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然而,我國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停車管理機制遠遠滯后于汽車的迅猛增長,主要體現在停車管理機制不健全,造成“停車職責”不明晰;停車位供給缺口大,造成“停車難”問題加劇;停車泊位配置不合理,導致“亂停車”問題多發;停車監管措施不落實,造成“停車亂”問題突出。可以預見,今后幾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汽車保有量仍將持續增長,城市停車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如果不加以重視,一些城市將出現“停車難引發停車亂,亂停車導致停車難”的狀況。
停車管理是涉及城市運轉、展現城市文明、關乎交通出行的民生工程,是住建、規劃、交通運輸、發改、公安交管、城管等多個部門的共同職責。近年來,全國各地圍繞規劃建設管理、簡化審批程序、停放服務收費、立體停車技術等方面制定了停車管理政策,36個大城市制定了停車管理法規政策文件。公安交管部門主動作為、開拓創新,推動停車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在嚴格停車執法管理、強化信息科技應用、推動警社合作警企共治等方面做出了大膽實踐和積極探索。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破解城市停車難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務實之舉。各地要立足于我國城市停車發展現狀,主動作為、敢于擔責、勇于創新,在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完善停車管理體制機制,嚴格停車執法管理,挖掘盤活停車資源,管控引導停車需求,優化靜態交通治理,提高停車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城市交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新時代的中國,科技創新正前所未有地成為興邦定國的利器。未來的城市停車管理工作,將凝聚城市大數據、云計算、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諸多新技術,逐步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各地要乘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東風”,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寬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前瞻的思維,不斷改革創新、拓展深化,精心、縝密、統籌安排,高起點、高水準、高規格地規劃推動停車管理工作,打造信息共享、價格調控、設位規范、停車有序、秩序嚴管、協同共治、安全便民的城市停車管理模式,積極構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城市停車管理新模式。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新時代的藍圖已經繪就,新征程的航船已經揚帆。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和有關職能部門一同扎實推動城市停車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讓城市道路更加安全暢通,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路暢人安的出色答卷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原載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