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采用文獻法、案例分析法來闡述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的發展現狀,分析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英雄聯盟分部)發展的不足,并給出了一些建議。目的:提升俱樂部管理方式,注重發展國內俱樂部的數量與成績取得的質量相結合。主要結論: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發展體系,俱樂部在建設文化特色和職業選手自我執行能力方面等得到提升。
關鍵詞:電子競技? 電子競技俱樂部? 英雄聯盟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230-02
1? 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的概述
中國電競俱樂部的概念源于SC(英文全稱:Star Craft。中文全稱:星際爭霸,一款網絡游戲),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WNV戰隊,在當時乃至中國電競史上都是集商業價值和電競成績極高的俱樂部。中國電競俱樂部形成于CS(英文全稱:Counter Strike。中文全稱:星際爭霸,一款網絡游戲),繁榮和發展于LOL(英文全稱:League of? Legends。中文全稱:英雄聯盟,一款著名的網絡游戲),比較知名的俱樂部有IG俱樂部、WE(World Elite)俱樂部、LGD(LGD Gaming)俱樂部等。
2? 電子競技俱樂部發展的現狀
2.1 國內俱樂部數量與取得成績的不成正比
電子競技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了電子競技俱樂部發展, 也正是因此,我國國內從事電子競技賽事的俱樂部達到十幾家。以比較出名的WE俱樂部,旗下也是擁有《英雄聯盟》分部、《魔獸爭霸》分部、《英雄之刃》分部等。在剛剛結束不久的英雄聯盟s8賽季,中國賽區的另兩支電子競技俱樂部SDG(Sino Dragon Gaming)、V5(Victory five)俱樂部通過評估和競標進入中國LPL賽區,屆時,中國賽區俱樂部將會達到歷史最高16個,韓國賽區最多時期才達到12支。但是,在取得國際賽事的成績卻不足,前7年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韓國LCK五次、歐美LCS.EU一次、東南亞LMS一次冠軍),中國賽區俱樂部沒有一次奪得冠軍,僅僅是在2015年季中邀請賽中,EDG俱樂部戰勝當時強大的韓國LCK賽區SKT俱樂部(三次世界賽冠軍)奪得冠軍,相較于全球總決賽的賽事冠軍,不論是在賽事轉播、商業效益,還是公眾參與度、賽事影響度等方面帶來的收益都不是在同一層次上的。
2.2 國內俱樂部場所的增加和從業人員崗位的上升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及人們觀念的轉變,電子競技行業也不斷成為熱議的話題。“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達504.6億元,2017年上半年市場產值已突破360億元,同比增長43.2%[1]。”觀念的改變和資金的注入,出現了一些專門從事電競比賽的場館。國內至少有10個以上在建或投入使用專門從事電競的場館,像上海電子競技運動中心、武漢光谷競技廣場、重慶忠縣三峽港灣電競館等一大批高科技的電競場館都已經陸續投入使用。
俱樂部場館的增加,帶動了從事俱樂部相關工作的人員增加。一場電子競技賽事的人員構成包含了領隊、職業選手和替補選手、教練、后勤保障人員等。甚至,在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上,電子競技作為電競表演賽首次登上了歷史舞臺,為了取得優異成績,為國爭光,身兼多職的國家女籃和RNG俱樂部的心理輔導老師黃菁也首次隨俱樂部出行。在2018年招聘季會上出現了與電競俱樂部有關的大量崗位,像俱樂部策劃執行、新聞傳媒、運行維護、商務推廣、電競心理分析師、電競心理咨詢師等崗位大量涌出。這些崗位的增加為俱樂部參加更多的國內、國際化比賽提供了保障。
2.3 國內俱樂部主客場制度的改革
2017年4月30日,拳頭公司中國區域負責人與騰訊游戲負責人宣布中國電競將會學習NBA主客場制。除上海正大廣場是大本營外,RNG俱樂部(北京主場),WE俱樂部(西安主場),LGD俱樂部(杭州主場),SNAKE俱樂部(重慶主場)都陸續建立并入住主場,他們的城市選擇一般都是人口集中、經濟發達、人均GDP高的大城市,由于這些大城市高校眾多,青年作為電競的主力軍,現在大學生們青春活力, 思想前衛,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因為高校課程較少, 所以有很多時間去追尋喜歡的事物[4]。對渲染電競氛圍、傳播電競文化、擴大電競的影響力和企業的曝光度提供了平臺,會有更多的企業有更多的選擇去贊助更加優秀的俱樂部,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循環。
3? 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發展的不足
3.1 國內俱樂部的外援職業選手占據主要地位
凡是在世界賽取得好成績的俱樂部,除RNG俱樂部沒有外援,其余俱樂部的最佳成績均是在外援的幫助下來取得的。這些外援大多數來自韓國(LCK賽區),即使是s8英雄聯盟全球總冠軍的IG俱樂部,也有兩位是韓援,并且這兩人是隊里的主要選手。如果在電競比賽的劣勢局,一旦他們和國內選手在語言上稍微理解不當或反應緩慢,就有可能在比賽中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如何盡量提高職業選手的本土化,關鍵在于俱樂部本身。挖掘和培養帶有潛質的國內青訓隊員,相比較高薪請外援,俱樂部的成本也會大幅度降低。不能否定外援在幫助俱樂部取得成就所作的貢獻,也不能忽視國內俱樂部培養的青訓隊員。
3.2 賽后職業選手的轉會給俱樂部造成的影響
轉會往往會給俱樂部帶來不同的結果。2015年,從韓國LCK賽區轉會到LPL賽區的EDG俱樂部的中單選手Pawn(許元碩)、射手位選手Deft(金赫奎),兩人直接是帶領EDG俱樂部奪取季中邀請賽冠軍。隨后,這兩位主力韓援離開EDG俱樂部再次轉會到韓國賽區,俱樂部的成績就明顯不從如前。
還有一種轉會是由于國家政策的吸引,電競發展到現在,由于投資的多元化,再加上俱樂部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俱樂部為短時間取得建樹,不惜花重金從其他戰隊挖走實力選手。相比較于金錢的誘惑,那些轉會規定在俱樂部間的管理方面也就缺乏了一定的威懾力和約束力。“2013年,美國移民局宣布,正式承認英雄聯盟(LOL)職業選手是職業運動員,可憑職業運動員身份獲得美國工作簽證移民[5]。”這個政策無疑會激勵一些人需求更好的發展機遇,在s8結束后,原韓國SKT T1冠軍選手Bang(裴俊植)就加入了北美賽區。
3.3 國內俱樂部管理模式的滯后性
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的管理模式通常采用領隊管理的方式,教練負責比賽賽事,選手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來獲取最佳的戰績,加上負荷安排的不合理、缺少放松和體能訓練,給很多職業選手健康帶來了問題。其中,我國最著名選手UZI就因為手傷問題,在春季賽的常規賽幾次不能參賽,也導致了俱樂部的幾場連敗戰績。
韓國賽區俱樂部的管理上采用“企業贊助+企業管理”的方式,注重選手的訓練與心理相結合,先進的素養教育培養。一天的時間分配的科學化、具體化,能對職業選手起到放松和愉悅心里的作用,給選手提供一個有競爭壓力又不缺乏枯燥疲憊的環境,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電競的氛圍、電競的文化給它們帶來的快樂和興趣。2016年韓國開發出了一套隊伍表現管理系統 (TPMS, 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6]。這套系統通過數字形式將選手的狀態表現出來,對職業選手的選拔、管理、訓練都帶來一定的幫助。
4? 結語
國內電子競技俱樂部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發展體系包括人員構成、賽事主辦、賽事場地等,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其中,給未來國內俱樂部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勢頭。俱樂部管理者不能只注重成績,忽略管理模式的創新;也不能盲目發展俱樂部數量,而忽視俱樂部成績取得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語濃,夏勇,趙春芷.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J].時代金融,2018(18):313.
[2] 李宜樸,黃漢江.中國電競產業發展現狀問題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6(6):35-39.
[3] 譚青山,陳旺.我國電競背后的冷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8(1):82-86.
[4] 曹存旺.電子競技產業在國內快速發展的理論原因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5):128-129.
[5] 朱東晉,黃亞玲.我國職業電子競技俱樂部發展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6(10):109-114.
[6] 陳紹宇.中韓兩國電子競技俱樂部管理對比研究[J].惠州體育科技,2017(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