大的氣息支撐。
音域上的寬廣,使得演唱者尤為注重聲音上的嚴格把控,頻繁的情緒變換也使得不論演唱哪種詠嘆調都令人感到些許呼吸困難。因此,從開始就需要格外注意對聲音的控制,不能把聲音全都放出來,要以帶有強弱的方式進行對比演唱,使其更加具有律動性,在穩健的前提下才不會使跳動的音符顯得過于笨重和不適。
五、結論
在威爾第時期,聲樂演唱正處于非常鼎盛的時期,他做出的一個重大創新就是改革了男中音的旋法。他從《弄臣》開始大大增強男中音聲部的詠續性,在強烈的重音中融入真情實感的人物情緒,加上靈巧的調性及和聲的合理安排,使歌劇作品具有難以超越的獨特藝術感染力。從演唱技巧上分析,比之前的樂曲要求演唱者需要更多的胸音表現,這個聲音更具爆發力和戲劇性。威爾第本人對聲樂的研究頗有建樹,尤其體現在男中音聲部,不管是獨唱部分還是重唱部分,都能將其聲部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使歌劇的戲劇效果更具感染力。正是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引領西方歌劇藝術走向一個新時代,使得更多的音樂愛好者了解、喜愛上了威爾第的男中音。
參考文獻:
[1]李秀軍.西方浪漫主義音樂分析與鑒賞[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2]劉剛.論威爾第歌劇《弄臣》中男中音的音樂形象[J].西安音樂學院,2008,(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