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舞蹈教育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科學,僅僅追求舞蹈技巧的教學理念需要改革,與此同時,照本宣科的說教式教學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如何更好地讓每一個學生學好舞蹈,以適應未來社會工作發展需要是新時代舞蹈教學所要解決的最核心問題。基于此,以舞蹈專業和幼兒教育專業為研究對象,首先闡述了不同專業學生舞蹈學習差異化表現及教學策略課題研究的價值所在,然后從兩個研究對象出發,對比分析了學生舞蹈學習差異化的具體表現,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舞蹈和幼兒教育兩個不同專業舞蹈教學的優化對策。
[關? 鍵? 詞]舞蹈專業;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學習;教學策略
各類高校都有舞蹈課程,并且絕大部分高校在選修課上也有舞蹈類課程設置,因此,我們大致可以把高校舞蹈課程分為舞蹈專業以及非舞蹈專業(本文以幼兒教育專業為例)兩個類別,舞蹈專業是專門學習舞蹈的專業,因此舞蹈課程占據主導,且為必修的核心課程;非舞蹈專業設置舞蹈課程的目的本質上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因此兩者在專業技能、知識理論等方面存在較大得差異。幼兒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課程是基于學生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考慮,根據幼兒認知特點而開設的課程。
一、不同專業學生舞蹈學習及其教學探究的意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特別是社會對于人才綜合素養以及專業素養的雙重要求,使得美育得到了較好的普及和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社會人才需求標準的提升要求高等教育舞蹈課程教學進行細化深化研究,根據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改革。比如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幼兒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同樣都開設舞蹈課程,這就需要我們以學生舞蹈學習差異化表現為研究突破口,根據學情,有針對性地完成各自人才培養方案的舞蹈教學目標。
二、舞蹈專業與幼兒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學習差異化表現
第一,生源不同。舞蹈專業學生主要來自高中生和藝校生,主要是高中生通過高考藝考進入高校舞蹈專業,少量學生是中等專業舞蹈學校的畢業藝校生;而幼兒教育專業學生主要是通過普通高考進入高校的,因此即便是參加藝考的高中生大部分時間需要學習文化課程,但是對于舞蹈的認識特別是舞蹈技巧表現能力要明顯高于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和藝校生。當然舞蹈專業學生在學習思維,特別是舞蹈理論課學習上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要明顯高于幼兒教育專業學生。
第二,人才培養方向不同,舞蹈專業雖然在生源上有藝校生和高中生的區別,但是在接受四年的專業課程教育后,差距明顯縮小。但是同時由于學習自律能力、學習自覺性較差以及文化素養薄弱的特點,絕大部分學生表現為理論知識差,更偏重于對于舞蹈技巧的掌握;幼兒教育專業開設的舞蹈課程更多地傾向于簡單的肢體動作以及較淺和更針對幼兒認知特點的編舞理論教學,進行舞蹈學習的目的更側重于用舞蹈作為幼兒教育的方式,因此專業性不強,更傾向于體驗教學或者感性教學。
三、不同專業舞蹈教學的優化對策
(一)舞蹈專業舞蹈教學
根據對舞蹈專業學生舞蹈學習表現及其原因的分析,一方面要以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重視舞蹈理論教學,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解決由于先前教育環境導致的學生文化課程基礎薄弱、思維滯后以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要運用差異化個性教學方法。比如高中生雖然在課余時間接受過有針對性的舞蹈技巧訓練,但是理論課鮮有涉及,并且舞蹈技巧學習缺乏系統性。而藝校生雖然接受了較為完整的技巧性訓練,但是理論知識缺乏,特別是思維觀念缺失嚴重,因此專業課教育上教師要根據各自的不同情況進行分層教學。確保四年下來學生的整體水平達到專業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幼兒教育專業舞蹈教學
第一,要著重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實踐課程教學,在教學上可以以示范教學為主,以編舞或者舞蹈表演任務布置為輔的教學模式進行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編舞能力和形體表現能力。第二,注重與幼兒教育課程相結合。要針對幼兒認知特點,根據幼兒教育理論,設置幼兒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設置,以幼兒舞蹈學習體驗以及感性認知方式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確保幼兒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學習能夠適應未來幼教的現實需要。
參考文獻:
[1]金玲.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整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7-8.
[2]趙宇楠.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課程教學的創新研究[J].才智,2018(14):114.
[3]劉楊,閆鑫瑤.舞蹈專業學生差異化培養路徑的實施與教學研究[J].黃河之聲,2018(2):107.
作者簡介:李祥(1990—),男,漢族,山東滕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幼兒舞蹈。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